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苍狼二十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就在漫无目的的晃荡间,他无意中碰上吹胡笳的人——伊即轩。伊即轩恰好也看见休屠王,他放下胡笳,道:“王爷。”

    休屠王讪讪的走近,曰:“睡不着,走走。”

    “我也是睡不着,唉——”伊即轩叹息一声,满腔的心事自然浮于脸上。休屠王心知肚明,便也蹙着眉,垂下头,不知该说点啥。许久,他想起一事,方又才抬起头来:“今天,我们这边又走失了多少?”

    “安扎休息时,我清点了一下,走失了四百五十一人。”

    “那,那这几天加起来,一共是多少?”

    伊即轩沉默片刻,才道:“一共是二千五百四十七人。”休屠王听罢,良久无语,心头大是哀凄。早在整个部族东迁前,他就颁布了不许逃走的命令,可是偏有些人要充耳不闻。他们先是夜里偷偷的跑,进而发展到白天一逮住空隙就正大光明的溜,怎么也控制不住。要说故土难舍,他也一样有,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郑重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岂能视作儿戏?唉,真是悔不当初!休屠王思虑到此,狠狠的捶自己的大腿,心底懊恼至极。就在他喟然长叹时,伊即轩又道:“这五天来,不止我们这边频频丢人,就是浑邪王那边也跑了不少。我才听说,他们失散的人数和我们不相上下。可见,大家都舍不得离开肥沃的草原,离不开美丽的焉脂山。王爷,我就闹不明白,就算大单于心存歹念,咱们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非要去投降汉朝人么?”

    “唉,但凡有一线生机,我也不会走到这一步。你想,我这条命,大单于是要定了;如果不求得汉朝人的保护,我还能怎么着?”

    伊即轩瞥了休屠王一眼,眼里分明饱含着怨气。倒不是说他要去责备休屠王没骨气,丢了昆仑神的面子——其实匈奴人的风俗观念历来有别于汉人:他们不在乎礼仪道德,也不在乎面子问题,祖祖辈辈从恶劣环境中熬过来的他们,一向只在乎有利可得,如何做才是最好的生存之理。因之,伊即轩所想的完全是另一码事:“王爷,汉朝人占的地盘确实都是好的。但是,他们没有草原,也不放牧,他们只管耕种劳作。我们这么多人去了,到头来靠什么活命?难不成我们都要丢弃马匹,卷起裤管,学汉人下田和泥?”

    伊即轩的追问一语中的,休屠王想到前途暗淡,再对比一下日夜盘旋于脑中的美丽草原,深恨自己被浑邪王蛊惑,思虑不周密,以至于拖累全族。一时间,他自己都痛彻心扉,哪里还顾得了安慰别人。全亏了王爷的尊严在支撑他,好半天后,他总算从牙缝里挤出两句酸楚的话:“如今我们是骑上老虎难脱身,说什么都晚了。”

    “不晚,王爷!”伊即轩密切的注意着休屠王,对他的反映全看在眼里。显然,休屠王心已摇动,十之八九还能说服。伊即轩便趁热打铁,期望在最后一刻扭转对整个部族不利的局面:“王爷,你想想:草原上的鲜花败了再盛开,我们昆仑神的子孙一样也能屈能伸,何必自绝坦途?你再求求大单于,也许还有转机。何况王庭那边,不是有脂嫣在么?”

    休屠王的眼眸闪了一下,他一把抓住伊即轩的手臂,然他还来不及开口,耳边就隐约听到马蹄声,他马上警觉的抬头张望。伊即轩也听到了,他最先判断出声音来自何方,随着他的手往东边一指,休屠王便在明亮的月光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师牙!两人相顾一看,忙心领神会的迎上去。

    彼时,休屠王的儿子日磾正从梦中惊醒,他昏昏沉沉的走出帐篷,在迷迷糊糊中,他感觉到月亮已经落下,天的一边,露出了微曦。许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清柔的风吹醒了懵懂少年,他心里装满初醒来的喜悦。于是,他揉着眼睛,想把呈现在他面前的景色看得更清楚些,却意外看到远处有父亲的背影。和父亲并肩而立的另外两人,大约该是伊即轩大叔和师牙大叔。不知他们究竟在说点什么,但见父亲转过身向自己走来,脸上鲜明的浮现出毅然决然的表情。

    日磾忙朝父亲跑去,待到父亲身边,父亲却摸着他的头道:“孩子,天还没大亮,你再睡一会儿,陪陪你弟弟和母亲吧。”

    师牙也道:“来,日磾,我送你回帐篷去。”

    “父王呢?要去哪里?”日磾有点不甘心,他固执的追问着。休屠王微笑道:“父王有事和浑邪王商量,这是大人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

    日磾见父亲如此说,也就安静了。但是他想到这些天来,只要父亲和浑邪王一碰头,总是郁郁寡欢的回来,次后总要导致一家人,甚至是全族的人都跟着愁眉苦脸,小小的心儿不免为父亲担忧起来。他有心想拦住父亲,却发觉父亲眼里有种固执的光芒,似乎与平常大大的不一样。因之,他很讶异,只顾揣测是什么缘故,倒忘了留住父亲,由着他擦肩而过。

    就在日磾呆呆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时,一个和他一样大的孩子正在急速奔驰的马背上打盹。那个孩子,便是大匈奴的左屠耆王乌维。他自跟随赵信出漠北王庭以来,除了充饥裹腹才下马歇气外,其余时间都在马上度过,现如今已在马上足足颠簸了两天三夜的光景。不管怎么累,乌维总是咬紧牙关,紧握缰绳,不落人后,不吭一声,时时与赵信并辔而行。赵信久不时打量他一眼,心头暗暗敬佩:这才是要做大事的人!难怪汉朝人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自己往后别再瞎了眼,无端小瞧他!天见可怜的,这样的高速奔驰,别说他一个孩子熬不住,就是那些久经沙场的职业兵们也吃不消。可是,现在不是滥发怜悯心的时候,要快!一定要快!哪怕是累死,也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目的地,拦住河西两王,绝不允许他们混帐胡来!

