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节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拣死鱼。他寄望在这儿收拾了逸云,再与武派弟子赶奔武当,一举歼灭已到达武当的龙吟尊者与武林三杰。

    同一时间里,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派人四出唆使武林三杰的早年仇人,以及逸云的仇家,纷起阻扰截杀,设法诛去逸云,至少也得阻止他在近期内无法赶赴武当山,苦心孤诣,煞费周章。

    大殿中门窗密闭,没有丝毫灯火外泄。伊王换了一身便袍,内穿刀枪不入的白犀甲,腰悬三尺六寸的一把古剑,薄底快靴,小臂上戴有护腕套。他长得身高七尺,猿臂鸢肩,极为雄壮,定然孔武有力。看年纪有四十余,方面大耳,虎目炯炯,鹰鼻挺直,有一个坚强的稍突下领,三绺长须拂胸。看长相,便知这人个性坚强,而且略显阴鸷,可能是个喜怒无常的人物。

    他高坐虎皮檀木的宝座上,脸上泛起令人莫测高深的微笑。左后首,站着叉手而立,一身劲装的谢韬;三年多以来,他看去似乎比辰州时老成干练多了。

    右后方,站着一个年约四十余的雄壮中年人,白头至脚穿着一身青,脸上红光闪闪,剑眉虎目,大眼睛神光四射,背上斜系着长剑,肋下挂囊。他是内府总管青虹剑客张英超。一个深藏不露功臻化境的无敌高手。在武林,他极少露面,如果劳驾他老兄出头,绿林巨寇定然难逃劫数。而在官场中,他的大名常使文武官吏午夜惊跳。他的职掌近乎京师的锦衣卫,也象东厂的鹰犬。

    那时,西厂与内厂皆未建立,东厂主外,锦衣卫主内。但皇帝经常将锦衣卫的人暗派出京,吓唬那些藩王与各位大员。各藩王的府第内,也豢养了不少高手,他们的名义是不关宏旨的闲职,以免引起京师的注意。各藩王虽可以拥有部分护卫,却不许养有死士,要被锦衣卫查出,那就麻烦大了。

    伊王的内府,名义上有二十名护卫的名额,事实上当然不止此数。总管青虹剑客张英超是这群人的首领,不仅管内,兼管外事,他的权势确是令人依然而惧的。

    东西墀没有文武官吏,却有几个和尚老道。为首的是少林掌门苦行大师佛云。武当的逍遥道人玄盛。昆仑的东昆仑天尊殿坛主人天泰道人,他愁容满面。峨嵋则是觉度。

    崆峒是位俗家弟子,须发如银,相貌威猛,矍铄更胜少年人;他是曾一再被提及的中州永升镖局局主,游龙剑狄永升。永升镖局就设在洛阳阳城内,与王府中人交情不薄,由于气钧在昨晚受伤甚重,便由他代表了崆峒派。

    前文曾经说过,狄永升是个不折不扣的生意人,手腕高明,八面玲珑,极不愿生事,以免影响他的镖局,可是被师门所累,他有苦难言,第一次被砥柱山主借去镖旗镖车,在黄河边暗算逸云,死了好几名镖师,他日夜提防神剑伽蓝捣他的招牌。第二次押送九天玉凤,死伤更惨,他心里的别扭,就不用提啦!今晚不管是华逸云或者山海之王,他都惹不起,所以他心情沉重,脸色沉凝。

    至于昆仑的天泰道人,他愁容满面并非无因,在五泉山时,山海之王手下留情,让他和师弟天宗道人败得光荣。武林人物性情刚强,思怨分明,他怎能再向山海之王递剑?

    难怪他愁容满面。

    广庭中鸦雀无声,气氛紧迫,殿堂四周的甲士,一个个像石人。

    伊王环顾堂下一周,用高亢的嗓音道:“佛云大师,那老贼真会来么?”

    若行大师挺身站起,躬身答道:“老僧料定他定然按时前来。”

    “怎见得?”

    “王爷明鉴。武林中人一诺千金,言出必行;为了被擒的两个花子,他会来的。”

    “他不怕本藩的手下甲士,与诸位武林高人的围攻么?”

    “那少年功力奇高,且年轻气盛,定然不畏斧刀。在动手之时,请王爷暂行回避。”

    “本藩的安全,不劳诸位担心。张总管,什么时辰了?”

