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孔夫子活的时候,天下大乱了,其实天下永远是大乱的。

    孔夫子听说,有的做儿子的,居然杀了父亲!

    孔夫子又听说,有的做臣子的,居然杀了皇上!

    孔夫子气了!

    孔夫子瞪了眼睛,吹了胡子。

    孔夫子拿起了一支钢笔,噢,不对,那时候没有钢笔;拿起了一支毛笔,懊,也不对,那时候也没有毛笔;孔夫子拿起了的是棗一把刀!

    呀!孔夫子怎么会拿刀?孔夫子斯斯文文的圣人,拿刀干什么?杀他父亲吗?不是!杀他皇上吗?当然也不是!杀那杀父弑君的凶手吗?好像有点是了。其实孔夫子不是拿刀主杀任何人,孔夫子太老了,孔夫子

    杀不死任何人;孔夫子是儒者,孔夫子不会杀人。

    但是有人不是说吗?孔夫子当鲁国的司寇(司法行政部长兼警备司令),大权在握,第三天就杀了他的政敌“少正卯”孔夫子不是杀人吗?

    但有人说这事是假的。即使是真的,孔夫子也不必亲自操刀,因为有刽子手老爷和刽子手老爷的鬼头刀。

    那么,孔夫子拿刀干什么?

    孔夫子拿刀并不是要杀人,而是吓唬人。

    孔夫子拿起刀来,朝一块竹片刻去,刻了一片又一片,刻了许多字。最后,刻满了一大堆的竹片。这些竹片,就是孔子时代的书。

    孔子时代没有笔和纸,只有刀子和竹片,刀子刻在新砍下来的青竹片上,一刻上去,竹片直冒水,像是流“汗”一样,所以叫做“汗青”

    所以,古人一提到“汗青”就象征着书籍,也象征着历史。古人的诗说:“留取丹心照汗青”、“独留青史见遗文”就是这个缘故。

    孔夫子“汗青”九个月,完成了一部“青史”

    这部“青史”是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历史书,它的名字叫春秋。

    春秋一共有一万六千五百七十二个字,每八个字,刻在一块竹片上,你说刻了多少片?

    孔夫子写春秋的目的,并不是要杀乱臣贼予,而是要乱臣贼子害怕。什么是乱臣贼子?凡是不守臣子的本分的,都是乱臣贼子。

    什么是臣子的本分?巨子的本分是要乖乖的听话,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小心翼翼的做事,不要做一点分外的事。不该你做的事,你不该管闲事。管闲事就是“越阻代瘤”

    孔夫子写情秋,目的就是要大家个个都在自己岗位上做事,该做什么的,就做什么,不要不守本分!

    可是,怪事就出在这儿,写这本春秋劝人守本分的人,自己就不守本分!

    因为孔夫子的本分,不是“写历史的官”棗史官,他没有资格写历史,春秋不该是他写的,就好像耗子虽讨厌,狗却不可抓耗子。可是,孔夫子老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他还是写了。

    他不但写,还不许别人参加意见,他的学生“子夏”站在旁边,两眼瞪着,一个屁也不敢放,只能帮忙搬竹片、磨刀。

    孔夫子太伟大了,伟大得使学生“不能赞一辞”!

    孔夫子把春秋写好了,双手一拍,向学生说:他知道他不该写这部书,可是希望大家原谅他。看了这部书,了解他的人,可以根据这部书了解他;骂他的人,根据这部书,也有足够的理由骂他。他自问凭良心写,管不了那么多、管不了那么多、管不了那么多。

    但是,糟糕的是,孔夫子自己却没完全凭良心棗孔夫子在春秋里,竟做了好多好多的手脚。孔夫子是春秋时代鲁国人,在春秋所记的两百四十年中,鲁国的皇帝,四个在国内被杀,一个被赶跑,一个在国外被杀,这样六件重大的事,孔夫子竟在春秋里,一个字也不提。这哪里是写真相呢?这不是有意说谎吗?

    正因为孔夫子在有意说谎,所以,他的学生们也就跟着造

    谣,竟说:“鲁之君臣,未尝相弑!”意思是说:“我们鲁国呀,没有家丑。皇帝和臣子之间,没有凶杀案!”

    像这一类有意说谎的例子,还多着呢!

    如狄国灭了卫国,孔夫子为了替齐桓公遮盖,竟把这样一件大事一笔带过,写也不写。又如晋国诸侯竟传见周朝的皇帝,这是很不成体统的事,孔夫子为替晋文公遮盖,他意改变一种写法,与事实的真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孔夫子为什么要做这些有意说谎的行为呢?研究他的原因,乃是由于孔夫子主张棗

    为尊者讳

    为亲者讳

    为贤者讳

    换成白话,是棗

    为所尊敬的人瞒瞒瞒

    为亲人瞒瞒瞒

    为贤者瞒瞒瞒

    孔夫子写书的目的,本是要把那些他看不惯的人的行为,记入青史的;但是人总是有缺点的,连孔夫子所尊敬的人和他的亲人、贤者也不例外,竟也有使人看不惯的行为出现,如果孔夫子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些看不惯的行为,一古脑儿写进去了,那么人家一看到,对“所尊敬的人”、对“亲人”和“贤者”的敬意,也就大打了折扣。所以,孔夫子呀,宁愿说谎。这种在历史上说谎,有一个专名词,叫做“曲笔”“曲笔”就是该直着说的话,要把它歪曲了来说。相反的,有什么,就说什么;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的做法,也有一个专名词,叫做“直笔”就是正直的笔。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要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他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