    当然,赵信也考虑过,这样的亡命狂奔,骑兵们的战斗力已经等同于零,设若遇上抵抗,很可能会不堪一击。不过,他们此次前来,并不是为了打仗,而是要起一种震摄作用。赵信满有把握的是:河西的六万同胞,不愿投降汉朝的定然居大多数,只要说明情况,他们必然会从听自己的调遣,安心返回河西,继续替昆仑神守住肥美的大草原。要说真有什么可担心的,倒是那些来招降的汉朝人!从他们的国都长安到达招降地点,其距离可比从漠北出发要近得多。再说汉朝人早早就得到信息,只怕此刻招降的队伍已经到达,因之,赵信带出来的这两万职业兵人人皆配备两匹战马,好给士兵们轮换着骑,以保证速度:一句话,一定要抢在汉朝人的前头,万万不可让他们得了好处!

    其实,赵信在万般着急的情绪里,还是搀杂着一丝安慰:据他从前的观察和体会,他发现无论干啥,汉朝人都讲究派头,拘泥礼节;至于招降这样的大事,他们定然更加讲究——好,你们就慢慢的讲究去吧!只要再拖得三四个时辰,定是大单于笑到最后!

    怀着这种细微的喜悦,赵信连连催促属下快跑。骑兵们都知道现在是火烧眉毛的时刻,便不敢抱怨,只能咬紧牙,竭尽全力的跟上主帅。

    越来越明朗的晨空,自高就下,它诧异的看着这群大汗淋漓的人儿直往西去,好奇的目光也追往西去。就在它看得有趣时,一阵突然爆发出来的号角声惊得它魂飞魄散。它忙定定神,四下张望,终于看到另一个地方亦有一群人在骚动。显见,他们也是被这意外的号角声唤醒,正搓着惺松的睡眼,嘟哝着爬上骏马,摇摇晃晃的朝黄河边聚拢。在河边的高地上,一位年轻气盛,雄姿英发的将领稳居马背,炯炯有神的目光正贪婪的打量着对岸平坦的草原。不消说,这伙人就是大汉的骠骑将军及其麾下。

    原来,霍去病因为高度亢奋,不但睡得晚,也醒得早。起初,他见天色尚还迷朦,就想再小憩片刻。可是在榻上翻了几翻,仍无睡意,索性就不睡了,爬起来披挂整齐,骑上“骝紫”一溜烟的来到岸边。一想到自己要在这里傻等着那些不知几时才来——而且还不一定会来的匈奴人,性烈如火的霍去病大不痛快:自己平生最恨被人牵着鼻子走,就算今儿是招降,也不能由着匈奴人拖拖拉拉的来!因之,他干脆将大军扯到河边集合。待大军迅速集合完毕,他巡视罢了,便雄纠纠,气昂昂的道:“弟兄们,咱们这就去找匈奴人。”

    “我说将军,是不是早了点?”赵破奴人虽在马上,感觉却还在榻上,他忍不住打个大大的哈欠“啊——你看,天才朦朦亮,对岸哪有人。咱们还是等等吧。”

    霍去病注视着对岸,嘴角溜出一丝讥讽的笑,道:“守株待兔的事我不干,要就主动出击。大汉的勇士们,走,随我过河!”

    汉军们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生怕自个看错听错:既然说是来招降,为什么搞得像要去打仗?霍去病看着一张张欲言又止,半醒不醒的脸,不耐烦起来,他冷冷一笑,出语相激:“怎么,你们胆寒了?”

    此语一出,汉军咶噪起来:这话要是出于他人之舌,非揍得那人晕头转向不可;偏这话出自将军之口,实在是大没有面子,伤人心哪!卫山忍不住了,率先嚷道:“谁胆寒了?”他“唰”的一声抽出军刀,恶狠狠的喊:“汉军威武!走,弟兄们。咱们随将军过河!”

    随即,众军士群起响应,一面高喊着口号,一面井然有序的踏过浮桥,向对岸开进。霍去病露出满意的笑脸,待要拍马跟去,匆匆赶来的李息慌忙拦住他,拽住缰绳,诧异的道:“骠骑将军,你这是要去哪里?”

    “招降!”

    “可说好了是在这里。骠骑将军,你,你该不是要擅自行动吧?”

    “要是匈奴人反悔了,不来呢?”

    “这怎么可能?他们自己说要来归降的——这样的大事能说着玩么?”

    “是不是说着玩,不是我们在这里动动口舌就能判定的。大行令大人,你就等着我凯旋吧!”霍去病扔下这些话,固执要走。他微微偏过头来,恰好让李息看清他的半个脸。因为睡眠不足的缘故,他的眼里牵起许多血丝,这使他看上去格外像一头蓄势待发的恶狼,正盛气凌人的嗅着鼻子觅食呢!

    李息愣了,怕了,握住缰绳的手不由得一松,就在这一刹那,霍去病便如脱弦的箭射出老远。李息追着他的背影,看到前方的地平线正越来越明亮。那骠骑将军,就领着他的军队急速扑到光明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