    “禀王爷,约三更正。”青虹剑客躬身答。

    远处,更拆声隐隐传来。

    内庭奔出一个内吏打扮的少年人,拜倒在王爷跟前,禀道:“启禀王爷,三更正已到。”

    内庭中,三响袅袅钟声传到。

    同一瞬间,不知由何处传来一声震天长啸。似若九天龙吟,在整个空间里震荡,直震耳膜。

    苦行大师霍然站起,脸色一变,沉声说:“这啸声好熟,是他。”

    “谁?”王爷问。

    “神剑伽蓝华逸云,快四年了,老僧并末忘怀。”

    “可就是那狂妄的山海之王?”

    “老僧不知。但发啸之人确是华逸云。”

    手爷向青虹剑客举手一探,道:“大开殿门,本藩要看看是何等狂徒。”

    “大开殿门。”青虹剑客叫。

    一旁的谢箔,脸上泛起灰色,夜风凛冽,但他额上沁出了汗珠。

    沉重的殿门徐徐拉开,王爷刚站起,一匹骏马从午门沿驰道狂奔而来,在殿外刹往跃下一个官差,将马匹交与迎出的一名甲士,且向为首的人低语一番。

    甲士首领直趋大殿,在拜墀下拜倒,高声惠道:“启禀王爷,兰州肃王爷派急足赉书到来,欲叩桌王爷面呈。”

    王爷挥手道:“先教他安顿,呆会儿再传他晋见。”

    甲士叩头应喏着走了,伊王在两名中官的服侍下,卸掉了便袍,一群人四面护卫,走出大殿。

    殿门外两廊之中,已安置了一张虎皮交椅,王爷落坐后,郎下张起了八盏明亮的宫灯,十盏孔明灯四面照射。阶下及两侧五丈外,是一列弩手,弩手身后是校刀手和金枪手,更有一列标枪手。王爷两侧,除了谢韬和青虹剑客外,共有十名甲士,都是粗胳膊宽膀子,可力敌百人的猛士,左手持盾,右手仗剑,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王爷向阶下的五派主脑挥手道:“诸位可以走了,那狂人已到了端门。”

    五人行礼告退,向四面隐去。

    逸云果然到了端门,那儿传出叱喝之声。

    他从铜驼街向北飞掠,公然向王府闯。穿过一处广场,便看到一座牌楼式的宫门,暗影中,可以看出有全副戎装的甲士,各处屹立戒备。他缓下身形,大踏步向前闪闯。

    怪:他堂而皇之往里走,却没人拦阻,四周的官兵,甚至宫门左右的甲士,全都屹立立不动,只用凶猛凌厉的眼神盯他,谁也不出面喝阻。

    他本想找一个甲士问问,但又忍住了。穿过宫门往里走,又是一段广场,前面又现出一座同一型式,更为壮丽的宫门,同样有官兵和甲士在各处防守。

    他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斗,知道将近三更正了,还有时辰,不必着急,便大踏步往里走。

    他对王府陌生得紧,茫无所知。洛阳虽将往昔的皇城改为藩王府,但大部建筑并末加以多大的改变,往昔的名称并未改变,却不许使用成了古迹。王府向内移,在旧日的午门后端;自午门至司马门一带,成了禁城,文武官吏从午门两侧的街道进入王府,连王爷的车驾,也不敢自午门驰经端出铜驼街,须绕两侧进府邱。平时,这些古迹派有官兵把守,谁敢往里逛?

    华逸云却不在乎,不管是否禁地。眼前这座巨大宏丽曾多次加以整修的端门,他根本不加理睬。

    这座门与前一座门唯一不同之处,是正门两侧人多了些,共有八名持枪持盾,甲胄鲜明的高大雄壮甲士,像八具石像分立两旁,十分威武。

    他在第一对甲士前站住了,心道:“真怪!这些人为何不阻止我进入?”

    他仔细打量八个甲士,他们站在那儿纹风不动,但一双虎目全都瞪得大大地向他注视,唔!是活人,活生生的人,不是石像。

    他走近左侧第一个甲士,叉腰沉声道:“将爷,这儿是王府大门么?”

