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峨眉山一生醉美的邂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云上金顶,天下峨眉。

    宛如一弯清秀的眉宇横亘在天地之间,山水含韵,眉宇传情。又如凌空书写而出的一道神来之笔,浓墨重彩,汪洋恣肆。在云蒸霞蔚之中若隐若现,在天高云淡之间逶迤连绵,在横空出世之中神采飞扬,在时光长河之中风姿绰约,一座山,从远古走来,一座山,跨越时空的邈远,在人们朝圣的目光中站成一道永恒而秀丽的风景。

    峨眉天下秀。其实,在世界的眼中,峨眉山早已不仅仅只是一座山的代名词了。一山揽尽五岳景,峨眉归来不羡仙。千万年风霜岁月的洗礼,无数次沧海桑田的轮回,峨眉山早已成为圣地,成为仙境,成为一种镌刻在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之中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品位了,更成为了一个让世界为之仰望为之喝彩的神奇山水经典与流芳百世的辉煌传说。

    大道无垠,行者无疆。怀着一种漂泊天涯的梦想与懵懂的好奇,带着一种莫名的冲动和无限的向往,在很多年前,年少轻狂的我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行囊,一路风尘仆仆就去了峨眉山,其实,那时我刚刚参加工作,月薪不足200元,那时去一趟遥远的峨眉山,往返用了我900多元,几乎接近半年的工资。那时候我去峨眉山居然仅仅就只有一个最简单的目的,就只是为了去寻找白蛇与许仙传说中的峨眉山灵芝仙草,去拜访金庸笔下的那些神奇的峨眉山剑派传人们。

    那是1995年一个青光明媚的四月之初,从家乡小镇海田赶车到蓬安县城,再到成都,然后从成都转车,折向而下,经双流,到新津,至夹江,过眉山,再到乐山,中巴车在广袤的川西平原上一路风驰电掣,在经过八九小时的颠簸之后,终于到了峨眉山市,下车之后再翻开事先购买的旅行线路图,蓦然发现从成都到峨眉山的行程线路就仿佛是在广袤的四川地图上画了一个巨大的90度直角一般,一路向南而行,再往下看,则是广袤的攀西。那里有一座以花命名的城市。那里有海拔七千多米的贡嘎雪山。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而我的目的地却只是三个字:峨眉山。

    临近傍晚时分,夜宿峨眉山下一个名叫双显岗的小旅馆中,向当地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个名叫双显岗的地方其实距离峨眉山的3900多米的最高峰金顶还有120多公里路程,山之高,路之远,由此可见一斑。惟有名山大川才会山高路远,也惟有名山大川才会有高山流水的壮丽景观。从家乡馒头似的小山中走出来,我第一次见到了如此逶迤连绵与气势磅礴的大山。那天夜晚,我独自一人走出小旅馆,在茫茫夜色之中,我迫不及待地伫立并近距离地接触在峨眉山的山脚之下,只感觉到壁立的山崖,宛如一堵高大厚实的巨墙重重地横亘在我的面前,山崖之上,蓊蓊郁郁的林木,绵延不绝,呼啸的山风,从不同的方向呼号而来,拍打着夜的肩背,让人顿觉自身的渺小与无奈,心中油然而生的只是一种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天涯孤旅漂泊之感。

    第二日一大早天刚麻麻亮,便乘上一辆去峨眉山金顶的小型中巴车,车主说车费要40元,而且只能去到金顶对面的接引殿。车主介绍说,峨眉山一山不同季,四季不同天,虽然现在山下是春暖花开,但到了山上便是冬天,白雪皑皑,漫山遍野都是大雪,很冷,不过也没关系,山上有长棉袄可租,两块钱一件。车在鸡肠带一样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中盘旋行驶,只见一座座青黑的山峦从车窗外一闪即过,山上的长满各种低矮的灌木,也不知盘旋往复驶过了多少座这样连绵的山峦,小型中巴车爬上了一道道弹簧似的曲曲折折的山路,从车窗里向外望去,只见来时之路,宛如长蛇一般左拐右拐,渐行渐远,最后缩微成青山绿水之间的一根细细的线。车越爬越高,渐渐地,有覆盖着点点积雪的青黑的枝桠不断地闪入眼帘,越往山上爬行,那覆盖着积雪的枝桠越来越多,又三两枝逐渐变成成片的积雪的树林,再往上行,满眼看见的居然都是皑皑的白雪,刚才山下还是流水潺潺春暖花开,而瞬间居然又从春季穿越到了大雪纷飞的冬天,让人感到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隧道,进入了另外一个神奇的冰雪世界一般。

    车行山上,沿途经过很多著名的景点,现在依旧记忆犹新的有洗象池等等著名的景点,因距今时间太久,还有很多隐藏山间的寺院,现在已经叫不出名字来了。车在一个名叫接引殿的地方的停车场停泊下来,一出车门,才发觉山上居然还下着小雨,雨点中还夹杂着星星点点的雪花,天气异常寒冷,让人情不自禁地打了几个寒战。因为人年轻,身体倒还抵抗得住那出奇的料峭春寒,倒也没有花上两块钱去租棉衣。

    那个叫接引殿的地方,有一道厚实的城墙,城墙的中间还有一扇高大巍峨的城门,至今近20年时光过去,依旧清晰地记得,穿过城门,便是去金顶的索道车了,要去到万丈深渊的悬崖峭壁对面的金顶,当时唯一的方式仿佛只有乘坐那个车厢式的索道车,车费要35元,来回70元。因为吝惜钱,因此我只是站在峨眉山的接引殿悬崖之畔,无比遗憾地无比留恋地遥望万丈深渊对面的峨眉金顶,我只能在脑海中发挥最美的想象力,努力地想象金顶日出的灿烂辉煌,想象金顶云海层叠起伏与大气磅礴,想象苍山如海残阳似血,想象金顶佛光的神奇万千。那时,我也知道在3900多米的金顶的悬崖峭壁之上,有一个名叫舍身崖的地方,据说,历史上有很到峨眉山朝圣之人,怀着一种登仙成道的梦想,居然在舍身崖的地方,朝着云雾弥漫的万丈深渊里纵身跳下,只见一道决绝的身影宛如闪电划过,宛如一颗小小的缝衣针轻轻地掉落地面,然后瞬间又归于万籁俱寂。云海依旧,日出依旧,佛光依旧。千年万年,一切又都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据说,有采集草药之人在舍身崖之下的山谷里唯一只能看见的便是些许星星点点的白骨森森,轻叹一声,痴迷往往将人引入虚幻。

    多年过去,从一些摄影家在金顶上拍摄的照片获悉,现在的金顶上又新建了一座高大的佛像,整个佛像高达数十米,高大巍峨,金碧辉煌,法相庄严的佛祖,静坐于圣洁的莲台之上,慈祥的目光打量着世间的芸芸众生。可想而知,要建筑一座那么浩大的佛像,需要多少的建筑材料,肩挑背磨,蚂蚁搬家一般点点滴滴地积聚,而最终建筑成为一种伟大的建筑,仅仅为此,人类的伟力与坚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