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孔雀东南飞《乐府诗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着彩缨、下面刻着金饰的马鞍。赠送的聘金有三百万,都用青色的丝线穿着,各色绸缎有三百匹,从交州广州采购来的山珍海味。跟从的人有四五百,热热闹闹来到庐江郡府门。

    阿母对女儿说:“刚才接到太守的信,明天来迎接你,为什么还不做衣裳?不要让婚事办不起来!”

    兰芝默默不作声,用手巾捂着嘴哭泣,眼泪淌下就象水一样倾泻。移动坐着的琉璃榻,搬出来放在前面窗子下。左手拿着剪刀和尺子,右手拿着绫罗绸缎(动手做衣裳)。早晨就做成了绣花的夹裙,晚上做成了单罗衫。阴沉沉地天快要黑了,兰芝满怀悉思,走出门去痛哭。

    焦仲卿听说有此变故,于是请假暂时回来,到兰芝家还有二三里的地方,人伤心,马也哀鸣。兰芝熟悉府吏的马叫声,轻步快跑去迎接他,悲伤失意地望着,知道(相爱的)人来了。她举起手抚摸着马鞍,哀声长叹使人心都碎了。说:“自从你离开我以后,人事的变化真料想不到啊!果然没有像以前想象的那么好,有很多的事情你又不了解。 我有亲生母亲,逼迫我的还有亲哥哥,硬把我许配给别人了,你回来有什么指望的地方呢!”

    焦仲卿对兰芝说:“祝贺你得到高升!我这块磐石方正又坚实,可以一直存放上千年,而蒲苇一时柔韧,就只能保持在早晚之间罢了。你将会一天天地富贵起来,我一个人独自走到地府去吧!”

    兰芝对焦仲卿说:“哪里想到(你会)说出这种话来!同是被逼迫,你这样我也这样,(我们)在地府下互相见面吧!(但愿)不要违背今天的誓言!”(他们)互相紧紧地握着手,然后告别离去,各人回到自己的家里。活着的人却作临死的诀别,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想到(他们)将要永远离开人世间,无论如何不能再保全(生命了)!

    焦仲卿回到家,走上厅堂拜见母亲说:“今天风大又非常寒冷,寒风摧折了树木,院子里的白兰花上结满了浓霜。儿子现在就象快要落山的太阳一样,使得母亲在今后很孤单。(我)是有意作这样不好的打算的,不要再去怨恨什么鬼神了!愿您的寿命像南山的石头一样长久,愿您的身体永远健康又舒顺!”

    焦母听到(儿子)这些话,泪水随着说话声一起流下,说:“你是世家的子弟,又在京城里任官职,千万不要为了(一个)妇人去寻死,(你和她)贵贱不同,(休掉了她)哪里就算薄情呢?东邻有个贤慧的女子,她的美丽在城内外是出名的,我替你去求婚,早晚就会有答复。”

    焦仲卿向母亲拜了两拜就回房,在自己的空房里长声叹息,自杀的打算就这样决定了。(他)把头转向兰芝住过的内房,(睹物生情),越来越被悲痛煎熬逼迫。

    (兰芝)结婚的这一天牛马乱叫的时候,刘兰芝走进了行婚礼的青布篷帐,在暗沉沉的黄昏后,静悄悄的,人们开始安歇了。(兰芝自言自语说):“我的生命在今天结束了,魂灵要离开了,让这尸体长久地留在人间吧”!(于是)挽起裙子,脱去丝鞋,纵身跳进清水池里。