    甲士死盯着他,似乎眼皮也不会眨动,不但没回答,连身躯也象是僵的一般。

    “咦!你是哑巴呢,还是聋子?”他又问。

    甲士不言不动,只用眼睛死盯着他。

    他心想:只要你们不出手阻拦,答不答无所谓,反正我得向里闯。

    说闯就闯,大踏步穿门而过。这是一条十字路,奇阔奇大,北面就是往昔的午门。

    端门也就是皇城的大门,他刚穿过而不知门名,他已到了皇城禁地,进入龙潭虎穴了。

    他毫无所惧,一步步向里走,看看接近了十字路口,后面的端门门楼上,传出了中气充沛的叱喝声:“来人跪下,叩首报名而进。”

    逸云扭头看去,相距在二十余丈外,楼高黑暗角落太多,看不清人影,只看到一些金铁反映着星光的闪亮。

    笑话?自从到了仙海至今,三年多以来,他还不知下跪是什么滋味,叩首报名的规矩他更不懂,要他在这十字路口跪下,向内叩首报名而进,还象话?即使马上要砍脑袋,也无法使他办到。

    他有点不悦,山海之王不懂王法,不知官礼,只知道这是不合情理不堪忍受的事,便亮声喝道:“谁在胡叫?现身说话。”

    门楼的暗影中,先前的语声又响:“俯首投倒,你还敢罔顾王法?”

    “胡说八道!出来答话!”

    “狂徒住口!你身藏内庭宝物,昨晚一夜中连做四起血案,杀人越货,迫奸至死。

    狂徒!你不怕抄家灭族?”

    “岂有此理!你这厮血口喷人。王爷何在?”

    “王爷岂会见你万恶不赦的江洋大盗?跪下就缚!”

    逸云冷笑一声,懒得和他斗口,转身便步,大踏步向里闯。

    走到十字路中心。他心中一凛。

    四面八方,以及楼上高处的暗影中,悄悄地出现了无数盔甲闪耀的身影,枪影刀光在星光下闪着寒芒,他落入重围中了,四周恐怕不止五百名官军。

    一声剑啸,他撤下了长剑。在王府中闯入撤剑,在本朝中他算得是第一个人。

    东面建春门左近,传来了三更正的更鼓声。

    他撤下剑,踏出第一步门,楼上突然鼓声如雷,十字路四端,出现了全副戎装的四队官兵,将四条路堵住了,每一队共五十人,左手持盾,右手挺枪,踏着整齐的步伐,向中央迫进。

    他心中在冷笑,暗道:“要不讲理就不讲理,看来今晚不杀出一条血路是不行了。”

    便舌绽春雷大喝道:“不要前来送死,在下不愿担上杀官造反的罪名,但如果迫人太甚,又当别论。让路!”

    路字一落,鼓声乍敛,四队官兵站住列阵,不再迫进。同时,画角长鸣,凄厉的画角声令人心胆俱寒,毛骨悚然。

    在画角长鸣声中,四面八方弓弦狂震,劲矢破空的啸声,与画角声互相应和。

    他一声长啸,运起护身神功,剑发龙吟,涌起重重剑幕将全身裹住,但见一团光影像个鬼火球,向前飞该。

    真正能近身的箭并不多,他的身法太快了,最可虞是由前面射来的劲矢,但一近光球便纷纷折断或被震飞,只片刻间,便冲近前面一队官兵之前,箭便稀疏甚至停住了;再不停,官兵们也完蛋大吉,这种四面放箭的策赂,太拙劣了。

    官兵们看箭雨阻不住人,早已心中发毛,但不得不硬着头皮上,发出数声震天动地的杀声,五十支金枪像一座枪山,向前压去。

    逸云再发啸声,抢入人丛中,剑化万道银蛇,宛若狂龙闹海。他不杀人,剑见枪便绞,剑脊见人就拍,左手更凶,枪到枪三入到人倒,掌剑击在盾中,发出一连串暴响。

    惊叫声,喊杀声,倒地声,叱喝声,金铁错鸣飞坠声乱成一片。

    人过处,波开浪裂,剑飞掌拍处,枪、盾、人,三者齐飞。不消片刻,他夺了一张盾牌,剑前盾后,一声大喝便向前猛冲,撞倒了不少人,杀开一条血路,到了对面旧午门前面了。

    五十名官兵,有近二十名在地下挣扎哀叫,十余名丢了枪,十来个人丢了碍手的盾,未倒的人全惊得呆了,注视着他的背影,呆住啦,这家伙不知到底是人是鬼?

