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探访司马相如故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曲凤求凰,浪漫传千古。”蓬安是天下第一才子巴蜀文人司马如的故里。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虽言其为“成都人也”但后人研究得知司马相如出生地是四川蓬州(今南充市蓬安县),成都是司马相如的落籍之地。无数的史料和事实证明:蓬安是汉朝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第一故乡。

    司马相如,字长卿,生于汉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享年62岁,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他被班固、刘勰称为“辞宗”被林文轩、王应麟、王世贞等学者称为“赋圣”同时,司马相如出使西南夷,将西南夷民族团结统一于大汉疆域,被称之为“安边功臣”名垂青史。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不拘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婚姻的果敢行为,远在公元前就演绎了自由恋爱的爱情经典,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闻名中外。

    正是怀着对这位诞生于蓬安的先贤的无比景仰和崇拜之情,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一个周末,我再次造访了赋圣兼情圣司马相如的出生地。

    其实,在如今的蓬安境内,至今仍遗留有众多的司马相如当年生活和生长时的故迹:相如故宅、相如坪、洗笔池、舞剑台、弹琴台、慕蔺山、卓剑水、相如里、文君里、长卿祠等等。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至今依旧保存完好的当首推司马相如故宅了。

    司马相如故宅就位于今天的蓬安县锦屏镇内。司马相如故宅、文庙、武庙、城隍庙、玉环书院、龙神祠等古建筑群至今依旧得以保存完好。

    相传,秦灭巴蜀后,司马相如父辈从中原迁徙到古蓬州,见群山环绕,树木葱茏,江水清澈,风水宜人,风光旖旎,是个宜人耕读的处所,便留居于此垦荒种地。日积月累,终成农耕富户。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司马相如在这里诞生,少儿时期在此度过,发蒙读书时随家迁往成都。汉景帝后元年间(公元前143——141年),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返乡,既造福百姓,又重修故宅。据北周时期的周地图记记载:“相如县有相如坪、相如故宅,因以名县。”宋太平寰宇记记载:“汉司马相如故宅有相如坪,相如别业在此。”梁武帝设置相如县时以相如故宅为县治,他的侄儿萧撝(hui)为首任县令,再次重修相如故宅。相如故宅后经数次重修,作县衙的房屋被毁,现仅存一座四合院。如今的四合院,前临嘉陵江,后枕玉环溪,房前芳草萋萋,屋后嘉木森森,竹树环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风光旖旎,俨然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走进如今的司马相如故宅,一种博大厚重的文化气息,迎面扑来。怀着无限景仰的心情,静静地伫立在高大庄严肃穆静谧的四合院前,我们仿佛翻开了一部博大浩瀚的历史文化经典巨著。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们仿佛依旧可以遥遥地感受到相如文君当年在此闲居时读书抚琴、夫唱妇随、缠绵悱恻的浪漫和恩爱,我们更仿佛可以感受到相如先贤凄美舒缓的琴音,气贯长虹的剑影,卓绝千古惊天的大赋,穿越时空的隧道,余韵袅袅,感召着、引领着一代又一代杰出的相如故里儿女从这里起步,远行,拼搏,为民族,为国家,奋发图强,鞠躬尽瘁,最后站立成一座又一座高大的时代丰碑。

    抚今追昔,如今的蓬安,作为司马相如的第一故乡,故乡人民正在全力以赴地打造嘉陵第一桑梓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司马相如古城内的司马相如故宅、文庙、武庙、城隍庙、玉环书院、龙神祠等古建筑群及其众多的文物古迹也即将得以开发和建设。而且,在今后的司马相如故城的旅游开发和建设中,我们还将开展古县衙审案、相如抚琴、舞剑、作赋、文君起舞等一系列纪念性游乐项目,届时的司马相如故城必将展现出它独特的秀美风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