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章 把故事讲到孩子心里去(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家长在讲故事时,要把重点放在跟孩子的交流上;对孩子来说,听故事也如游戏一般,虽说家长要挖掘其中的教育性,但不必太重教训。故事讲完了,如果家长和孩子都很愉悦,这就是很大的收获。

    4.用讲故事开发孩子的智力

    故事生动有趣,其中有人物、有情节,孩子最爱听。家长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

    通过讲故事,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是孩子的共性。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比如1~2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最多不会超过3分钟。如何改善孩子的这种现状呢?

    专家分析,如果孩子具有注意力分散度较大,应该及早给予帮助,否则到学龄时期就会出现多动症症状。对于这类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提高注意力。讲故事前,先与孩子面对面、手拉手坐好,然后再有声有色地讲故事,并经常用眼神和体态、语言与孩子交流,还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参与讲故事。直到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实在无法坚持集中时,立即宣布“今天故事讲到这里,明日继续”。随着听故事时间的延长,注意力的提高,可以发展到让孩子收听广播里的故事。

    通过讲故事,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的前奏,想象愈丰富,创造力愈强。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对于他长大后在学习和劳动中创造性的发挥有很重要的意义。家长经常给孩子讲故事有利于启发他无拘无束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发展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时,可讲到一定的地方不往下讲,引导孩子对以后的故事情节进行想象。也可以供给孩子必要的道具,如面具、餐具等,让孩子进行故事表演,让他充分发挥想象力去体验和表达人物的内在情感,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从中得到启发,促使其想象力不断发展。还可以讲完故事后向孩子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讲完科学幻想故事后,启发孩子谈谈自己长大以后发明创造的理想,让孩子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定的概括和大胆的想象。

    通过讲故事,锻炼孩子的思维力。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父母讲故事时不要平铺直叙,应声情并茂,要注意情节的起伏,讲到关键地方,不免来个“且听下回分解”,然后让孩子思考故事情节的发展。如讲述《曹冲称象》,当讲到该怎样称这陆地上最大的动物的重量时停住,让孩子想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称象?促使孩子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边听、边动脑筋,以锻炼思考力。在讲故事时,还可以随时向孩子提问题。例如,主人遇到困难,可以让孩子想想如何帮助他解决。还要鼓励孩子提问题。能提出问题,说明他动脑筋,越是聪明的孩子,越能提出问题,大人应耐心地给予解答,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力。

    通过讲故事,发展孩子的记忆力。

    在讲故事之前,要向孩子提出任务,不能光听故事,还要记住故事,讲给家里人听。这样,孩子在听故事时就会有意识去记忆。具体办法,是讲过故事以后,让孩子复述故事,看他能否抓住故事的情节,讲出故事中的人物及其特点。当孩子讲不完整时,可以提醒。这样可以很好地发展孩子的记忆力。

    父母讲故事,除了开发孩子的智力,还要注意思想性,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通过讲故事,为孩子树立行为的楷模,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