    门是敞开着的,共有十二名雄壮的甲士把守着。伊王为人猜忌,料错了,以为逸云定然施展飞檐走壁的本领,从四面八方掩人,绝不会走府门公然闯进,所以只将官兵和甲士陈列门外唬人,将江湖好汉和自己的护卫,分派在府内各处埋伏。岂知逸云天不怕地不怕,自问行事可质天日,不顾一切公然闯门,大出他意料之外。

    最先截出两名甲士,藉盾掩身,挺着一把冲锋陷阵的大剑,同声怒吼,急如雷霆猛地兜头便砍。

    要斗刀,正投了逸云所好,巨盾一抬,硬接来剑“当”“当”两声,挡住了两支大剑“啪”一声,他也击中右首甲士的巨盾,火花激射。

    右首甲士向后挫倒,将左首甲土的右侧空门让开。

    “滚!”逸云大吼,飞起左脚,踏中左首大汉的巨盾,向后一挫,剑芒倏吐,刺中甲士的左小腿。

    “哎”甲士又倒了,还临倒拼命,一剑挥到。

    “当”一声暴响,大剑砍在盾上,突然被崩得向后上方飞脱,击倒了刚到的另一名甲土。

    “让开!”逸云大吼,狂狮似的冲进。

    激斗时,盾牌是最得力的护身之宝,要想击倒盾后的人,必须引出盾后的兵刃,方能乘机进招。一般说来,用盾的人,以使用单刀最为适宜,便于近身拼搏,吞吐问疾如闪电,不出则已,出则志在必得。单刀的运用,以破金枪为主,盾牌也有克枪的功能,所以极不易对付,除了找机会将刀引出之外,无能为力。

    甲士们的大剑,可当刀使用,剑沉力猛,盾可掩住全身,真不易对付,换了别人,定然束手无策,轻功暗器刀剑皆无用武之地,唯一的办法就是溜走。

    逸云神力惊人,他如果有重兵刃,定然将他们一一击倒,难的是他不能放手宰人。

    他想晋见王爷,而不是想造反杀入王府。

    他可以用轻功从上面越过,但这像是逃避示弱,绝不可以,凭这几个甲士,岂能阻他?几声叱喝,他丢掉盾牌。掌出雷声乍起,长剑亦注入真力,专找他们的盾牌下手,在瞬间攻出五掌劈出三剑,有八名甲士发出了狂叫,连人带盾四面飞掷,盾剑抛掷之声震耳欲聋。

    十二名甲士倒了十名,另两名只见人影一闪,逸云已进入府内驰道,远出十丈外去了。

    这瞬间,所有的孔明灯向他聚照,四面八方出现了五大门派的高手,还有王府武士将他团团围住了。

    远处朝房大殿的石阶上,王爷气虎虎地站起了。

    这儿地方够大,可容千人相斗,足够施展,也不易脱身,他算是陷入重围了。

    他打量形势,不再迫进,万一有可怕的高手出现,可以利用后面的殿宇门楼脱身。

    “草民华逸云,求见王爷。”他发出了震天巨吼。“拿下这江洋大盗。”远处的王爷大喝。

    正北,是苦行大师与十余名弟子。

    东北,是武当的道俗门人。

    西北,是崆峒与昆仑的一群道俗高手。

    东南,是峨嵋的一群佛门高人。

    西南,是王府的一群护卫。

    后面,涌出一群甲士,截住了退路。

    午门外,铁蹄密布,大军云集,灯球火把通明,照得王府内外如同白昼。

    王府四殿宇之上,出现了无数甲士,弓上弦刀出鞘,灯球火把高举。

    逸云一声长啸撤下长剑,大吼道:“王爷不许草民面陈,草民只好放肆了。”

    吼声倏落,闪电似冲向东南。峨嵋僧人同声高喧佛号,禅杖与长剑齐举。觉度大师火速迎出,道:“檀越留步。”随又用传音入密之术说:“王府高手如云,檀越速退,下次将再来,五派门人即将离开洛阳。”

    逸云一面舞剑狂欢攻,一面叱道:“老和尚,华某志在必得。退!保你一世英名。”

    “铮”一声,将从左攻近的一根禅杖荡开,左手天心指连续急点,他火了,放手制敌。

    “哎”倒了个老和尚。

    “砰砰!”又倒了两个人。

    长剑“铮”一声架开觉度的禅杖,揉身抢入,伸左手一拍,捷如电闪,抓住了杖尾。

    “拿来!”长剑已到了老和尚的眉心。

    老和尚不能不要命白送死,禅杖已被一座山夹住,真力被一股炽热火流,从禅杖迫散;他唯一的生路,是丢杖飘退。他一声怒叫,撤手向后急射。逸云这一手,把觉度大师激怒得几乎气炸了天灵盖,这耻辱毁了老和尚一世英名,他太不留余地了。在众多高手围攻之下,仍被人夺去兵刃,老和尚真不想活了,他叫道:“峨嵋将与你誓不两立。”

    伸手枪过同伴的禅杖,疯狂地冲上,攻出一记“横扫干军”

