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 说不到心里,孩子怎会听(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说到孩子心里去,孩子离成才的距离就会更近一步。父母的一句话,往往就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如果话说不到孩子心里去,父母就是抱着真理又能拿孩子怎么样呢?

    如果父母说的话没有道理,孩子不会听!

    如果父母说的话不是时候,孩子不肯听!

    如果父母说话的态度不当,孩子不爱听……

    最要命的是,不管父母的话有没有道理,只要孩子不肯听,不爱听,就是废话,就是错话!父母要想让孩子肯听、爱听自己的话,就必须掌握和孩子说话的艺术,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

    2.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是一门艺术

    要彻底解决孩子不听话这个难题,家长应该学习如何保证自己说话的效果,把话真正说到孩子的心里去。这就要求家长一定得用心研究一下说话的方式和谈话的技巧。因为和孩子说话,实在是一门艺术。

    先看看下面这两个例子:

    例一:孩子从幼儿园回来……

    妈妈:“你回来了?”

    儿子:“我回来了。”

    妈妈:“今天在幼儿园都做了些什么?”

    儿子:“没做什么。”

    妈妈:“吃的什么点心?”

    儿子:“忘记了。”

    例二:孩子从幼儿园回来……

    妈妈:“嗯!宝贝,让妈妈看看!(专注地看了孩子一会儿)今天你一定玩得很快乐。”

    儿子:“对呀!我和马晓涛一起玩搭积木,我们搭了一座动物园,然后,把许多玩具关进去当动物,很好玩哦……”

    妈妈:“哇!听起来真的很好玩,可惜我没有玩到。”

    儿子:“没关系!下次我教你玩。”

    两个例子都是孩子从幼儿园回来,妈妈的动机同样是想要了解孩子今天过得好不好、做了些什么事、玩得快乐不快乐,但是结果却相去甚远。例一中的妈妈措辞很生硬,命令的方式质问孩子,孩子回答她的问题很不情愿。而例二中,聪明的妈妈以“玩”为突破口打开了孩子的话匣子。试想,幼儿园的孩子不正是以玩为主吗?可见,家长说话的艺术和问话的技巧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要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家长就要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融成一片。很显然例二中的妈妈平时一定经常和儿子一起玩,她的话很容易引起儿子的共鸣。因此,父母是否拥有一颗赤诚之心,是非常重要的。

    要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家长就要和孩子密切相处,多关心孩子,了解其想法和需要。要了解孩子,就要多跟孩子接触,从他们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们的想法、喜好以及内在需要。

    要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家长就要学会倾听,重视孩子说的话。如果孩子发现爸爸妈妈十分重视自己说的话,那么他也会很愿意听父母说话。如果父母在孩子说话时总显得心不在焉,或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喜爱看的电视节目,或还在看手中的书,那么孩子依葫芦画瓢也就不足为怪了。

    要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家长就要注意孩子的反应与态度。现代父母由于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说话时,常常会急着表示自己的意见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话做,最好不要有意见,经常忽略了孩子的反应。和孩子说话时,如果不了解他们的想法及立场,而让孩子感觉与父母沟通会令他不舒服,他们自然而然会避免接触,凡事不愿意向父母透露,亲子间的代沟必然越来越深。

    要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家长就要针对不同的年龄和个性,使用不同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还有属于孩子自己的气质。例如,对于年龄小的孩子需要示范引导,年龄大一点的则需要激励。引导孩子听话,并不是把一个固定的公式硬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要按照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需求,在他们的身上找到力量,从而创造孩子能够自觉听话的先决条件。

    要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家长就要把握与孩子说话的时机。与孩子说话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当孩子正专心地学习或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或孩子的心情不好时,父母所说的话尽管有道理,他也是听不进去的。因而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并把握教育时机,与孩子进行交流。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