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拒绝孩子宜合情合理(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片刻。

    对好奇心强的孩子,要善于把他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它新奇、有趣的地方。这样,孩子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对胆小而又依赖的孩子,可用轻柔的暗示法予以拒绝。比如:孩子不愿意睡觉,缠着妈妈,你不妨问他:“妈妈明天还要上班,你觉得妈妈累不累?”“你该怎么做呢?”

    对好胜心强的孩子,可采取激将法,充分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让拒绝变成鼓励。如:孩子不愿打针,父母可以说:“奥特曼连怪兽都不怕,一定也不怕打针。你呢?”

    父母有技巧地拒绝孩子,可以使自身的发展和子女的成长形成螺旋式的良性过程。孩子的成长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和年龄特征,父母必须了解掌握,这就需要父母不断地学习思考,增长智慧,做智慧型父母。

    5.这样拒绝孩子不可取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来规范其言行,需要父母给他建立各种规则。小孩子一般都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被规矩左右的滋味最初肯定不好受。如果父母拒绝孩子的方式不恰当,就会激起孩子的愤怒,反抗。以下一些拒绝孩子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此拒绝,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接受规则,进而形成自律行为。

    父母拒绝孩子时,规则飘忽不定不可取。

    有些父母对孩子执行规则不严谨,今天不可以,明天又可以,完全看自己的心情而定,或者看孩子反抗程度而定。如果家长心情好就可以,心情不好就不可以,这样对孩子其实很不公平。孩子时刻看家长的脸色,揣摩家长的心思,哪还有精力心思去发展自己?如果看孩子反抗程度而定,那等于变相鼓励孩子变成“滚地雷”,撒泼打滚就能对付家长,于是家长受到了孩子的控制,哪还能执行规则,有效拒绝孩子?

    父母拒绝孩子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不可取。

    有些家长为了过当领导的瘾,把在外面受的气全部撒给孩子,把自己的心理垃圾转移给了孩子。这是满足了家长,倒霉了孩子。遇到性情倔强的,双方势必剑拔弩张,亲子关系恶化。长此以往,感受不到家长的温暖,孩子的心渐渐远去,再也不回头。遇到个性温和的,虽然表面顺从,但心理会受伤,变得谨小慎微,看人脸色,迷失自我。一旦脱离家长的控制,前者如脱缰野马,行为失控;后者则不知道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只会等着别人下命令,只能当可怜的“应声虫”。

    父母拒绝孩子时,对孩子进行情感勒索不可取。

    家长动不动就说,你再怎么怎么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就不要你了。对三四岁以内的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是恐怖分子在要挟人质。这么大的孩子,爸爸妈妈就是全部的世界,是自己生存的依靠。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了,不要自己了,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无法生存,那会带来怎样的心理恐惧啊?所以,家长这样说等于把刀架在孩子脖子上进行勒索。而对于大一些的孩子,这句话又显得超级“孩子气”,也许第一次管用,多用几次,孩子就知道其实你是在虚张声势。孩子知道你在说谎,你又给孩子做了个什么榜样?

    其实,合情合理地拒绝孩子真的不难。只要父母能放下身段,蹲下来,理解并尊重孩子,用爱心、耐心和决心来执行规则,孩子对你的拒绝就能理解并乐于接受。

    6.不要拒绝来自孩子的爱

    作为父母,对孩子什么都可拒绝,但有一件事情不可轻易拒绝,那就是孩子给予父母的爱。

    常常有一些家长埋怨说,现在的孩子太自私,根本不知道爱父母!也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当幼小的孩子正津津有味地吃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妈妈会逗孩子:“宝贝,让妈妈吃一口!”这时,孩子会举起小手,把好吃的送到妈妈嘴边。妈妈只用嘴碰一下食物,然后又拒绝说:“妈妈不吃,宝贝吃!”

    孩子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送到妈妈嘴边,说明孩子爱妈妈,妈妈没有吃孩子送到嘴边的食物,是因为妈妈爱孩子,不忍心吃掉食物。看来,孩子是知道爱妈妈的;但是妈妈不吃孩子送到嘴边的东西,却在爱孩子的同时,无情地拒绝了孩子的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正是因为有无数次的这样的拒绝,最终遏制了孩子爱的天性,以致扼杀了孩子爱的能力。于是,随着父母一次次不经意地拒绝,孩子逐渐习惯了被爱,淡化了给予别人的意识。因此,孩子自私,不知道爱父母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自身——总是拒绝来自孩子的爱。

    从心理学上讲,既能接受爱、又能给予爱的人格才是健全的人格。如果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情感发展遇到障碍,失去给予爱的能力,长大后他就不会珍惜父母给予他的爱,甚至会无视父母对他的爱。同时,其友爱、合作等品质的发展也会因此受挫,严重影响孩子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的能力。

    作为家长,不要再责怪孩子太自私,因为孩子在家庭中被爱的处境是家长创设的,孩子“小皇帝”的地位是家长用爱心筑牢的,这足以引领孩子走向自私的深渊。孩子也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应让孩子担负起其在家庭中给予别人爱的责任,让其在爱别人的过程中练就爱的能力,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在孩子面前,父母一定要记住: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是人类固有的朴素情感。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渴望付出爱,渴望得到他应有的情感体验的满足。因此,父母怎么能轻易拒绝来自孩子的爱呢?愉快地接受孩子给你的爱,就是对孩子的一种大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