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去了。”
书华一愣:“朱家?哪个朱家?”
“不就是城南河西胡同的那个朱家么!”蔡牙婆偷偷看了书华一眼,又小心地提醒道,“朱家长女朱双贝正是回雁园的大夫人,也就是您的三伯母……”
回想起上次朱氏拉着她说过的那些话,书华方才彻底明白过来,心道这朱家过真有钱,光是嫁妆就有这么长的一条队伍。这不是摆明了告诉人家,只要谁娶了朱双宝,就等于把这些嫁妆全都抱回了家。
瞅着那些个扎着红绸缎的嫁妆抬子,蔡牙婆的八卦习惯又来了,她不住地咂舌:“前些年朱家将女儿嫁到孟家,只出了五十抬的嫁妆,如今女儿被休回娘家,孟家非但不心生芥蒂,反倒自己又倒贴了三十多抬的嫁妆。那个朱双宝也真是没用,这么好的男人都守不住,当真是她这辈子没福分!”
这是书华第一次听说,女方被休回娘家,男方还自己掏腰包倒贴钱为女方加嫁妆。这事儿要是放在现代,就只当是男方给女方的赡养费,可眼下是在古代,一个极度男尊女卑的社会,女人被休回娘家只会被人骂作活该,哪里还听说男方会主动给女方赔钱的?!
不过这事儿跟书华关系不大,她稍微在心里讶异了一番,便径自回家去了。
很快,半个月又过去了,书雪的婚事终于来临了。书华与书画都是戴孝之身,按理不得参加此等婚嫁喜事,以免冲撞了新人的喜气。依照书华的意思,只要将自己准备的那一抬嫁妆送到锦绣园,算是她代替二哥给书雪的添妆,其他事儿概不出面。
书雪虽然表示很遗憾,但见家中长辈都表示书华的做法是对的,她便不好再强求,只说待她归宁之日,书华一定要过去喝上一杯喜酒。
待到迎亲前三天,新郎官尹翔身穿大红绸缎锦袍,拿着红纸“知单”,请家中的亲朋好友吃下喜酒。吃完之后,亲友们在红纸上写下一个“知”字。然后便由尹家的长辈准备好包子、蚶子、肘子、栗子、莲子,由一对新人各自吃下,为的是讨一个“五子登科”的好彩头。
第二天,由锦绣园派人将书雪的嫁妆抬到刺史府,放到堂屋里,让所有来参加婚礼的宾客观看。
书华虽然没有亲眼看见,却也听说大伯这次下足了本钱,送嫁妆的队伍连绵七里路,引来城中很多人的驻足观看。沧澜园中几个丫鬟都跑出去瞧了热闹,回来之后都不住地表示羡慕,说到最后,君瑶忽然冒出一句“咱家小姐将来出嫁之时,排场必定还要风光数倍”,再度引发了小丫鬟们的幻想高潮。
就在整个苏州城都在议论沈家嫁女的事情时,书华忽然接到消息,说是小侯爷已经到了苏州城外,马上就要进城了!
书画在旁边凉凉地飘出一句话:“来得可真是时候……”
事实证明,小侯爷来得的确很是时候!
尹家一听说小侯爷回来了,立刻搁下手中的活儿,带着喜帖亲自去到总兵府,极为恳切地说道:“明日便是属下犬子的大婚之日,届时务必请小侯爷能大驾光临。如能得到小侯爷的祝福,必将是犬子与属下莫大的光荣!”
小侯爷将喜帖随便看了眼:“尹翔?就是上次在博园拉着我拼酒的那个人?”
此言一出,尹刺史立刻满脸通红:“那一次是犬子的无礼,回去之后属下已经好生斥责过他了,还请小侯爷大人有大量,不要与他一般见识。”
小侯爷沉默了一下,忽然问道:“你明天都邀请了哪些人?”
“这个……”尹刺史回想了一下,一个接一个地数来,“有新到任的知州林大人,属下府中的几位幕僚,刺史府中的所有下属,知州府中的主薄福大人,还有您认识的副总兵王大人……”
“沈家的人呢?全都请了吗?”小侯爷忽然打断他的话。
尹刺史微微一愣,下意识地点点头:“应该都请了……”
“嗯,”小侯爷满意地点点头,他反手将喜帖扣下,“你先回去吧,我待会儿就让人将贺礼送过去。”
尹刺史一喜,本还想客套一下,但见到小侯爷眼中流露出几分疲惫,猜到他才刚刚到苏州城,还没有来得及歇息。尹刺史识趣地提出告辞,高高兴兴地回家去准备婚礼了。
等到尹刺史走后,小侯爷立刻叫来从汴京跟过来的付管事,吩咐道:“帮我准备一份贺礼,派人送到刺史府。另外,再帮我把那身没穿过的新衣裳拿出来,我留着明天要穿。”
付管事在庆远候府干了二十年,亲眼看着小侯爷长大成人,知道他是个不大注重打扮的人,即便是要参加重要的宴席,他也只是要求干净体面就好了,还从未主动在这方提出过什么特别的要求。眼下听到小侯爷的吩咐,付管事第一个反应就是呆了一下,然后仔细观察小侯爷的神色,见他一切正常,这才满腹疑惑地走掉了。
小侯爷长大了,也开始学会爱美了?
********
等下还有一更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