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颜真卿与蓬安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蓬安县周口镇磨子街文化馆大院内,至今保存完好有一方形状奇特的钟乳石,人称“鲁公石”据蓬州旧志记载:“其石高可四五尺,上削下扁”“一笏挺立,古意磅礴,望之如端人正士,相传为颜鲁公刺蓬时物。”清朝著名诗人姚莹在蓬州作官之时,也异常喜欢这一方神奇的鲁公石,在清光绪年编著的蓬州志下卷里就录有诗人姚莹关于描绘鲁公石的诗作,诗曰:“一峰笏立阶前石,千载人传属鲁公。夜雨半庭酸橘柚,秋声几树响梧棕。碧痕班驳无余色,古意莹崎欲扫空。终日对君欲百拜,九华何必羡壶中。”

    这一方神奇的鲁公石,清代被置于蓬州州衙后的桂花苑,80年代初,移到了现在位于周口镇磨子街的蓬安县文化馆内,现在露天放置在一个砖砌的花台里,整个石头呈米黄色,上削下扁,高约四五尺,看上去古意盎然而又小巧玲珑,据说这方鲁公石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可以吸纳天地之灵气,采纳日月之精华,年年都会自然地增高长大。

    上文里所提到的颜鲁公说的就是唐朝著名的大书法家颜真卿,说到颜真卿,不得不首先说一说他卓越的书法成就。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继晋代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名家辈出,书体纷呈,而真正作为代表的毫无疑问当首推颜真卿。颜真卿早年打下了二王书风的坚实基础,并虚心学习了张旭的技法外,又认真汲取了北碑和民间书法的勃勃生气。南北兼宗,雅俗相融,一扫书坛贵族化书风。开创了更能为大众所接受和学习的工整规范书风,把二王为代表的萧散洒脱的书风转换为一种体现唐人恢宏气度的阳刚之美的书风,将唐代的书法推向了顶峰,并使之足以与晋代比肩,也使他自己成为自书圣王羲之之后的又一伟大的书法家。颜真卿不但楷书成就非凡,而且行书艺术成就更为惊人,其祭侄文稿便素有“天下第二行书”之称。同时,颜书也影响了柳公权,并在宋代直接营养了苏黄米蔡四大家,以至改变了整个中国书坛的走向,而成为书法巨人。纵观整部中国书法艺术史,唯有王、颜两家傲然出群,双峰并峙,无人能望其项背。有学者认为,对中国书法艺术最具影响的三位巨人王羲之、颜真卿、赵孟兆页中,当数颜真卿的实际作用更为广大。宋代苏东坡有评:“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真卿,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在现在的司马相如故里蓬安财神楼楼柱上有一副对联:“楼增一湖丽气,水润三圣情思”因此有“赋圣司马相如、书圣颜真卿、画圣吴道子”三圣惠泽之说。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问,那么作为一代书圣的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心爱之物鲁公石为什么会出现在如今的蓬安县呢?一代书圣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与蓬安又究竟有些什么历史渊源与联系呢?

    原来事情的原由是这样的:据史载:颜真卿历经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因为生性刚正不阿,故屡不容于奸相权臣,无数次被贬作地方官。唐肃宗上元元年,即公元760年,颜真卿任刑部伺郎期间第四次被贬出京师,这一次是被贬官蓬州,他沿着嘉陵江去蓬州上任,路过新政时,恰巧遇见了鲜于仲通的长子鲜于昱急速回京去朝见肃宗皇帝,于是挽留同游,夜宿离堆山鲜于氏之故宅,当晚感慨万千,写下了400余言的有名的鲜于氏离堆记:“阆州之东百余里,有县曰新政。新政之南数千步,有山曰离堆,斗入嘉陵江,直上数百尺。形胜缩矗,欹(qi)壁竣肃,上峥嵘而下洄洑(fu:水流回旋的样子),不与众山相连属,是谓之离堆。”后来,颜氏书品被镌刻在离对靠江的正面岩壁上,字径三寸,古朴苍劲,丰腴厚润,此石刻历经千年风雨,现仅存39字。1987年,在此修建了“鲁公墨宝”摩崖古坊,在今天的仪陇新县城新政离堆附近的山上,过去营造的石刻、石堂、流杯池、古碑、松花井等名胜古迹至今犹存。

    告别鲜于氏后,颜真卿离开新政,前往蓬州。蓬州的一些官吏和附近一些百姓闻讯也纷纷前来迎接新上任的蓬州长史,争相一睹大忠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风采。

    当时蓬州的州治位于今天的蓬安县茶亭乡蓬池坝,说到这个蓬池坝,这也是一个很有历史和典故的地方。蓬池坝地处流溪河中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地势平坦,土地肥沃,蓬池坝作县城600余年、州府500余年,公元1283年,蓬池县撤销,方才结束了它作为川北名城的历史行程。在山清水秀的蓬池坝上,曾出过三位轰动一时的隐士,他们的事迹与养生之术,在当地广为流传。其中以唐玄宗天宝年间的“蓬池隐者”最为著名。据清道光蓬州志记载,唐玄宗天宝年间,蓬州有一位“蓬池隐者”喜林泉之乐,终身不仕。诗仙李太白于金陵江上遇见蓬池隐者,李白专门为蓬池隐士写诗一首相赠,诗是这样写的:

    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

    罗浮麻姑台,此去或未返。

    遇君蓬池隐,就我石上饭。

    空言不成欢,强笑惜日晚。

    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

    叹息两客鸟,裴回吴越间。

    共语一执手,留连夜将久。

    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

    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

    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

    明晨挂帆席5,离恨满沧波。

    蓬池隐者为诗仙李白所欣赏如此也。

    颜真卿出任蓬州长史的州治就在蓬池坝,那长史一职又是做什么的?长史一职本是刺史的主要属官,在刺史空缺的情况下,长史实际管理本州政务。蓬州前任长史为汉中王李瑀,因为不同意肃宗收群臣马匹助战而获罪贬来的。而颜真卿这次被贬,是权臣李辅国早就有意的,正好颜真卿为首与百官一起去看望了太上皇玄宗,被李辅国在肃宗那里怂恿了一下,就把颜真卿贬为蓬州长史,使这位中国历史上的大忠臣、大书法家得以在蓬州这样偏远的山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颜真卿被世代推崇的是书法,其实他在起浮的政治生涯中所作出的努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