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大将王平与蓬安将军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元末明初著名作家罗贯中先生所著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守街亭的战斗中,涌现出了一个名叫王平的卓越的将领。这个人出生于四川渠县和乐乡,但这人却又与四川蓬安有着血浓于水一般深厚的历史渊源。

    据著名史学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王平传所记载:王平(?-248)字子均,又称何平,是三国鼎立时蜀国后期名将,官至蜀汉镇北大将军、汉中太守、安汉侯。生年不详,王平籍贯益州巴西宕渠人,今四川渠县人,自幼父母双亡,因此寄居在距渠县不远的古蓬州今蓬安县新河乡的外祖父何氏之家,19岁时方离开寓居生活长达16年之久的蓬州从军洛阳,从此开始了其戎马倥偬的辉煌人生,因此有的史籍又把王平称为“何平”王平墓,今在四川南充市高坪区永安镇,位于永安镇临江村凤凰山,为长方形土冢墓。原有一碑,上书“汉将军王平之墓”1959年修公路时拆毁。王平墓是三国遗迹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景点。1981年5月,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接下来,我们先说一说马谡守街亭是怎么一回事?

    自从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吴国大将吕蒙所杀后,刘备一气之下兴兵百万为关羽报仇而伐吴,最后竟被吴国将领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而告失败。刘备气急之下,一病不起,在病危之时,召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于奉节县白帝城永安宫托孤,命二人辅佐其子刘禅,其间刘备与诸葛亮曾经有一段对话,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是这样的: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能安定国家,最终灭魏灭吴,统一中国。假如继位的皇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取而代之吧。”诸葛亮流着泪说:“我一定尽我所能,精忠蜀国,死而后已!”刘备又写诏书命令儿子说:“你与丞相一同处理国事,对待丞相就要如对待父亲一样。”

    刘禅即位后,改元建兴(223年),建兴元年,册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

    刘禅建兴五年(227年),国内局面已经稳定,对外与吴国的关系也得到改善,诸葛亮便开始率军进驻汉中,北伐曹魏。临行之前,诸葛亮给刘禅上了一道奏章,就是著名的出师表,这次北伐,曹魏方面由司马懿迎战,还上演了著名的“空城计”但最终诸葛亮也未能打入魏国境内。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再次出师,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大张旗鼓地让赵云、邓芝从斜谷取道郿地,占据箕谷,以为佯攻,他本人率领主力攻占祁山,向前推进。魏国的南安、天水、安定三个郡,反水归降了蜀国,那时候,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魏国朝廷文武官员听到蜀汉大举进攻,都惊慌失措。刚刚即位的魏明帝曹睿(ru欤┍冉险蚓玻15膛烧培a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去抵抗,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

    北伐时期,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马谡(190年-228年),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人,官至越嶲太守。(越嶲为三国时期郡名,今为四川西昌地区。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普雄县并入越嶲后更名为越西县。)马谡少时素有才名,和兄长们并称为“马氏五常”马谡是马良之弟,素有才名。马谡这个人确实读了不少兵书,平时很喜欢谈论军事。诸葛亮找他商量起打仗的事来,他就谈个没完,也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很信任他。但是刘备在世的时候,却看出马谡不大踏实。他在生前特地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能派他干大事,还得好好考察一下。”但是诸葛亮没有把这番话放在心上。这一回,他派马谡当先锋,王平做副将。

    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从东面开过来。马谡看了地形,对王平说:“这一带地形险要,街亭(今天水市秦安县陇城镇)旁边有座山,正好在山上扎营,布置埋伏。”

    王平提醒他说:“丞相临走的时候嘱咐过,要坚守城池,稳扎营垒。在山上扎营太冒险。”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根本不听王平的劝告,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

    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蜀军在山上断了水,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先乱了起来。张郃看准时机,发起总攻。蜀军兵士纷纷逃散,马谡要禁也禁不了,最后,只好自己杀出重围,往西逃跑。

    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诸葛亮将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等诛杀,夺将军黄袭等人的兵权,王平因为表现突出,被诸葛亮拜为参军,统领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诸葛亮围祁山,别遣王平驻守南围。司马懿率领大军攻诸葛亮,遣张郃进攻王平,王平坚守不动,张郃不能胜。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再次出兵伐魏,8月,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大军退还,魏延因与长史杨仪不合,于军中作乱,王平率兵进攻魏延,魏延引兵来战,手下士兵却被王平遣散,魏延兵败,后被马岱所斩。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

    延熙七年(公元244年),魏帝命曹爽率领步骑十余万进攻汉中,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有人说:“现在我们的兵力不足以阻挡魏军,应该放弃关隘固守汉、乐二城,魏军进入汉中以后,涪城的援军一到,就可以将阳平关抢回来。”王平却说:“不行,汉中去涪城有一千余里,魏军若是得了阳平关就会成为祸患,现在应该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我为后拒,若是魏军分兵进攻黄金城,我亲自率兵前往救援,到时候涪城的救兵就刚好到来,这才是上策。”唯有护军刘敏赞成王平的意见,于是就按王平的计策行事,涪城诸军以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被击退,如同王平当初料想的一样。当时马忠在南中,邓芝驻守永安,王平在汉中,三人各守一方,保障蜀汉领土的平安。

    王平在军旅中长大,不会写字,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但是他能口述让别人代写书籍,都有意理。王平让人读史、汉一系列的书籍专机,自己在一旁听,能知其大义,论说的时候不会失其主旨。王平遵守并履行法度,与人交谈从不开玩笑,从早到晚,都能端正坐姿。然而不足的是。王平性狭侵疑,为人自轻。“性狭侵疑,为人自轻”的意思就是做事情小心谨慎到了极端不自信的地步。延熙十一年(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儿子王训继承了王平的爵位。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