    逸云连伤五人,收了长剑双手抡杖,大吼道:“滚!”挫虎腰斜杖急砸。

    “当”一声暴响,老和尚身随杖飞,震出丈外“哇”一声喷出一口鲜血,踉跄站稳。

    逸云换了禅杖,杖长八尺,重有百斤,正是应付群殴的好家伙。击飞了觉度大师,他一声长啸,右一记“是风扫云”沉杖旋身再向左来一招“夜叉闹海”

    金铁鸣声震耳欲聋,右面的人向上掠退,左面的人贴地禅杖向前急伸,挫腰伸腿攻出一招“拔草寻蛇”将前面的人迫得上跳。他叫:

    “躺下!”

    身形再起,急向前抢入,杖化点点寒星“噗噗噗”迎面三个人的胯骨,挨了不轻不重的一点,齐声惊叫扔杖下坠,脚一沾地便向下跌倒。

    一逸云冲出一条血路,迎面撞到武当的一群道俗门人,最先的逍遥道人亮声道:

    “倒悬七星,地罗天网”

    喝声未落,逸云已闪电似抢到,怒叫道:“武当老道,你该死!”

    声到人到,已没有让他们列阵的机会,禅杖一招“野战八方”火杂杂冲人阵中。

    玄盛奸似鬼,他知道如果接招,不啻鸡卵碰铁球,他是败军之将嘛!人向上腾起,凌空射出三枚瓦面镖。

    暗器出手,替他的同门带来劫运。逸云本不想杀人,镖劈面射到,立时引起了他的怒火,玉面上泛起重重杀机,星目冷电倏现,突向左一闪,三镖落空,禅杖一抡“当”

    一声将一名老道连人带剑打成四节。

    “老道,你罪不可恕!”他怒吼,身形向右倏飘,又击倒一名老道,恰接住飘落的玄盛,禅杖风雷俱发,兜心便捣,并揉身抢进。

    玄盛临危不乱,长剑信手便挥,身形左飘。

    “铮”一声脆响,长剑应杖立断,凶猛的潜劲扫过他的胸肩,如受万千巨锤所撞,大叫一声“叭”一声被震得仰面便倒,向左急滚,心胆俱裂匆匆逃命。

    逸云怎肯饶他?一声长啸,如影附形追到。

    两侧一道一俗两个门人,同声叱喝舍命截出,一左一右,同时攻出一招天地分光。

    逸云无暇追袭逍遥道人,禅杖左右分张,捣穿俗家门人的胸膛,扫断了另一名老道持剑的右手。

    其他的人心中一寒,向两侧一闪。

    西北的昆仑、崆峒门人,恰在这时赶到。天泰道人奔得最快,人未到便先轻喝:

    “山海之王真是你?”

    逸云扫了他一眼,抢近道:“你是五泉山见过的昆仑天泰老道?”

    “贫道正是。”

    “走开!我不杀你。”

    老道连闪两杖,低声道:“施主快走!此地凶险。”

    “太爷眼中没有凶险二字,送你走路。”逸云低吼,他已被激怒得像头疯虎,谁的话也听不入耳了。

    身后天宗老道和另一名俗家老人,已闪电似地攻到,双剑已光临脊心,剑气压体。

    逸云一声虎吼,身形右旋,反手就是一记“翻身扑虎”禅杖斜挂而上,来势凶猛绝伦。

    双方皆快若电光石火,已无变招的余地,先是“得”一声轻响,剑将他背上的彤弓击断;接着“铮铮”两声,禅杖击中两把长剑,剑折成数段,最近的老道猝不及防,右肩应杖立碎,一声狂叫,向后便倒。

    肩被打碎的人,正是护坦法师天宗,昆仑年高德劭的助宿,他受伤倒地,所有的昆仑门人全都红了眼,厉叫着疯狂猛扑,天泰老道瞪大眼叫道:“华施主,你真不知好歹”

    “滚你的好歹!”逸云吼叫,一杖扫到。

    天泰大喝一声,身形乍迟,杖过后猛扑而上,身剑合一飞刺逸云胸膛。

    禅杖突然下沉,闪电似向右一荡,向上一挑,杖尾急射天泰的胸腹。

    天泰的剑短,想变招切人已是不易,临危扭身向侧斜飘,竟然转折闪避。昆仑的龙腾大九式果然骇人听闻,在奇急的冲势中,仍能突然折向,避开了致命一击。

    身后有人攻到,逸云向前闪进,一杖仍向天泰扫去,扔开了后面攻近之人。

    天泰身形未落地,杖已跟到,长剑一振,一声长啸,人影突化一道谈影,随着杖旋到逸云后侧去了。

    逸云也倏然转身,向侧一闪,撞入崆峒弟子之中,一面叫:“好精湛的旋龙遁影身法,再不走你们将葬送在这儿。”

