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王二叔王大爷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bsp;   第三次见到他可能又要到年关了吧,反正是冬天。

    那天来的是两个人,另一个高些,和父亲岁数差不多,比父亲大吧,我们叫他王大爷。他们是哥俩一起来的,就是说王二叔找到了他的哥哥,其实这一年里,王二叔活动在他哥哥的周围,就是没找到他哥哥。他哥住在和我们镇上相近的一个镇上,可是王二叔是一年后才去的那个镇,在这之前,他一直在相反的方向寻找着他的哥哥。

    他们说了多少话呵,感激的感谢的还有再相交的话,我只记住了一点,他们后来说,让我父亲叫那个大的为哥,叫小的为弟。

    王二叔不再寻找了。王大爷已成家,有了两个女儿。王大爷的老婆在生第二个女儿的时候没了,去见了她从没见过面的婆婆。王大爷这些年来一直带着两个女儿活着。不敢再娶,怕女儿受气。

    王二叔在哥家安住下来。还是不时地倒东西,也不时地挣几个小钱。不过倒什么都不会忘记来到我们家,送点给他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哥嫂,用的用用,吃的尝尝。

    王二叔最不应的是那年也是年关,看中了一个农村人家的驴。

    那个农村人离他们住的地方不远。王二叔看到了那几头驴的肉。他又看到了想吃驴肉的农村人家的包米。那包米很快就会变成钱,而这包米钱很快就会变成这几头驴肉的钱,他算好了,除了给有驴的人家本钱外,他能剩余不少。

    驴杀了,肉吃了,却下起了大雪。

    没有人来收村人家里的包米,吃了肉的村人也没有别的出处,只有等。王二叔也没有别的办法,他也只有等。

    可是驴的主人家不等了,是王二叔和人家签的合同,所以人家就找他要钱。并且放出话去,要是不给钱就要告上法院,让他去坐牢。

    王二叔苦口婆心地劝着那个人家,王大爷也出头让那家再等等。

    年关越来越近,眼见着雪化不了来收玉米的人不会来了,王二叔也几近绝望。

    在又一次催要驴钱没有的情况下,王二叔喝下了王大爷家的半瓶子农药。父亲当然去了,不过没救活。王二叔死的那年他多大,我不知道,反正还没讨老婆。

    听到消息的我们镇上的人都说:“这二神仙怎么没算算自己死在驴身上!”

    (三)

    王二叔在的时候,王大爷很少上我们镇上来,说句心里话,他要是来我们也都不爱理他,他爱喝酒不说,主要他是杀猪的,就是屠夫。

    他刚到我们故乡的时候,没有亲戚。一个杀猪的老头收了他,跟他一起杀猪,卖肉。过了一年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就是这个早死的王大娘。当这个杀猪的老头看到第一个外孙女出生的时候,自己也撒手去了。留下了一个手艺。说是手艺,那还真不是吹,这王大爷自从老头走了之后,三十几岁的一个山东男人竟把这活干得炉火纯青。一天能杀多少猪我倒是没问过,只是见过他杀猪,用不了多长时间,一个活猪就在他手下变成了肉半子。头是头,尾是尾。下水收拾利索地放在盆子里。

    他除了自己买来用作卖肉的猪,给乡亲们杀猪都是免费的,收拾好了只喝一杯酒,再加两段血肠,他也不吃肉。我故乡的小镇每年年关家家都要杀猪,这王二叔活着的时候,这王大爷来过几次我家,也是年关时来帮着我家或是几个亲戚家杀年猪。这手把,这气度,让他在本就喜欢利落的庄稼人那里得到了相当高的威信。

    别人怎么叫他我不知道,反正我们镇上凡是认识他的人,都叫他大老王。到年关时,人们也热切地盼着,经常问我父亲:“大老王什么时候来?”

