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三国大将王平与蓬安将军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巴蜀自古多俊杰,蓬州历来出伟男。”正是怀着对先贤的无比崇敬和仰慕之情,早在13年前的2000年12月上旬的一天,笔者受蓬安县著名文史学者、时任蓬安县文管所所长郑幼林先生的嘱托,造访了王平将军曾寓居过的蓬安县新河乡的何家村,即今新河乡六村,笔者于该村目睹并搜集到了有关王平将军寓居蓬安时留下的大量遗址、遗迹以及众多神奇的民间传说。

    1、千古风流将军寨

    到了新河乡,在一个叫凉风垭的地方下车。只见一座高大巍峨山势陡峭的山寨出现在我的眼前,那山顶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松柏等树木,远望去那山酷似一个巨大的戴着头盔,身披铠甲的古时候武士的人头像,据当地的村支部书记黄万成同志告诉我,那山名叫“将军寨”“将军寨”这个名字自古便已有之了,并不是现在的人们一时心血来潮所取的。王平的外婆人家何氏,就住在今蓬安县新河乡将军寨下的何家湾,王平从3岁时来到这里一直到19岁离开这里到洛阳从军,前后在此居住了约16年时光。至今,何家湾(今蓬安县新河乡宝藏村八社)村民,还沿用着何家垭口、何家大屋基、何家庙、何家魁土等地名。

    历尽艰辛,我爬上了“将军寨”爬上半山腰,见到了先前的古寨门,古寨门所处的位置看上去非常险要,寨门周围便是数十米高的悬崖峭壁,给人的感觉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估计在冷兵器作战的古时,要想登上山寨,除此以外,再也别无它途了。古寨门如今已大部毁坏了,唯遗留下寨门两旁的一些巨石,湮没在丛生的杂草中间,石上早已爬满了苔藓、杂草等植物,斑斑驳驳,看上去甚是荒凉。登上“将军寨”山上生长着高大茂盛的松、柏等树木,郁郁葱葱,早已成林,山间杂草丛生,有的草丛甚至高过人头,人行其间,几乎不见头顶上的日光。山的四周临近悬崖峭壁的地方,长形状的巨大条石码砌而成的古寨墙依旧尚存,古寨墙上有射击用的垛口,还有很多半尺见方的小了望孔,从小了望孔中望出去,山下四周的情形尽收眼底,俨然一个固若金汤的所在。历经无数岁月的沧桑和风雨的侵蚀,虽然古寨墙很多的地方如今已成断壁残垣,但古寨墙依然傲然挺立在“将军寨”的山腰或者山巅之上,俯视着周围的山川,拱卫着这一方神奇的山水和人民,令人不禁为古时蓬安先民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暗暗赞叹不已。

    2、神奇的“何家挖空”

    从“将军寨”下得山来,接着到了两山两连的一个大缺口的山坳处,其实,新河一带的大山几乎都是高大巍峨连绵起伏的,一般很少有这样的缺口似的山坳。在山坳的左边一方,只见有一方高约一米左右,宽约七八十公分的一块残破的石碑倒在杂草丛中,拨开掩映的杂草,只见断了一角的石碑正面镌刻有“威灵镇一方”等依稀尚存的五个大字,字约三寸见方,笔力遒劲,古朴典雅,很有魏碑风骨,那残破的石碑究竟是何年何月何人所刻,因无明确记载,所以不得而解。