    天泰惊出了一身冷汗,铁青着脸道:“昆仑派将与你势不两立,行再相见。”

    可惜逸云已无暇听他鬼叫,已杀人崆峒弟子之中。天泰老道发出一长啸,抱起重伤的天宗花道,率领着门下弟子,竟自撤走了。

    逸云冲人崆峒弟子群中,宛若虎人羊群,三丈内波浪裂,无人敢近,劲烈的罡风,几企图迫近的人,迫得立脚不牢;他已激怒得放手抢攻,神威大发了。

    游龙剑狄永升步步后退,他这把剑游不起来,只有闪掠腾挪的余地,禅杖在他四面八方攻到,危急万分,险象横生,毫无还手的余地。

    “滚!”喝声一起,一名老道连人带剑滚倒在地。

    “着!”随后噗一声响,一名俗装大汉右腿飞走了,人扔剑跌倒,爬不起来了。

    正危急间,苦行大师率少林弟子赶到了。前面是五名高僧,五枝禅杖前伸,并肩抢近。

    “狄施主退!”老掌门低喝。

    晚了些儿,蓦地响起逸云一声大吼,一杖斜劈而下,急如闪电。

    狄永升曲身暴退,杖“嗤”一声擦过长剑,杖尾掠过他的右膝,虽未击实,但神奇的潜劲,直抵肋骨;他只觉浑身一软,膝骨如被火烙,向后便倒。

    逸云正想结果他的性命,苦行大师突然发出了佛门降魔绝学狮子吼,吼声直震心脉,逸云突觉嗔念全消,倏然收杖飘退八尺。

    “我佛慈悲!檀越记得老钠么?”苦行大师一问讯说。

    逸云目光犀利,已看出老和尚手上的八宝紫金禅杖,与旁人大为不同,杖头的佛冠金光闪闪。他已记不起往事,自然不知昔年桃花宫前的激斗,但八宝紫金禅杖中,他已猜出老和尚的身份,便问:“是少林掌门苦行大师么?”

    “正是老衲,一别将近四年,檀越别来无恙,可喜可贺。”

    “华某没死在太白山庄,大师是心有不豫么?”

    “老衲岂有此念?檀越言重了。”

    “如无此念,为何对付华某?”

    “老衲以为山海之王是另一凶人,假藉檀检名号在外为非作歹”

    “大师是指昨晚的四宗血案么?”

    “更有内庭珠宝之事。”

    “在下正是为此事而来。”

    “真是檀越所为么?”

    “笑话!华某人顶天立地,岂是下三滥无耻之徒:如果是在下所为,今晚用不着闯来王府送死。”

    “老衲深信不疑,可否听老衲一言?”

    “大师请说。”

    “老衲愿负责替檀越在王爷面前疏通,请放下兵刃随老衲引见王爷。”

    逸云张目环顾,四面八方已经合围,便断然地道:“办不到,除非这些人全都撤走。”

    王府的一群护卫,突然大叫道:“放下兵刃,不然先擒下你捆上。”

    迢云无名火起,突然一声长啸,闪电似扑向西南的护卫丛,大吼道:“兵刃在这儿,谁来接缴?”

    护卫中不乏高手,同声怒吼向前急迎,刀光剑影飞舞,人影八方腾跃。

    一连串金铁交鸣声震耳欲聋,惨叫乍起。刀飞剑荡,人影飘摇,禅杖八方飞旋,中刀刀折,击剑剑飞,三荡三决,倒了五六条好汉,人群四散。

    一声震天长啸响起,人影如电,飞射殿前,向王爷站立处猛扑。

    同一瞬间,少林五高僧斜刺里截出,五根禅杖荡起隐隐风雷,苦行大师叫:“华檀越不可”

