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职场上谁忽悠着谁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总算熬到硕士毕业了“庆幸”有了自由择业权,自己可以安排自己的命运了。可是近三个月来的奔波,职场的冷幽默给我的却是另一番感受: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都在较着一股忽悠劲。

    北京职场的忽悠事在赴京求职杂感杂谈一文里已有所叙述,本文暂且撇开不谈,单讲江西职场上所遇到的事儿。因失意于北京职场,我返回了故里,赶赴2月21日在江西人才市场举办的高级人才洽谈会。天虽下着麻麻小雨,但江西人才市场内外依然是人头攒动。入场的条件有五点:研究生学历,或是本科学历满两年,或是大专学历满五年用一块木板展示在人才市场门旁,把门验证的是四五个身着士兵制服的中青年男士,符合条件之一者即可入场,不收门票费。

    “这就是过硬的真货呀,不渗半点假的。”前面有好几个不满年限的“低”学历的人被验证者挡在了门外,当我掏出研究生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让其验身时,旁边围观的人发出了这样的钦羡和赞叹。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这回总算能“卖”个好价钱了。可是进去一溜达,才知道什么叫“大失所望”:来招聘的单位全是企业单位,且招聘岗位以保安、保洁、销售代理和业务员较多,学历要求只要大专以上或高中以上,有的还只需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最让我好气又好笑的是,在一家招聘信息栏里,赫然写着“招聘岗位 猪场饲养员”无学历要求,无年龄限制,有无经验均可,只要能吃苦耐劳。真让人跌破眼镜!猪场饲养员的岗位出现在高级人才洽谈会上,确实让我吃惊不小。难道在用人单位的眼里,给江西高级人才的定位就是这样的吗?是江西的用人单位压根儿就没有好的岗位拿出来坦诚招人呢,还是在向外界无声表白江西的高级人才只配去养猪?这让我多少有点儿相信有关“中国的博士在美国扫大街”的传闻了。当时真有一种欲撕毁证书扬长而去的冲动,感觉白耗废了三年的青春时光和两三万元的学杂费,到头来换来的却是“养猪”的回报。众所周知,从科举道路走出来的人,与经常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相比,其体能体质都要差得多,而养猪又是一种粗重的体力活,书生们是不可能做得了的,脏且不说了。真不明白这家单位为什么不拿这个岗位去招聘那些受金融危机影响较深的返乡农民工,兴许他们更需要这个岗位,因为农民工受文化程度限制,他们的就业面相比之下又要更窄一些。再说农民工们富有经验,比书生们也更适合这个岗位呀。

    心里头那股被忽悠了的劲啦,酸酸的难以启齿。我硬撑着看完了所有的招聘信息,终于发现了一家招文科生的公司,岗位名称是企业文化总监,细看其要求,还挺符合的。心里头亮堂了起来。

    “这个岗位要求很高的,年薪四十万嘞。你不适合。”来招聘的工作人员是个女的,一边吃着午餐一边打断了我的话,连头都没有抬起来。

    “可是上面列出来的条件我都符合。”我忍住被忽略的酸楚,指了指张贴出来的招聘公告,不想轻易错过这个机会。

    “上面没写清楚。你做不了。”埋头“苦干”完了的她擦了擦嘴,做了一个示意我离开的手势,对于我递上前的求职简历视而不见。

    “他们单位上已经内定了。”我将此事告诉好友,好友如是说。

    “既然单位内定了工作人员,为什么还要拿出这个岗位来招人呢?”

    “那是奈上级领导不何。上级主管部门要他们拿出这个岗位来,他们有什么办法,但他们内心是不想招人,否则,怎不会连你的简历看都不看就说你不适合呢?”

    我不知好友说的是否正确。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还真难为了这家单位想尽法门来应付监管忽悠领导呢。好友的话倒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儿。2008年下半年,江西事业单位搞了一次招考,所列出来的岗位绝大多数都要求30周岁以下,奔四的我显然被pass掉了。其中有一个叫江西军盾国防教育的单位要招一名讲师,要求35岁以下,大专学历,文科类专业,且要有相关的工作经验,要求相对要宽松很多。我也别无选择,就报考这个岗位吧。在网上填写个人简历时,我老老实实写上: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足足等了24小时之后,终于反馈过来审核结果:专业不符合,审核未通过。我当时就纳闷,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难道哲学不属于文科类范畴?没办法,只有改报呗,好在只要求大专学历。我的大专学历是公关与文秘专业,此专业隶属于中文系,这总该是文科类吧,我思忖着。可是第二天的审核结果依旧。再要用本科(自学)文凭改报时,已过报名期限。

    “这个岗位已经满足了开考的人数要求,它当然就不要你报考啰。报考的人多了,竞争压力就大,单位已内定的人被挤掉的可能性也就大嘛。”好友作了如是解释。

    我想这种解释是对的。曾住在我寝室斜对面的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曹某,报考了九江市某局,笔试面试都过了,我向其道贺时,他气哼哼的扬言想杀人,我问为什么,他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来:“它(九江市某局)内定了的工作人员笔试没通过,人家又不肯放过它,就将我来开涮。我说还有一个月学校就要发毕业证下来,它不允,非得要我交出硕士毕业证才可上岗。找学校开能顺利毕业的证明都不行。”是人情使致,还是利益所维,我不敢瞎猜。但有一点是明摆着的,用人单位将岗位拿出来招“无情无益”的陌生人是多么的不情愿。曹某的话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