    将军寨下面不远的地方的这个山坳当地人称“何家挖空”为什么叫何家挖空呢?相传,很多年以前,其实并无这个山坳。据说,一千多年前的时候,这个山坳下面的村庄里住着大将军王平的外外婆人家何姓人家,同时村里还居住着一户黄姓人家,自从何姓人家后来出了大将军王平以后,一时富贵显赫至极,因此引起了黄姓人家的羡慕甚至嫉妒。后来黄姓人家多方打听,一位经过此地的道行高深的风水先生不小心泄露了机密,风水先生说那是因为何姓人家占据了这里的风水宝地所致。因此,黄姓人家很不服气,便趁夜深人静的时候,潜往这个传说中的风水宝地的地方,用锄头使劲乱挖,妄图挖断何家的龙脉,谁知黄姓人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将两山两连的地方,好不容易挖出一个大缺口来,谁知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那先前的挖出的大缺口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又长好合拢了。因此,不服气的黄姓人家更加认定那是一方风水宝地。于是,便遣人日夜潜伏风水宝地之处以探究竟,终于有一天深夜,偷听到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在悄悄摆龙门阵:“何家的这个风水宝地倒是不怕黄姓人家的乱挖,怕只怕他们到这里来拉拉扯扯!”得知这一秘密的黄姓人家下来后便反复琢磨和寻思,最后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于是,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黄姓人家便拿起一把大锯子来到此地,用锯子来来回回反复锯动,竟然生拉活扯地将藏在山中的一根水桶般粗细的巨大的藤蔓锯断了,从那巨大的藤蔓中居然流出了鲜红的血液来,一直整整流了三天三夜才流淌完毕。从那以后,两山相连的地方就再也没有重新长拢合在一起了,于是也就出现了现在的这样一个大缺口的山坳了。据说,从此以后,山下的何姓人家便从此衰落了。当然这些都是神奇的传说故事,是当地人们的一些牵强互会,用神奇的传说故事来表达对这一方钟灵毓秀的神奇的山水和地灵人杰的向往、憧憬、崇拜乃至于热爱。

    3、世外桃源何家村

    继续前行,走了大约半个小时的蜿蜒山路,终于到了半山腰的何家村了。我去实地踏勘了传说中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幼时曾经寓居过的何家大屋基遗址,在半山腰的一块开阔的土里,只见先前的王平将军的外祖父何姓人家的房屋建筑地上部分早已荡然无存了,但是整个遗址房前的台阶石,房屋排山之间的柱础,残存的古瓦,古砖等物,乃至整个遗址的大致的建筑轮廓虽经千年风雨沧桑,至今依然可见。经过现场粗略估测,何家大屋基遗址长约五六十余米,进深十余米,整个建筑面积约为五六百平方余米,由此可以想象当年何家的显赫和鼎盛之一时。

    伫立先前的何家大屋基遗址前,只见对面群山连绵,峰峦叠翠,对面便是闻名遐迩的蓬安白马寨,为什么要取名叫白马寨呢?当地传说叱咤风云的王平将军当年南征北战之时的坐骑就是一匹白马,故乡人为了纪念将军,于是将将军寓居过的何家大屋基对面的山寨也就命名为白马寨了。白马寨经蓬安新河、中华二乡,向东北方向的渠县延伸,依次还有宝藏山、狮子岩、鸡足寨、盘龙寨、团堡山、山帽顶、向安寨、骑龙寨诸峰,山势雄伟,令人啧啧称奇。

    富贵总如过眼眼云,风流总是风吹雨打去。伫立先前的何家大屋基遗址前,想不到当年曾经车水马龙的高大庭院竟然成为了如今荒草凄凄的一片废墟。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深深地感叹到宇宙之浩淼,而人生之须臾,岁月总是一把无情的利刃,无论任何人,任何事物,在时间老人的面前,竟然都是显得那么地不堪一击。即使贵如将相王侯,也竟然落此同样结局。

    怅然地作别何家大屋基遗址,跟随着老黄又来到了何家大坟山。只见一块巨大的形似太师椅般的半山腰平开阔地里,层层叠叠的依山而建有很多的坟山,很多坟山码砌墓门的青石早已看不到石头的原来形状和纹理了,整个青石都只能看见密密麻麻地苔藓等物遍布。这些坟山很多都是古坟,大炼钢铁的时候和十年文革当中撬了很多座,现在已经少了好多了,这些古坟究竟有好多年代了,现在谁也说不清楚。

    最后,听当地过去的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讲,这里有很多地名其实都是与三国时的蜀国大将军王平是有关的。来时路上见到的“将军寨”为什么单单这里会叫将军寨呢,为什么蓬安其他地方没有叫将军寨的地方呢?那就是为了纪念大将军王平才取名将军寨的。这里还有祖祖辈辈流传的“何家挖空”的神奇传说故事,以及刚才看到过的何家大屋基遗址,白马寨,何家祖坟等等,如此种种,无一不都是指向了古时从这里走出去的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另外,最能证明这里是王平将军曾经寓居生活过的证据是山里还有一个小山丘,当地人称其为“何家盔空”相传那是忠义的王平将军在其死后其魂魄化成了一座武士头盔似的的小山,威灵镇一方,以此来庇佑这一方山水和人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