    焦仲卿听到刘兰芝投水自杀这件事,心里知道(从此与刘兰芝)永远离别了,在庭院里的树下徘徊了一阵,自己就在向着东南的树枝上吊死了。焦刘两家要求合葬,于是把两个人合葬在华山旁边。(在坟墓的)东西两旁种上松柏,(在坟墓的)左右两侧种上梧桐,(这些树)条条树枝互相覆盖着,片片叶子互相连接着。树中有一对飞鸟,它们的名字叫做鸳鸯,仰头相互对着叫,天天夜里直叫到五更。走路的人停下脚步听,寡妇听见了,从床上起来,心里很不安定。多多劝告后世的人,把这件事作为教训,千万不要忘记啊!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全诗赏析</span></h3>  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按语)。在贯穿全篇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同样的,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迫于母亲威逼的诚正而软弱、但又有发展的性格。诗中写到兰芝与仲卿死前,兰芝假意同意再嫁,仲卿见兰芝后回家与母亲诀别,他俩这时的话语,非常切合各自的身份与处境。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曾作过这样细致的分析:“兰芝不白母而府吏白母者,女之于母,子之于母,情固不同。女从夫者也,又恐母防之,且母有兄在,可死也。子之与妻,孰与母重?且子死母何依,能无白乎?同死者,情也。彼此不负,女以死偿,安得不以死?彼此时,母即悔而迎女,犹可两俱无死也。然度母终不肯迎女,死终不可以已,故白母之言亦有异者,儿今冥冥四语明言之矣,今日风寒命如山石,又不甚了了,亦恐母觉而防我也。府吏白母而母不防者,女之去久矣。他日不死而今日何为独死?不过谓此怨怼之言,未必实耳。故漫以东家女答之,且用相慰。然府吏白母,不言女将改适,不言女亦欲死,盖度母之性,必不肯改而迎女,而徒露真情,则防我不得死故也。”试想,兰芝如果直说要死,这个弱女子势必会遭到暴力的约束,被强迫成婚。而仲卿的情况自然与兰芝不同,诚如上述引文的分析。又如:“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于此可立见焦母的蛮横:“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由此可见刘兄的势利。即使次要人物如媒人、府君的简短对话,也各各符合其人的身份、特点。诗中,简洁的人物行动刻划,有助于形象的鲜明;精炼的抒情性穿插,增强了行文的情韵。“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写出了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矛盾心情。欲曙即起,表示她不愿在焦家生活的决心,严妆辞婆是她对焦母的抗议与示威。打扮时的事事四五通,表示了她对焦仲卿的爱,欲去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心理。“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姑嫂关系不易相处,兰芝与小姑关系融洽,正表现了她的懂礼仪、易相处。这同焦母的不容恰成对照。另外,辞焦母不落泪,而辞小姑落泪,也可见兰芝的倔强。焦仲卿的形象刻划也是如此,他送兰芝到大道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表现了一片真情。闻知兰芝要成婚“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诗篇用马悲渲染衬托他内心的强烈痛苦。临死前“长叹空房中”、“转头向户里”对母亲还有所顾念,这里愈见他的诚正与善良。在整篇诗中,类似上述的动作刻划还有一些,笔墨虽不多,却极精粹。兰芝死时,一无反顾“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仲卿死时,顾念老母“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这些不同的动作细节,都切合各自的性格与处境。同样是母亲,焦母“捶床便大怒”的泼辣,刘母见兰芝回家时惊异而“大拊掌”的温和,对性格的描绘来说寥寥几笔已极传神。抒情性穿插较之动作刻划更少,但也是成功之笔“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兰芝和仲卿第一次分手时,作者情不自禁的感叹,增添了悲剧气氛。“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这画龙点睛的穿插,更激起了人们对焦、刘遭遇的同情。即使那教训式的全诗结尾,也带有浓重的抒情意味,充满了作者的同情与期望。这些水到渠成、不着痕迹的抒情性穿插,对人物形象的塑具有锦上添花的妙用,增加了全诗的感情色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诗比兴手法和浪漫色彩的运用,对形象的塑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的感情与思想的倾向性通过这种艺术方法鲜明地表现了出来。诗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之情,布置了全篇的气氛。最后一段,在刘、焦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双双日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刘焦夫妇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鸳鸯的形象,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未来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刘焦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理想光辉,使全诗起了质的飞跃。

    <h2 class='headline-1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词类活用</span></h2>  1。仕宦于台阁 (名词“仕”作动词:任官)

