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白云深处有人家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没头的苍蝇一般,呆在屋子里久了,郁闷得总想出去走走。

    具体却又不知道该往哪儿去,于是便无端地羡慕起古人来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那是李白的放荡不羁与豪迈洒脱;“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那是陆游的悠闲自在与闲适恬淡;“今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那是东坡的旷达乐观与坚强不屈;“夜久语声绝,独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那是老杜的沉郁顿挫与忧愁无奈;“自古多情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那是柳三变的无羁无绊与潇洒恣肆

    离家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白云山,远近都很有名气的。记忆中,十多年前在乡下教书的日子里,就听说那山就开辟成省级风景名胜区了,那时的四川电视台每晚八点多钟播放“天气预报”时,播放的就是蓬安白云山的天气,一个清澈明亮的不大的湖泊,湖中一个小巧玲珑的亭子,林木苍苍,翠色欲流,让人为之心驰神往不已,人就是奇怪,平时司空见惯的东西,某一天要是突然间上了电视屏幕的话,瞬间她在人们的眼中的形象仿佛就变了,变得身价倍增了,变得与众不同了,白云山就是如此。

    白云山,我去过多次。前年2006年教师节,我和同学校的另一个文学发烧友,各自背上一个空空的行囊,只带了一点纸、笔,想去白云山捕捉一点灵感和写作的素材,据说白云山上的地名较多的,须记。那情景就像出外画画写生的人,但艺术家仿佛都是有长络腮胡,有马尾式的发型,扎成辫子,飘扬在脑后,很酷的。而我们都没有,倒很像两个走村串户的招生贩子,或者像堂吉柯德里骑破马的身材瘦小失魂落魄的骑士。

    随便走到学校门外,随遇而安地搭上一辆中巴车,那开车的是个30来岁剃着寸头的脑满肠肥的毛头小伙,一路超车,差点几次便要撞上迎面而来的小车,吓得全车人都冷汗直冒,那司机却没事人一般,继续风驰电掣。我在心中恨恨的骂着:“又不是去抢水饭啊,这么开车,迟早要出事的!”车到罗家,我们便赶快下了车,如释重负地叫了两辆“摩的”好说歹说,每辆十元,一分都不少。

    搭上“摩的”往广安方向驶去,车过一个叫“泥巴寺”的小学后“摩的”就拐上了一条岔路,路虽窄,但也都是混泥土路面,长蛇一般蜿蜒缠绕在山腰之间“摩的”在盘山公路上疾驶,耳旁风声哗哗,扑面而来,清爽至极。沟底的梯田刚刚收割了稻谷,三三两两的房屋火柴盒一般点缀在沟底青翠碧绿的树丛之间,袅袅的炊烟把一切涂抹得都很诗意。一路上“摩的”司机也向我介绍些关于白云山的景点和传说,一边驾驶一边说这是什么山那是什么山,印象很深的是快进白云山的一座山,司机说那叫“料石寨”那山高大巍峨,青翠碧绿至极,满山林木苍苍,看不出一点土石的颜色,整座山呈梯形状,就像凭空矗立的一块巨大屏风,但世界上又哪里找得着如此巨大翠绿的屏风呢?过了“料石寨”“摩的”驶上了一条“s”形的山路,司机说那山路名叫“回头望”回过头来,便可以看见几十里外的罗家镇的全貌,我回头一望,果真如此啊,远远的罗家镇竟坐落在两座大山的山凹之间,大大小小的楼房星星点点,在澄澈的蓝天下星罗棋布,让人不得不发自内心地感叹人类自身的渺小并深深佩服大自然的伟力!

    不经意之间,车到山门前,牌坊式的山门上镌刻着原南充市委书记李政培题写的“白云山风景区”名字,两旁也镌刻着两副楹联,左边是“明月清风颂未来”右边则是“林海松涛歌盛世”;进了山门,一根长长的横水泥杆拦在路中央,旁边是一座页岩砖砌的平房,从里面走出来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妇女,笑嘻嘻地伸过一只嫩生生的大手来,鼻子里哼出来声音似的:“门票五元”我们好说歹说地两人共交了5块门票钱,中年妇女说了声,那就自己从我们的水泥横杆下面钻过去,我们的“摩的”就耍魔术般的从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