    “接招!”逸云厉吼,一杖击出,以行动作为答复。

    “当”一声大震,六根禅杖已在刹那间接触,火花激射,人影乍分,劲烈的罡风进射,卷起数股旋风,三合土的地面,烟尘滚滚。

    凶猛的劲道相接,双方的盖世神功行一次雷霞火拼,看得四周的人心惊胆跳,依然而惊。

    苦行大师率派中长老准备南行应武当之约,顺道前来应伊王之召,可以说高手齐出,实力雄厚,集五人之力,即使是千斤大石,一击之下亦成芥粉。

    逸云硬拼一招,只觉双臂一麻,奇大的反震力如狂澜即倒,将他冲退两丈外,真气浮动,血液狂涌。

    五老僧也分飞丈外,脸上全变了颜色,他们难以相信,对方的禅杖竟能完好无损,人落地仍然站稳身形,双手持杖屹立末倒,不由全都骇然变色。

    有两名护卫看出便宜,一闪即至,一声不吭双剑齐出,一攻脊心一攻右腰肋。

    逸云气血翻腾,一口淤血在胸膈向上涌,他如果将血吐出,必须马上服药调息;如不吐出,固可再支持一时,但尔后稍一大意,调养不当,将是终生大患。

    正在强按心神之际,身后剑气压体,已没有他思索的余地,强压下外涌的淤血,突然回身一杖扫出。

    “铮铮”两声清鸣,两护卫连人带剑断成四段。

    他已用了全力,两护卫功力又够浑厚,一击之下,两护卫虽被击毙,他也再次受伤,只觉内腑一阵翻腾,口角终于沁出了鲜血,人踉跄站稳,只感到头脑昏眩,眼前发黑。

    他吸入一口气,举袖抹掉嘴角的血迹,玉面苍白,那阴冷残酷的神情重回到他的脸上,一步步向少林五老走去,用那变了嗓的明森森冷冷厉语音说:“华某今晚总算开了眼界,不虚此行。少林乃天下拳剑之宗,被誉为武林的泰山北斗,原来也是些倚众群殴,甘为官府鹰犬的下流人物。此际五派人物蚁聚峰屯,王府高手云集之时,你们本来面目终于暴露出来,狐狸尾巴亦现出来了。”

    苦行大师神色肃穆地道:“王爷系地方安危,檀越恕老钠情急。”

    “哼!你情急了,武林规矩也可以不顾了。你辈份已经够高,另四人可能比你高一辈,定然是宏字辈的长老,功力已经超凡人圣了,可以对付我这年方二十一岁的人了,是么?哈哈”“檀越将对王爷不利,老衲不得不情急出手。按本朝皇律,藩王如有三长二短,河南府文武官员不但有人陪死,日后不知要残害多少黎民百姓,檀越可曾想过了?”

    “胡说!华某如果要取王爷的性命,用得着在今晚收取?哼!贵派人多力厚,华某今晚要大开杀戒,看少林绝学是否浪得虚名,人多又待如何?”

    说完,单手运杖,伸手去拔腰中的伏鳌剑。

    也在这刹那间,两名使开山斧的高大黑影,悄悄地从后扑上,一声不吭同时出手。

    逸云虽然内伤不轻,耳目有点大不如前,但他功力仍在,由对面少林五老眼神中,看出了身后的危机,加以开山斧长而沉重,荡起的罡风怎瞒得了他。

    他并未回头,左手向后一挥,人向右疾闪,但见光华如电,一闪之下便回到身前。

    “砰砰”两声沉重闷响,两只斧头飞落地面,接着是血柱上喷,两颗脑袋“啪啪”

    两声向地面坠落,两个无头尸体,从这云左侧冲出,手中仍持着斧柄,直冲向少林五老身前八尺左右,方砰然倒地。

    逸云愤怒如狂,但忍住了,似若未见,向前步步迫进,伏鳌剑三尺晶芒如灵蛇般闪缩,厉声道:“老秃驴,是你们少林五老上呢,抑或是百余人一拥而上?上吧!等什么?”

    伏整剑一出,所有的人全都毛骨依然,远处的人,看不见小剑身,只看到三尺长的刺目光华。由于火把照耀如同白昼,光华映着火光,令人望之如同一道火红色光华,在飞腾闪动,似要破空飞去。

    而稍近的人,却感到冷焰扑面,澈骨生寒,情不自禁向后徐退。

    少林五老大吃一惊,苦行大师曾参予太白山庄盛会,自然知道厉害;另四老上次镇守少林,未曾参与,虽不知逸云了得,但神刃他们却一望便知。功力相等的拼命,手中如有神刃,如虎添翼,稳占上风,所以五人全都大惊失色。苦行大师脸色一变,沉静地道:“阿弥陀佛!我佛慈悲。诸位请退。四位师叔退。”

    “不可!掌门师侄此举,我等不敢苟同,五人联手。”一名老僧沉声说。

    “师叔明鉴,本掌门曾两次受华檀越大思,愿以肉身偿还,请勿相阻。华檀械,老枕要单人独杖,与檀越一决生死。如檀越胜了。本门弟子速退出王府,日后王命责难下来,少林可关闭山门。如老衲幸胜,请檀越即弃刃叩见王爷,老衲愿以有生之年,替檀越洗雪嫌疑。”说完,挥手命众人退后,双手持杖向前迎出。

    逸云仍逐步欺近,冷冰冰地道:“华某不受任何人所左右,亦不愿在此地有许诺。”

    一面说,一面已迫近至丈二左右,大喝道:“接着!”