    其实他不常来,可是自从他弟弟死了之后,他便一年来几次了,要是赶上年关,有时还在我家住上两天,帮我那帮要杀年猪的乡亲的忙。

    他爱喝酒,每次来都要带上他杀猪专门留下来的好东西,在农村人看来绝对的好东西,猪身上的。他一来就直接去镇里的破办公室里找回父亲,之后和父亲一起进门,一进来就喊着妈妈:“弟媳妇,快烧火呵,俺要和兄弟喝两杯。”之后便把带来的肉或是下货放到厨房里,有时他还带来自己家里的咸鸡蛋。

    王大娘走了多久了问问他家二姐的年纪就知道了,他家二姐比我自己的姐姐大,算起来也有十年了,他从二十多岁守着两个女儿,杀着猪,挣着小钱,把两个女儿供得比我们这种有一个出公家粮食的人家的孩子还水灵。

    父亲和母亲经常和他提起再找个老伴的说法,一个人带孩子太累了,当爹又当妈。

    他总是不乐意并断然拒绝,他说:“等老二也出了阁,我再说。实在不行,我就也招一个养老女婿,我帮她们抱抱孩子!”

    由于他的这种不再娶的风传出去,镇上的人又对他产生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恭敬。

    一年年王大爷的女儿大了,他先给大女儿在镇上盖了小楼,又在自己家的原来的院子里盖上了五间大瓦房,他说等他老了就和二女儿在这里生活。

    可是他偏指望不上他的二女儿,人家是招了一个养老的男人,可是她们对王大爷给大女儿盖楼的做法是深恶痛绝。所以对王大爷的态度里也少了些恭敬,总让王大爷觉得有点冷。

    那日喝多了,他对我父亲说:“哎,怕是指望不上呵!当初我给老大盖楼,只是想着我还能干几年,这几年挣的全给老二,可这老二只看到这楼了,就是看不不到我为什么留在她身边。我一年挣的比兄弟你(我父亲)多呵!”

    父亲当然劝了几句,好坏是自己的女儿,外人又能说什么呢?

    母亲之后便总说:“哎苦根呵,结的还是苦蛋!”

    王大爷的女儿在生了自己的儿子之后,再也没有让老爹看一天他的儿子,王大爷也就把自己那点本打算给二女儿的那一点私钱拿来买了另一座院落。

    我从没去过,因为上学紧不说,我也看不上住他边上的二女儿。

    一次父亲和母亲从他那里回来后笑眯眯地对我们姐几个说:“你王大爷要结婚了。”基本上我们姐几个全部目瞪口呆。

    他守了一辈子,这不是晚节不保吗?

    可是王大爷还是轰轰烈烈实现了再婚。

    我见到王大娘的时候是我高中的时候吧,放假回家看到母亲的屋子里坐着一个衣着华贵长的不错的老太太,其实人家不老。王大爷喜滋滋地坐地地下的椅子。怪不得人家都说回笼觉二房妻呢,看看我们的王大爷这个滋润哪!

    不知道王大爷触了什么霉头,本来他和这王大娘过得好好的,自己不再那么拼命地杀猪了,每月杀几个老两口便是吃喝不愁,可是偏偏这王大娘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

    王大娘把王大爷给她的钱都拿给了她的儿子,到王大爷发现的时候,自己本打算和老伴养老的钱也少了不少。王大爷气呵,跑到我家来和父亲又述苦,父亲倒是没有调拨人家夫妻关系,倒是王大爷的二女儿又来了孝心,和王大爷关系近了,好吃好喝地专门让他老爹去吃,吃的时候不带上这个后妈,也不知道她们夫妻和王大爷说了什么,结了不到二年的王大爷在一次醉酒之后就赶走了这个美丽的王大娘。

    王大爷的二女儿卖了王大爷的房子,又把王大爷接到了自己家,王大爷逢人就讲呵:“养儿还是要亲生呵!”

    幸福没在王大爷的脸上停留多久,我听说王大爷后来又过上了以前那种不冷不热的生活。

    前次回去,听母亲说王大爷回山东老家了,去投奔他的一个远方侄子。听说是他侄子亲自来接的他。

    不知道王大爷现在过得好不好?回忆到此终止,我依稀看到在那片纯朴富饶的土地上,一个大大的院子里,王大爷一脸带着笑地坐在那里晒着太阳,健康而慈祥!

    (yuli于2007年1月16日)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