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章 拒绝孩子宜合情合理(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庭条件不错,这可以算是‘娇生’。但娇生不能惯养。如果把黄思路培养成小公主,说一不二、随心所欲,长大以后怎么能受得了委屈?再顺利的环境也难令她满意。所以,从黄思路一出生,她遇到困难我们从不替她‘扛’,而是利用这样的困难达到我们锻炼她的目的。”

    黄思路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像大多数的孩子一样,哭着要找妈妈、要回家。因为黄思路比班里其他的孩子小,老师被她哭得心软,就把她送回家。

    王晶送走了老师,对女儿说:“小朋友们都在幼儿园,还没到放学的时间,谁也不能回家。现在,你只能自己去上幼儿园了。”

    女儿被挡在门外,呜呜地哭,可妈妈硬是没让她进门。

    女儿知道妈妈的脾气:原则问题没得商量。最终,她妥协了,央求妈妈说:“妈妈送路路去幼儿园吧。”

    王晶此刻真想一把抱起女儿,把女儿送回幼儿园。可是,她心里明白,如果今天自己送女儿回幼儿园,等于奖励了她撒娇耍赖的行为。这样一来,明天、后天……女儿还会再哭,老师还会送她回家来。于是,王晶狠下心对女儿说:“好孩子,你自己回去,下午妈妈第一个去接你。”

    女儿万般无奈地走了,她是面对着家门,一步一步倒退着离开的。一边退着一边流泪说:“妈妈再见!”眼看着女儿走远,王晶关起门来大哭一场。一个母亲下狠心拒绝孩子,让孩子从小接受磨练,的确需要坚强的意志!

    令王晶欣慰的是,从那天起,女儿上幼儿园再也没哭过。虽然女儿只有3岁,但母亲的举动却传递给她一个信息,那就是,有的时候一个人的愿望是会被拒绝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王晶说:“我所以不迁就孩子,是因为我心里想的不是孩子现在可怜不可怜,我想到的是将来。她将来大部分时间是不在我身边过的,如果我现在为她准备一个‘温室’,她会变得娇弱不堪,等她独立生活的时候才会很可怜。”

    妈妈的“不迁就”,带给女儿的是持久的耐力和乐观的心态。从小经历挫折的黄思路学会了接受现实,能够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社会的规范。她善解人意,凡事先为别人着想,发生利益冲突时,她总是自觉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别人,从不强求别人来迁就自己。最重要的是,她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快乐,为自己能够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感到自豪。

    如果父母一看见孩子流泪就迁就他,就等于鼓励他哭泣,是在教他怀疑你的好意,而且还以为对你的硬讨比温和地索取更有效果。孩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此时的拒绝会比当时的拒绝给孩子的打击要大得多。当孩子放纵的欲望最终被拒绝时,轻者会造成孩子的焦虑恐惧、烦躁不安和悲忿绝望的心理,他会觉得世界上谁都跟他过不去,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起孩子的轻生自杀行为。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地去放纵孩子、迁就孩子;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你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

    3.科学拒绝孩子不伤心

    “不行,你不能碰这个,太脏!”

    “别动那个盘子,你会弄破的!”……

    “不许!”“不能!”在孩子面前,“不”这个字许多家长用得太顺了,稍不留神就会从嘴边溜出来。而孩子呢,要不就是被一连串的“不”压得缩手缩脚,要不就是像打乒乓球一样把这些“不”给你一个个打回去,他没懵你先懵了……

    别看这个“不”字简单,可要说得太多,或者说得不是地方,孩子要不被你管得缩手缩脚,要不叛逆心特重,公然挑衅你的权威。看来,这个“不”字该怎么对孩子说,还真是门学问!

    科学地拒绝孩子不但不会伤害他的自尊心,也不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怨恨,反而会提升父母在孩子心中的的威信,同时也使孩子懂得更多生活和做人的道理。在拒绝孩子,对孩子说“不”的时,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与孩子一起制定规矩。约束来自规矩。父母要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订立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性格特点的规矩。例如关于吃饭、看电视、玩玩具、买东西等,要给孩子一定的要求。为了让孩子自觉遵守,父母要与孩子一起制定各种规矩,这是尊重孩子的体现,也能使孩子更好地了解父母的想法,孩子做起来就更主动,也更符合父母的要求。

    告诉孩子拒绝的理由。当孩子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时,就要拒绝孩子,并把拒绝的真正理由告诉孩子。有些父母喜欢编一些谎言来骗孩子。例如,孩子想买玩具时,父母往往会说:“太贵了,买不起。”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旦孩子知道了真相后,父母的话不但不起作用,还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父母不妨告诉孩子:玩具多了也没什么意思,这个玩具是没有价值的,不值得买,我们不乱花钱,等等。这样会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成长为一个理智消费的人。

    平静地对孩子说“不”。当看到孩子身上存在着“毛病”时,不要把愤怒表现在脸上或语言及行动上。父母如果这样做,也许正中孩子的下怀。有时孩子会故意做出某些恼人的行为,目的就是要惹恼大人,以求得开心。因此,父母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的某些言行。当拒绝孩子时,父母要用平静的口气表达你的心情以及你对孩子的要求。这样,孩子会从你的语言态度中了解到,父母的态度是诚恳而坚定的,任何不合理要求都是没有用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