    禅杖一伸,揉身扑上。

    苦行大师念了一声佛号,向左一闪,让过禅杖,手中八宝紫金禅杖乍伸。

    光华一闪,伏鳌剑突然挥出。光华一现,对方未动。

    逸云心中一震,火速收剑,向右急射丈外。

    “噗”一声响,八宝紫金禅杖断掉尺余杖尾,坠落地面。

    “檀越怎不进招?老衲等着。”苦行大师木然地说。

    这瞬间,少林弟子大哗。另四派门人,皆惊叫出声。

    这根八宝紫金禅杖,乃是少林的掌门象征,也是权威,历代相传,算是派中至宝,稍次的宝刃,亦难以损伤,如注入少林绝学菩提神功,宝刃亦难以奈何,为何光华一闪便断了杖尾?少年人这一剑,乱子可闹大了,少林派的上万遍处江湖门人,岂肯干休?

    逸云剑出之时,双刃相触,便发觉老和尚并未将神功注入杖身,且眼中闪过一丝凄然的神色,不由心中一震,撤招飞退,但杖已断了。

    苦行大师也有苦衷,他知道逸云内腑已负轻伤,由他的眼中,可看出他怨毒愤怒的表情,与当年在太白山庄时更为凶猛百倍,出手定然极为可怖,也定会毫不留情地杀人,以他的功力加上伏鳌剑,能逃出剑下的人少之又少。老和尚衡量情势,知道即使能将逸云伤了,这儿的尸首和鲜血,也将堆积如山。

    老如尚悲天悯人,决定以死感化逸云。他乃是一代掌门,突然轻易地死去,逸云怎能仍然凶悍到底,再妄杀其余的人?所以他身向前冲,末运功相抗,剑到杖折,逸云也警觉撤剑退走,功败垂成。

    逸云不是天性凶狠之人,吃硬不吃软,老和尚这一举动,他左右为难。

    “你为何如此?”他厉声叫。

    “请檀越放下屠刀。”苦行大师木然地说。

    “华某不愿成佛。”

    “檀越不嫌过份了么?”

    “是你们一再相迫,怎能怪得了在下?”

    “檀越不是不知礼数之人,今晚根本不该带兵刃,国法早有明规,檀越为何逾礼?”

    “王爷如不斥责中州三义,一再苛求,在下岂会携械闯府?华某不再和你夹缠,日后见面,贵派五老可以齐上,华某还得再会贵派绝学。”

    说完,伏鳌剑光华倏隐,一声长啸,突然展开绝世轻功御气飞行术,在众人头上丈余,闪电似一闪而没。

    “糟!”苦行大师叫,转身便追。

    有许多人还未发觉逸云往哪儿走,直待功力高的人发出惊叫,方发觉他正以快逾惊电的身法,冉冉而去,正扑向殿外的王爷。众人大惊之下,拔腿便追。

    火光明亮,王爷旁的谢韬和青虹剑客惊叫道:“王爷请退人殿中。”

    “本藩绝不退,拿下这恶贼!”王爷厉声叫。

    “放箭!”青虹剑客叫,与谢韬闪在王爷侧方,手按剑靶,准备应变。

    “传话下去,将犯人推出。”王爷沉喝。

    身后有人应喏,向殿中大叫道:“王爷有令,将犯人推出。”

    殿中鼓声倏扬,偏殿门徐徐启开。

    这时,逸云已冒劲弩狂矢冲到,他拣了一面巨盾,向前狂冲,弩矢如雨,射在盾上八方反飞。

    人到,禅杖猛扫,巨盾推击,弓手校刀狂叫着倒地,像虎人羊群。内环的甲士,突然同声虎吼,挺剑推盾奔出,向后合围。逸云丢掉盾,双手运杖,一声大吼,挥杖猛扫。

    “当当当”三声暴响在刹那间传出,最先的三名甲士狂叫着向两侧飞射倒地,铁盾全裂了,人影抢进直奔王爷。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