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激赏孩子应掌握分寸(3)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而如果得到父母的鼓励和适当引导,则会坦然面对挫折,渐渐培养出对失败的承受力和战胜失败的意志力。

    当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心情低落时,父母应鼓励孩子不要气馁,并说:“没关系,再试一次,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当孩子做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一次次失败的时候,产生了恐惧心理,你应该鼓励他:“不要怕,这没有什么可怕的,大胆地去做,你一定能战胜它!”

    8.物质奖励不能滥用

    “都是我把儿子惯坏了,现在他不仅旷课逃学,而且脾气越发暴躁,动不动就和家人顶嘴。”尽管家庭条件优越,但如何教育孩子却让张女士很头疼。

    “除了给钱,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了。”张女士的儿子就读于一所重点中学,每月都要从父母手上拿走近2000元的零花钱,然后花得一干二净。儿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让张女士感到很困惑。每当儿子缠着她要钱的时候,张女士和爱人只好一边给钱,一边教育儿子要好好学习,但收效甚微。

    现在,许多人“富起来”了,很多富裕家庭的家长也许由于忙,很少与孩子交流沟通,也没有耐心研究激励孩子的语言艺术,他们激励孩子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用钱来解决。这种教育方法导致孩子年纪越大越反叛,“反正他们(父母)给钱就行了。”“反正有什么问题他们会替我搞定。”这样的话,成为很多孩子的口头禅。

    给孩子赏钱,或购买物品以奖励孩子,属于物质奖励。物质奖励一开始还是能起到一定的效果的,但是时间一长,特别是长期采取单一的物质奖励方式,就难以达到激励的目的了,其弊端也逐渐体现出来。

    单一的物质奖励存在很多弊端:

    其一,物质激励会使孩子滋生贪欲。

    孩子不断成长,需求不断增加,于是物质奖励只能不断提高价值。当孩子不再满足于一般的物质奖励时,他们想要的东西往往超过了一些家长的承受能力。即使家长能够承受,也容易使孩子沉迷于物质享受,甚至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种下贪婪的种子。

    其二,物质激励的实效性不长。

    动辄以大量的钞票作为奖赏,这对孩子是非常有害的。把学习成绩与金钱直接挂钩,在短期内可能会起到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一时的亢奋,最终换来的是孩子精神上的疲软。

    物质奖励只能起一定时段的作用,孩子内心想要得到认可、想要得到父母精神上的支持和肯定的愿望,并没有因为物质奖励而得到满足。

    其三,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自觉性。

    激励的真正目的是让孩子从内心自觉自愿地学习,以更大的努力去获得进步。而物质奖励不可能真正激发孩子的自觉性和自豪感,因为物质奖励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层的东西,兴趣才是孩子行动的内在动力。家长的精神鼓励,目的就是要激发和强化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从内心感到愉悦和满足,这样的激励才能达到持久的目的。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快乐也有痛苦,孩子只是希望家长能够始终如一地支持他们,陪伴他们成长,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有家长的陪伴和精神上的支持,他们会更安心、更满足。

    当然,一个人既有精神需求,也有物质需求。虽然精神需求属于更高的层次,但是物质需求也不能忽略。所以物质激励也不是一无是处。

    家长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偶尔给孩子一点物质奖励,特别是孩子渴望得到同时又是合理要求时,这样的物质奖励能够给予孩子很好的激励。但只能偶尔使用,而且要注意,奖品必须是有意义的,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的。

    要激发孩子对行为本身的兴趣和信心,精神奖励应放在首要位置。只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这样的激励方式才是合理有效的,才能使孩子产生强大的进步动力。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