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章 选对谈话的时机说透话(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分析错误,引导孩子正确面对错误,最终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孩子犯了错误,大多数会主动意识到自己错了,特别是当后果较严重时,还会痛悔不已。此时家长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就会有很强的说服力,孩子往往比较容易接受。如一个孩子平时在校不守纪律,在家不听父母的话,随便玩火,结果烧了起来,幸亏邻居发现后及时扑救,才使全家免遭灭顶之灾。看到被烧坏的家具,孩子痛哭流涕,沉痛万分。父母趁机教育他要遵守纪律,不能随便玩火,孩子从此成了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当孩子取得成绩时

    生活中,孩子总会取得一定成绩,如在学校中考得了好名次,或在某项活动中表现突出受到奖励等。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都会比较高昂,自信心也会比平常强,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机,在肯定和鼓励的基础上,及时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给孩子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引导孩子乘势而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一时的热情转化成持久的动力。

    当然,家长也不能忽视孩子因成绩而引发的骄傲自满情绪。骄傲是成功的大敌,做家长的千万忽略不得。许多孩子的学习成绩经常大起大落,其原因就是骄傲自满。因此,家长在表扬孩子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应该及时让孩子懂得“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此外,当孩子做了好事的时候,如给老人让座、帮助同学解决困难、关心班集体等,家长一定要给予孩子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孩子做好事常常是无意识的,家长要善于把这种无意识引导到有意识,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

    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最容易泄气,情绪低落,同时也最害怕嘲讽。有些家长偏偏在这个时候对孩子又挖苦又讽刺,还常常说出笨蛋、傻瓜、白给你吃的穿的之类有伤孩子自尊的话,使孩子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上进心一滑再滑。如果此时家长能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关心,积极地肯定孩子的成绩,对他的不足之处予以点拨,一块探讨解决困难的方法,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走出困境。在战胜困难和失败后,孩子的自信心会大大提高,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也知道如何去解决。

    当孩子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时

    孩子常常在学习、生活、物质和心理上提出各种需要,要求家长予以满足。如果是合理的要求,家长在满足孩子需要时,可趁机向孩子提出一些希望和要求,孩子就会把父母的话铭记在心,按照父母的期望去行动。如一个男孩要求爸爸为他买一样礼物送给过生日的同学。爸爸很快满足了他的愿望。当爸爸把礼物送给儿子时,提出了一个要求:“送给同学礼物是尊重同学,随便讲脏话就是不尊重别人,爸爸希望你今后改正随便讲脏话的坏习惯。”从此,这个男孩就再也不讲脏话了。

    带孩子出门做客时

    有的孩子在自己家还比较听话,但到了客人家,就容易“人来疯”,放任骄蛮,有失大人的面子。如果家长当着客人的面大声训斥孩子,孩子不但不听,甚至会故意大哭大闹,弄得大家都很尴尬。要使孩子在别人面前变得更乖更有礼貌,父母必须在临出门前先心平气和地给他介绍一些礼貌性的话语和举止,并传授文明的交往事宜,孩子就比较容易记住并有兴趣接受。回来时,最好及时表扬孩子的优秀表现之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不足之处,要求以后改正。这样做,孩子就非常清楚大人对自己的要求。

    和孩子一起外出旅游时

    孩子在和家长一起外出旅游时,心情一般会比较舒畅,家长在给他讲解景点故事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教育他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能攀折花枝、乱涂乱写、用食物或脏物投掷动物、乱丢瓜皮果壳等。

    教诲孩子的时机在日常生活中俯仰皆是,远远不止上述几种,关键是家长要做一个有心人,用慧眼去发现时机,用耐心去等待时机,用宽容的心去创造时机。只要时机得当、方法科学,每个孩子都会成才成功!

    3.利用具体情景与孩子说话

    家长仅靠单调的语言说教孩子,有时是苍白无力的。为人父母者,要善于抓住时机,利用具体生动的情景与孩子说话。

    孩子表现怯懦时,利用情景给以激励。

    美国肯尼迪家族的女主人就是如此。每当家里孩子因受欺负而哭泣时,她们总是说:“记住,孩子,肯尼迪家的人是决不哭泣的!”这种格言式的语言,在具体情景中经过一次次反复与强化,渐渐激励孩子们坚强起来,彻底战胜怯懦、软弱。

    孩子遇到困难时,利用情景给以鞭策。

    有个小女孩左小臂残疾,父母倾其所爱,却养成了她依赖、怕困难的毛病。心理医生建议女孩父母要像对待健全儿童一样对待残疾女儿,不能迁就。一次母亲让女儿削土豆,她跑到父亲面前哭诉:“我削不了,我只有一只手!”父亲捡起一只土豆说:“它不过是一只小小土豆,你却有一只半手。动动脑子,办法总会有的。记住,孩子,一只手永远都不是你的借口!”孩子无奈,只得想办法,最终还是以断臂按住土豆削完了它。这个父亲听从心理医生之劝,抓住一个具体场景,以严格而又不失温和的言辞拒绝了孩子的借口,实际上堵住了她向困难低头的退路,从容达到了教子自强的目的。

    孩子流露傲气时,利用情景给以训诫。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