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庐山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行走天下,难忘庐山。

    ——题记

    匡庐奇秀甲天下。

    古往今来,慕名前往庐山寻幽探奇寻梦观光的芸芸众生可谓数不胜数。古往今来,诗赞歌咏庐山的妙笔华章也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庐山是一座自然秀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圣山,庐山更是一座风云诡谲令人叹为观止的神奇的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015年10月下旬的一天,怀着对先贤的仰慕与好奇,我也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地走进了奇秀甲天下的庐山的怀抱。

    庐山位于江西九江市境内,提起九江,我们就会情不自禁地遥想起一位风骨卓绝品行高洁的诗人与隐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说的就是他,不为五斗米折腰,一生都在寻求梦中桃源的陶渊明先生。一袭傲然的身影穿越千年的风雨沧桑,从东晋的凄风冷雨中倔强地走来。高洁的风骨与官场的腐朽黑暗格格不入,毅然辞官挂印而去,于故里九江,筑草庐于山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生爱菊如命,一生也嗜酒如命。一生穷困潦倒,境遇凄凉,可亲而又可敬的老人过早地走完了六十余载清淡如菊的人生旅途。每每读到此处之时,我便心酸无比,黯然落泪。唯一庆幸的是,慈祥而可亲的老人,几笔寥寥的诗草勾勒而出的一个美丽的桃源,竟让千百年来无数的世人为之神往而痴迷,为之顶礼而膜拜。登高披云笑一声。老人因此而永远不朽!九江因此而熠熠生辉!庐山因此而毓秀钟灵!中国的文化坐标上,因为九江,因为庐山,因为老人而又多了一分傲然的风骨与飘逸的灵魂!

    “一生爱入名山游,五岳归来不羡仙。”庐山尽管虽非五岳之一,但丝毫也不影响其享誉世界傲视群雄的至尊地位。渊明先生驾鹤仙去的数百年之后的大唐诗仙李太白先生,也一路踉踉跄跄地来到了这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香炉峰因此而声名鹊起,庐山因此而更加驰名,那条瀑布流淌飞泄了千年,流进了蒙童朗朗的书声,流进了人们纷至沓来匆匆追梦的脚步。

    我们直接去了庐山,在庐山山下的游客接待中心转乘旅游大巴。远望庐山,山势连绵起伏,淡青色的群山宛如秀美的画屏静静地矗立在遥远的天际。旅游大巴在山路上蜿蜒盘旋,导游小姐在车上介绍说,上庐山大致要走四百道这样蜿蜒盘旋的弯道,大约有几十公里的车程。当年毛主席上庐山,曾有诗云:“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往车窗外望去,山道连绵逶迤,如龙蛇盘旋奔走。山间林木葱茏,秀色欲滴。看来当年主席上庐山所作之诗词并非虚言。车行大致一个小时左右,终于来到庐山深处,远远望去,只见山谷之中,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林木,林木之间隐约可见一座座小巧而精致的别墅,或红或蓝的铁皮屋顶,俨然阳光明媚之中绽放在山野之间五彩斑斓的蘑菇一般,让人误以为一不小心撞进了一个美丽而神奇的童话世界。

    导游小姐介绍说,庐山山顶上的这个小镇名叫牯岭镇,为什么叫牯岭镇呢?据说,修建小镇的山岭看上去就像一头趴伏在大江边饮水的牯牛,因此称其为牯岭。清末民初之时,很多外国人因为庐山山中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尤其是一到夏季,更是凉爽宜人,实乃天然的避暑天堂,于是纷纷上山购地修建别墅。也许是一种神奇的巧合,据说英语中的单词 cool(凉爽之意)的发音也近似牯岭二字。因此,作为避暑天堂的庐山牯岭镇的得名又增添了新的内涵。

    俨然一个天上的街市,牯岭镇的街道宽敞而又干净整洁,街道两旁大多修建的是一楼一底或者三层的小洋楼,青砖红墙,古色古香,其中不乏欧式建筑,一楼辟为商店饭馆超市等等,二楼居家住人,楼前植有高大挺拔的法国梧桐,时值深秋,艳阳高照,满树黄叶迎风飘舞,仿佛热情好客的庐山人绽放的张张笑脸。

    到庐山,第一站去参观的是位于牯岭东侧长冲河边的美庐别墅。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蒋介石及夫人宋美龄女士便常居住于此。美庐别墅群占地近五千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占地九百余平方米。蒋介石见此庭院清幽美丽,又因夫人宋美龄名字中有一个美字,于是便将别墅命名为“美庐”并亲笔题写了“美庐”二字,命人镌刻在庭院门前不远处的一块长条形山石之上。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江青、陈毅、贺龙、林彪等人也多次于此下榻。

    走近美庐方才发现,美庐其实就是一个两层的小洋楼,门前有一小小的广场,十余级青石砌成的台阶,两旁是淡蓝色的栏杆,据说,当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女士就常常坐在青石台阶上聊天。走进美庐,楼里铺着木地板。最珍贵的还是墙上悬挂的几幅山水字画,都是蒋夫人宋美龄先生的亲笔真迹。据导游介绍,一幅画的是庐山云海,一幅画的是庐山冬雪,还有一幅画的是蒋介石故乡浙江奉化慈溪山水,由此不难想象,蒋夫人对庐山和慈溪深挚的感情,庐山和慈溪在其心目中拥有何等重要的地位。据导游介绍,其实这几幅画在上个世纪文革中都曾经被小偷盗窃过,庆幸的是小偷不识货,只将画框上镶嵌的金边盗走了,将画作遗弃在了屋内。因此我们现在才能有幸在美庐之中亲眼目睹美龄女士的亲笔真迹。美庐内旁边设有一间展室,几个玻璃橱柜中分别陈设着蒋介石、孔祥熙、于右任、陈布雷等国民党要员的一些亲笔手迹供游人参观。别墅的走廊的墙上陈设着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画像以及一些与庐山有关联的历史人物旧照。

    看过这些,令人不禁唏嘘感叹不已,走进美庐,仿佛突然一下子穿越了时空,走进了一台群雄逐鹿波诡云谲的历史大戏之中,自古成者王侯败者寇,对于历史舞台上的是是非非,千秋功罪,身为凡夫俗子的我也不便作出过多的评论,天地苍茫,逝者如斯。岁月留给我们的也许只能是浅浅地微微一笑。还是明代才子杨升庵说得好:白发渔樵江渚上,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