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穹窿隐居 太湖垂钓(1)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十三章 穹窿隐居  太湖垂钓

    却说庆忌遭刺,因匕首未出,血未流尽,尚可挣扎一段时间。护卫船上的将士们见状,飞速划舟靠拢过来,捉住石要离,欲碎尸万段。庆忌摇手制止曰:“此天下之勇士也,杀之可惜,可纵之还吴,以旌其忠……”说完,拔出匕首,血流如注而死。

    将士们奉公子之命,释放石要离,要离却不肯离去,长叹一声说:“吾有三不容于世,虽公子饶命,岂敢偷生!”

    众人不解,问道:“何谓三不容于世?”

    要离答道:“杀妻子而求事君,非仁也;为新君而杀旧君之子,非义也;欲成人之事,而不免于残身灭家,非智也。有此三恶,何面目立于世哉!”说完,夺武士佩剑,刎喉投江而死。

    伍子胥以客卿的身分,帮助吴王阖闾励精图治,富国强兵,有时在都中办事,有时到外地察看民情,并为阖闾出谋划策,打造兵车,操练陆战。此外,他看到都城梅里城郭太小,屯兵不能屯粮,屯粮不能屯兵,就建议在姑苏山东北三十里的一处地方(今日苏州所在地),重新建造了一座都城,名唤姑苏。姑苏城比梅里大得多,水陆城门各有八座;四通八达;城里前曹后市,街巷纵横:粮仓钱库,兵营校场,无所不有。建成之后,吴都由梅里迁来姑苏。

    当初,为断王僚羽翼,伍子胥趁楚平王新丧,唆使姬光谏僚兴师伐楚,且荐掩余、烛庸为元帅和大将,派庆忌往卫国借兵,季札巡访列国,寻求同盟。王僚不知是计,为争霸权,一一准奏。

    掩余、烛庸奉旨积极筹备,先到校场调兵,然后拨粮饷。上次在鸡父打了个大胜仗,现在吴国的“本钱”大了,粮草器仗多了,这次要摆摆威风,让楚人开开眼界,故意楚楚一新——刀是新的,枪是新的,锣、锅是新的,帐篷是新的,军衣、军帽是新的,盔甲是新的,连吃的都是今年新收的稻谷。各事忙毕,次日一早起队,旌旗招展,号带飘扬,盔明甲灿,人强马壮,浩浩荡荡离了吴都。先是走陆路到江边登舟,沿江西上,进汉水叉江,船只停靠,兵马登岸,往郢都的方向进发。忽一日来到潜城,掩余、烛庸一声令下,大军将潜城围得水泄不通。

    潜城守将一面死守城池,一面派人星夜奔郢都告急。楚昭王年幼,把持朝政的太师费无极和左尹鄢将师造麦城和纪南城去了,不在郢都,新上任的令尹囊瓦于惶恐中派左司马沈尹戊将一万陆军,右尹伯却宛领一万水兵,水陆并进,赶往潜城迎敌。正当这时,吴都发生了专诸刺王僚的宫廷政变,姬光夺取了王位。在这种形势下,吴军不战自溃,伯却宛与沈尹戌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凯旋归都,监造新城的费无极和鄢将师发了横财,腰包鼓鼓地回郢都销差。为欢庆胜利,楚昭王大宴群臣,伯却宛与沈尹戌坐了首席,昭王满面春风地说:“列位爱卿,今日庆功酒宴,诸君要开怀畅饮,尽醉方休。”文武百官谢过主公之后,昭王接着说:“今番潜城获胜,雪鸡父之耻,伯卿乃是首功。来,取军衣三百套,盔甲三百付,长枪三百枝,短刀三百把,赐与伯卿。”伯却宛谢恩,群僚祝贺,杯盘丁当,觥筹交错,尽欢而散。

    “福兮祸所伏”,伯却宛立功、受赐,结果却招致了塌天大祸。庆功宴会上,费无极与鄢将师坐了个二席,妒火中烧,宴会后便施阴谋,玩权术,借令尹囊瓦之刀,杀伯却宛全家,火烧右尹府,伯却宛之子伯嚭(pǐ)只身一人逃出家门,投奔了吴国。事后不久,公子申与左司马沈尹戌等忠贞之臣,唤醒了糊涂的令尹囊瓦,大家齐心一力,除掉了长期专权跋扈、残害忠良、祸国殃民的费无极。

    经过长途跋涉,数月颠簸,孙武携妻将雏,终于赶到了太湖东岸。自临淄向南,绕过泰沂山区,过了徐州,便是千里沃野,万里平原,视线所及,连个小土丘也很难看到。时值仲秋。本该稻浪翻滚,无边无垠,谷香飘散,宜人醉心。然而,诸侯混战,连年征伐,致使满目疮痍,处处荒芜,村村断垣残壁,漫漫江淮平原,一片涝洼盐碱,秋色,是悲凉凄清的。车过无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