    2。头上玳瑁光 (名词“光”作动词:发光)

    3。交广市鲑珍 (名词“市”作动词:购买)

    4。孔雀东南飞 (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

    5。手巾掩口啼 (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

    6。卿当日胜贵 (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

    7。晚成单罗衫 (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

    8。留待作遗施 ( 动词“遗施”做名词:遗施之物,纪念品)

    9。千万不复全 (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

    10。足以荣汝身 (“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

    11。以此下心意 (“下”名词使动:使----委屈)

    12。戒之慎勿忘 (“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 13。时人伤之,为诗云尔(“伤”名词作动词:哀悼)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特殊句式</span></h3>  1。汝是大家子 (判断句)

    2。何言复来还 (宾语前置)

    3。仕宦于台阁 (状语后置)

    4。今日被驱谴 (被动句) [以“被”为标记]

    5。为仲卿母遣 (被动句) [以“为----所”为标记]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一词多义</span></h3>  为

    为诗云尔(做;动词) 非为织作迟(是;动词)

    始尔未为久(算;动词)

    阿母为汝求(替;介词)

    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

    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

    相

    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登既相许和(代“他”;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

    誓不相隔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

    相见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

    儿已薄禄相(相貌,名词)

    且

    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

    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

    四体康且直(又;副词)

    自

    自可断来信(既;副词)

    本自无教训(是;副词)

    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

    物物各自异(无意;助词)

    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

    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

    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

    何

    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

    隐隐何甸甸(何等;副词)

    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

    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

    谢

    谢家来贵门(辞别;动词)

    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

    多谢后世人(劝告;动词)

    若

    今若谴此妇( 如果;连词)

    腰若流纨素(像;动词)

    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

    意

    何意出此言(料想;动词)

    恐不任我意(心意;名词)

    迎

    还必相迎取(迎接;动词)

    不足迎后人(送给;动词)

    结

    结发同枕席(系;名词)

    既欲结大义(结交;动词)

    严霜结庭兰(凝聚;动词)

    遣

    为仲卿母所遣(被休回娘家;动词)

    十七遣汝嫁(送;动词)

    县令遣媒来(派;动词)

    会

    会不相从许(当然;副词)

    于今无会因(会见;动词)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通假字</span></h3>  终老不复取 &quot;取&quot; 通&quot;娶&quot; 迎娶

    蒲苇纫如丝 &quot;纫&quot; 通&quot;韧&quot; 坚韧

    摧藏马悲哀 &quot;藏&quot; 通&quot;脏&quot; 脏腑

    府吏见丁宁 &quot;丁宁&quot;同&quot;叮咛&quot; 嘱咐

    箱帘六七十 &quot;帘&quot;通&quot;奁&quot; 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吾今且报府 &quot;报&quot;通&quot;赴&quot;

    槌床便大怒 &quot;槌&quot;通&quot;捶&quot;

    合葬华山傍 &quot;傍&quot;通&quot;旁&quot;

    恨恨那可伦 &quot;那&quot;通&quot;哪&quot;

    奄奄黄昏后 “奄奄”通“晻晻”日色昏暗无光的样子。

    <h3 class='headline-2 bk-sidecatalog-title'><span class='headline-content'>古今异义</span></h3>  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可怜 古义:可爱 今义:值得同情,怜悯

    千万 古义:无论如何 今义:再三叮嘱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区区 古义:1。愚拙 2。表示感情真挚 今义:数量很少,事物不重要

    谢 古义:告诉 今义:道谢

    共事 古义: 一起生活 今义:一起工作

    教训 古义:教养 今义:训斥

    守节 古义:这里指遵守府里的规定 今义:妇女不改变节操

    自由 古义:自作主张 今义:不受约束限制

    纷纭 古义:麻烦 今义:多而杂乱

    奉迎 古义:好日子 今义:阿谀奉承

    婚姻 古义:结为亲家 今义:嫁娶的事

    床 古义:坐具 今义:睡觉用的家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