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剑门天下雄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阁峥嵘而崔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大唐的诗仙由此仗剑出川。笑傲江湖,酒气淋漓,七分酒气馈赠给了朗朗明月,剑气长啸,秀口一张,三分酒气便酿成半个盛唐。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大宋的陆游由此入蜀。古道,西风。侠骨,柔肠。铁血,丹心。一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一道剑门,谱写成了一曲壮丽悲怆的千古长恨之歌。

    推开历史的窗扉,多少的迁客与骚人由此过往。这些都是文人。这些都是用一管孱弱的毛笔在脆弱淡黄的宣纸上率性书写天地山水比划书剑恩仇快意人生的文人。也许,其实他们做梦也都没有想到,他们用一管孱弱的毛笔或者随口率性吟咏而出的三五诗句竟然能够穿越千古的时空,超越生命本身的短暂和脆弱,镌刻进天地山川与历史的长空而深入人心,长留人间,甚至跨越时间、空间、国界和地域,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吸引着古今中外更多的朝圣者因此而纷至沓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与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嘉峪关、娘子关等闻名中外的中华雄关一样,剑门关理所当然的也应位列中华雄关之列。尽管如今的剑门关早已失去了其在冷兵器时代所具有的举足轻重的重大军事上的意义和价值,刀光剑影早已成为了远去的记忆,鼓角铮鸣也早已化着山间的清风流水潺潺而去。但其险要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与厚重的人文让如今的剑门关早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意义,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的一个熠熠生辉的历史地理坐标与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了,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剑门关早已横亘成为了人们心灵之中一本鲜活的三国,成为了高高耸峙在人们心中的一道永远的英雄的丰碑。震古烁今,名扬中外。剑门关,也因此而令人蓦然发觉应该非去不可。

    仿佛冥冥之中的一种注定,2013年1月7日下午,我终于有幸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剑门关的脚下。不登长城非好汉。由此及彼,不登剑门关也许算不上真正的男子汉吧。我想。

    从广元元坝区的昭化古城出发,沿着剑昭公路逶迤而行,大致行了30公里地就到了剑门关所在的大小剑山脚下,先是在一个叫农夫山庄的地方吃饭,进得饭店才知道山庄只卖豆腐,山庄墙壁上挂着的菜谱上赫然写着一百多道豆腐作为材料制作而成的豆腐宴的名字,和家乡蓬安的河舒豆腐一样,都是五花八门品类繁多。剑门豆腐非常出名,品尝之后,觉得和蓬安的河舒豆腐大致不分伯仲,都有得一比。简单地吃完午饭,然后兴致勃勃地走出山庄大门,抬头便看见了大小剑山赫然映入眼帘,只见大小剑山左右排列,仿佛从天而降的两柄古剑,寒光闪闪地横亘在天地之间,远看云雾缭绕,只知剑门关应该就隐藏在大山深处,但又丝毫不见其踪影。

    然后去到剑门关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沿途的游步道两侧都赫然竖立着醒目的黄色大旗,上书“诸葛”二字。才让人蓦然想到,剑门关之所以名闻遐迩,不仅仅只是因为李白杜甫陆游等等数不胜数来过此地旅痕流芳的文人,还有作为一代雄主的刘备,亲率诸葛亮以及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将士由此入蜀,从此而开创和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足已雄视千古的千秋伟业,并以此为基地在中华历史的文明长河淋漓尽致地精彩演绎出了一幕又一幕惊天动地千古不朽的经典与传奇。

    因为是奉命前来向剑门关兄弟旅游单位学习,对口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名叫蒲芸的年轻美丽的讲解员,小蒲是一位很有文化,也很有品位的美丽女子。在她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剑门关景区。向前行走了十余米远的距离之后,小蒲停下来告诉我们,进入剑门关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向左边走可以坐索道车直接上到剑门关,另一条则是向右边走沿着山间的游步道登临剑门关,坐索道车上山会有很多沿途的景点看不到,于是,我们众口一致地选择了走路上山。

    走在山间,沿途草木葱茏,青青的青石板铺设而成的游步道在山间蜿蜒盘旋,行至险要之处,便架设有栈道通行而过。山道两旁,偶有巨大的岩石突兀立于路边,而岩层之中则有层层叠叠的鹅卵石或者贝壳镶嵌其中,才蓦然想起原先读过的地理书中仿佛说过,远古的时候,四川盆地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质造山运动,几经沧海桑田,原先的大海竟然变成了如今的高山与峡谷。大自然的伟力由此而可见一斑。其实,在神奇的大自然面前,任何人和事物都是渺小甚至微不足道的。对大自然理应时刻心存敬畏,其实也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生存哲学和处世智慧。

    继续一路前行,然后到了细雨亭,山崖之上雕刻着一幅壁画,一人戴着斗笠,披着蓑衣,骑着一头瘦弱的黑驴,跌跌撞撞而来,旁边龙飞凤舞地镌刻着几行行草,字迹潇洒俊逸,妙趣天成,依稀可辨“细雨骑驴入剑门”一行诗句,想必那骑驴的老者一定便是那位侠骨柔肠而又铁血丹心早已名垂千古的陆游老先生吧。

    一场柔情的细雨穿越历史的天空,从大宋烟雨江南的婉约之中一路飘洒而来,多少的离愁与相思,多少的悲欢与离合,人生仿佛就如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旅行,永远也看到不尽头,走向远方,又有远方。

    过了细雨亭,便到了子规桥。子规啼血,传说这种鸟为古蜀国王杜宇死后所化,每年春季,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