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走近莲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位于千年相如古县蓬安周子古镇下河街水井湾的爱莲池委实是值得一游的好去处。

    但凡读过中学的人,大多记得宋朝大哲学家周敦颐先生写的一篇叫爱莲说的文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香飘四海,古韵越千年。穿越时光的隧道,梦回千年:大哲学家周敦颐先生从嘉陵江上乘船去合川访友,途经相如古镇,登岸小憩,当地人民仰慕周子人品学识,盛情挽留其于水井湾开筵讲学数日,相传,脍炙人口的美丽文字爱莲说便写就于此。从那以后,先生登临驻足讲学之处,便也就有了美丽的莲池,这个美丽的嘉陵江畔的小镇便也从此以先生的姓氏命名为了“周子镇”以示纪念。

    如今,古旧的莲池早已湮没于历史尘埃的深处,惟有美丽的莲花和弥久不衰的人文故事余韵悠远,让人心生无限感喟。现在的爱莲池是千年相如古县蓬安的国家级4a景区“嘉陵第一桑梓”中一个重要景点。要去看莲池,先要经过周子古镇一条叫磨子街喧嚣的闹市,然后向右拐,折进一条舒缓的斜坡式小街,一街古风古韵顿时扑面而来,街道两旁全是古老的穿斗木结构式的青瓦房,金黄色的铺板门,雪白的石灰粉墙,星星点点的写着“茶”字青白的布幡,檐下挂有雪白的灯笼,如梦如幻,让人顿觉走进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时空隧道。古街的房屋,有的建有两层,上筑木楼,还有吊角楼式的阳台,班驳漆黑,烟熏火燎过似的,给人以无尽的沧桑之感。古街的房屋,大多一楼辟为门面,设有茶房,屋里摆设有八仙桌,厚实的长条凳,喝茶聊天打麻将推牌九的客人座无虚席,稀哩哗啦的麻将声和韵味十足的吆喝声,让人蓦然回到了几百年以前的明清,也让人误以为走进了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笔下的新龙门客栈。

    走完新华街,往左走是红军街,那是当年红军曾经路过的一条小街,小街以前也并非此名,先前此街贩卖盐巴的盐商云集,故称“盐店街。”上个世纪30年代,张国焘、徐向前领导的红四方面军由街经过强渡嘉陵江,从此小镇人民为了纪念红军队伍,便将小街更名为红军街了。现在,据当地居民回忆,那时候,红四方面军纪律十分严格,队伍一律露宿街道两旁屋檐之下,老百姓请他们进屋歇息,他们都坚决谢绝。现在的红军街的高大石墙上还留存有当年红军留下的“武装保卫苏维埃”等标语石刻。

    不知不觉之间,便就走进了古镇又一条闻名遐迩的小街:下河街。这是一条在全国都十分出名的街道,不仅仅是因为在这里拍摄了爱亦无声水雨童话等等已在全国热播的电影,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全国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面旗帜,其成功经验多次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如今的下河街早已建设得更加美丽了。街道两旁新开有许多野生鱼庄,鱼庄大多以“濂溪”命名,以此寄托对千年以前来此讲学的濂溪先生的人品学识的无限怀念。

    走完数百步琴键一般的平平仄仄的青石阶梯,再经过雕龙的画廊,万寿宫,街面顿时宛如柳暗花明一般,变得平坦舒缓起来,爱莲池就位于一条叫“水井湾”的小巷深处,恰似待字闺中的小家碧玉一般,刚进巷口,老远便可看见池前坝子里立有一方雪白的假山石,小巧玲珑,石头雪白,石质细腻,高约二三米,宛如飞来仙石,安稳而坚固地屹立在宽阔的池前坝里,石正面丹书“爱莲池”三个大字,字如流水行云,十分醒目,老远看去,宛如活泼的笑脸,仿佛正盛情欢迎你的光临。走近细观,红色大字又宛若三朵鲜艳的红莲绽放石上,让人倍感亲切而神奇。爱莲池池面并不太宽,大致二三亩之地,池上建有别致的小亭,飞檐翘拱,雕梁画栋,小亭与池岸以曲折宛转的栈道相连,错落有致,别具匠心,让人直通池塘深处。爱莲池最巧妙之处是池中有池,单独开辟而出的池面,植有莲荷,时值初夏时节,碧绿的新荷,刚刚冒出嫩绿的叶片,紧紧地贴于水面,上面水珠滚动,晶莹剔透,虽未见着鲜艳的荷花,但那一抹抹新鲜的绿意,依旧在炎热的夏日给人无限的凉爽和惬意。

    走过池塘栈道,不知不觉之间,便已登上池岸。池岸正对着的便是赫赫有名的“濂溪祠”了:祠堂占地数亩,雪白的粉墙,金黄的琉璃瓦片,外筑高大围墙,墙里墙外,绿树环绕,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静谧安详而又和谐古朴,俨然一个清心修性的世外桃花源。驻足祠堂之前,我们仿佛看见了濂溪先生讲学潇洒俊逸的风采,也仿佛听见了濂溪先生反复吟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专注的神态,濂溪先生仿佛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正款款向我们走来。“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说的是古人对自然山水的无限眷恋,其实,我想,但凡来过爱莲池的人,这一名句其实也是对爱莲池这一人文景观最贴切的描绘和感受吧。

    爱莲池的美,我不想再多作任何描绘了,因为,爱莲池的美,只能体会,难以描绘。爱莲池的复建也仅仅只是为了纪念一位曾经路过于此的哲人,为了纪念一篇美丽的文字,为了表达当地人民敬慕怀念先贤的一份美好的情素,从对文化的尊重的角度来看,爱莲池的复建更彰显的是中国人民传统的重情重义美好的人性光辉,由是观之,爱莲池是值得复建的,爱莲池也是值得一看的!

    观景观文化!爱莲池本身与建池者乃至观莲者也许都将为此而流芳永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