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画圣吴道子与蓬安的那一次邂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山势龙奔蛇走,宛如长龙饮江,龙角山上有“画圣墨迹”等名胜,后人为纪念画圣吴道子,龙角山半山腰塑有巨型石雕吴道子头像以示纪念,头像前建有大型广场,广场环境清幽宁静,鸟语花香,亦以画圣之名命名,如今,纷至沓来寻幽访古朝圣之人络绎不绝。

    旅痕流芳百世,岁月铸就经典。千年时光,逝者如斯。时光流不尽的是相如古县人们世世代代对画圣吴道子的无尽缅怀之情。在当年画圣吴道子驻足观江作锦绣嘉陵三百里图的蓬安,至今还依旧流传着有关当年画圣吴道子的众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

    相传,有一次,吴道子去访问一僧人,欲讨杯茶喝,但此僧对他不太礼貌。他很气愤,即请来笔砚,迅即在僧房墙壁上画了一头驴,然后离去。不料一天晚上,他画的驴变成了真驴,恼怒异常,满屋地尥蹶子,把僧房的家具等物都给践踏得乱七八糟,十分狼藉。这僧人知道是吴道子所画的驴在作怪,只好去恳求他,请他把壁上画涂抹掉。以后则相安无事了。画上的驴变成了真的,固然也许只是一种神奇的传说,但传说故事也多多少少地反映了吴道子画动物具有传神之笔。

    又有传说画圣吴道子一天傍晚,从仪陇县新政离堆山观景回来,路过一座茅草房侧,里面传出纺棉花的声音,但不见屋里有灯光,感到奇怪。

    第二天一早,吴来到这茅草房前。一个白发老太婆走出来,请他进屋坐,请他喝茶。吴接过茶问:“老人家你认得我吗?”老太婆说:“认得,认得,我到街上卖线子,听人说你是吴画匠,还说你为人好,不巴结发财人和官府。”吴道子了点头,又问:“你家有几个人?”老太婆伤心地说:“丈夫死得早,前几年儿子害病死了,剩下我这孤老婆子,就靠纺棉花卖线子糊嘴巴”吴道子叹了叹气,又问:“你晚上纺棉花,为啥不点灯?”老太婆含泪说:“先生呐,我白天夜晚不停地纺,赚的钱还供不住吃饭穿衣,哪有钱买油点灯罗!从儿子死后,已经三年没点灯了。”吴道子想了想,说:“老人家,你的日子很苦,我也帮不了你啥忙,给你画幅画吧。”老太婆很高兴。

    吴道子研磨铺纸,开始作画。先把蘸饱墨汁的笔往纸上一甩,纸上立刻出现许多亮晶晶的小点点,又用笔在小点点上轻轻涂几下,最后在空白处画了一个圆圈儿就算画成了。他对老太婆说:“你把这画贴在屋里,会有用的。”老太婆虽看不出画的是啥,可是深信吴道子是个好人,不会骗她,她高兴的接过画,随即从床头边取出一把挽好的线子对吴说:“操劳你了先生,我不晓得咋个报答你,就把线子送你去换笔墨吧!”吴道子说:“我给画画,不是为了钱。要是为钱,你就是出一千两银子我也不会画的。你还是留着线子换米吧!”说完收拾画具出门走了。老太婆小心地把画帖在纺车前面的墙壁上。天黑了,老太婆发现,那幅画竟是一片蓝天,上面有数不清的星星在闪光,一个圆圆的月亮把屋里照得和白天一样亮。从那以后,一到夜晚,画上的星星和月亮就发出光来,老太婆对着星月纺线比以前方便多了。

    岁月如歌,往事如烟。如今,千年时光宛如清丽的嘉陵江水一般静静地远去,画圣留给我们的也许仅仅只是一个渐行渐远早已远去的背影,或者一些早已被风雨沧桑洗尽铅华的些许淡淡的回忆。虽然时光远去,虽然旅痕不再,然而,画圣吴道子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于千年之前的那一次邂逅,也许纯属偶然,然而即使是这样的唯一的一次偶然,相如古县蓬安的人民世世代代却依旧没有忘怀,龙角山上的画圣吴道子塑像难道仅仅只是一尊石雕的塑像吗?不!那为纪念画圣吴道子的塑像上分明大写着这样的几个字:“重情重义的蓬安!”从过去直到永远!

    2011年7月2日2942字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