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蓬安龙那一个来自远古的神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当地有一位特别厉害的能工巧匠在即将竣工的石板桥的桥面上挖了一个洞,镶嵌上一块长宽高各40余厘米的石柱,从此石板桥便再也没有垮塌了“补巴桥”因此而得名。另外,该桥更为奇特之处是在石板桥的桥墩石,当初工匠修桥完毕用錾子在桥墩石上书刻有二字,据该乡宣传文化中心主任赖永帆介绍,他几乎查阅完了辞海和康熙大字典,居然在字典和词典中都没有找到这两个字的踪影,同时,他也向很多人询问和请教过,居然都无人能识得此二字,此二字究竟应该怎么读音,是什么含义,有什么寓意,至今都是一个难以破解的谜。

    陪同前往的骑龙乡党委书记沈恒同志告诉我,不远的西阳山上还有另一个值得探访的去处,名叫骑龙接引塔,也叫字库塔。于是,恋恋不舍地离开补巴桥前往西阳山。

    经过近一个多小时的蜿蜒曲折山路的跋涉,终于登上了当地县志中记载的高约557。2米的西阳山了。

    登临山顶,只见临近山顶的山崖之下有一片开阔的土地,一段残垣断壁赫然映入眼帘,估计那是先前的寺庙,如今早已荒芜,只留下几株高大的梧桐树在阳春三月和煦的风中高高的矗立着。在残垣断壁旁十余米的一块油菜地里,我们见到了那传说中的骑龙字库塔。那塔看上去巍峨俊秀,气势雄浑,仔细打量,那塔身共三层,计有5米多高,每层砌有6面雕花石壁,共有18面石壁,每面石壁上均雕刻有精美佛教壁画和文字,塔正面顶层有长方形石匾,石匾楷书刻“接引塔”三字,字如行云流水,潇洒俊逸,每字长宽15厘米左右,石匾下方镂空雕有两扇精致石门,高30余厘米,宽20余厘米,均呈欲开未开之状,仿佛塔中居有仙人呼之欲出一般。塔基状如莲花,用天然巨石雕刻而成,巨大的莲花塔基雕刻精美,栩栩如生,仿佛含苞待放的水中莲荷鲜活灵秀,楚楚动人。

    尤其是那塔顶石匾下方精致的石门,据说,当地人曾把烧燃的火纸丢进石门,数百米的山下的石洞里居然也能冒出烟雾来。同样,在山下的山洞里烧纸,山上塔顶的石门居然也能冒出袅袅烟雾来,究竟其中有何奥妙,至今依旧无人能解。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那字库塔的塔身右侧第二层的两面石壁上赫然雕刻有:“皇图永固”和“帝道遐昌”8个字,塔基基座正面雕有“金龙戏珠”等精美图案,塔身左侧刻有“大明万历甲寅本寺众沙门立”12字。

    笔者暗暗寻思:此塔为何雕刻有金龙,为何又镌刻“皇图”、“帝道”等等字样,难道此塔暗中在寓示着什么,或者有着什么难以诉说的隐情及秘密?一切的一切真相,也许惟有山中荒芜的残垣断壁知晓,一切的一切的谜底,也许也惟有山中古老的山石,高大的梧桐,轻轻的山风,或者可以明了。而我们都只是一些慕名而来寻幽访古朝圣的无知者。

    看完山中的字库塔,骑龙乡宣传文化中心主任赖永帆向我介绍说,骑龙乡是一个历史久远人文底蕴厚重的地方,山中还有西阳洞,传说是先前犀羊显圣的地方,洞很大,据说可容千人。山里还有很多明清时期保存至今的古墓葬等等,据说有的墓葬的石刻相当精美,有的墓葬据说还雕有什么诰命夫人等等字样,如此等等,不一而举。因时间已晚,于是大家便不得而去了。

    从那以后便离开了骑龙乡,距今大约已近两年时光了。闲暇之余,每每在浏览蓬安县志或者蓬安地图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就要去看看地图上那个位于蓬安县城北部的那个地方,那里虽不是我的出生地,那地方也虽不大,但那个地方却在我心目中极有份量。不言而喻,那个地方的名字叫骑龙:因为,她就像一个难解的千古之谜一样,总是令人梦萦与魂绕;她还像一个来自远古的神话一般,更令我时刻都为之心驰和神往!

    2011年1月25日2896字补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