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说起六祖慧能大师还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惠能是唐代高僧,师傅是五祖弘忍,惠能大师是半路出家,目不识丁。
有一天师傅弘忍问他坐下的弟子说道:“你们每天修习禅法,却不去了解众生的疾苦,怎么能够救世人脱离世间的苦海?今天我就考考你们参习的佛法,看看谁对佛法参悟的更深,你们每人作揭一首,也就是作诗一首。谁的佛性参悟的深就把衣钵传给他。”
当时弘忍有个德高望重的大徒弟叫做神秀。他侍奉了弘忍多年,深得弘忍的真传,而且在众弟子之中也是势力最大的一个。他想了想,在墙上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意思是说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时时不断地观照自己,不让尘垢障蔽光明的本性。
神秀把尘埃比作烦恼,以镜比喻人的心,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时时观察自己的心有没有烦恼,如有烦恼就要除去,即“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断除烦恼是佛教修行内容之一,所以神秀说得不错。
众弟子看着都夸口称赞,但弘忍师傅看了以后并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一脸平静。
这时候刚入门几年的惠能看到了神秀的揭说道:“不对,不是这样的。”说完,提笔也在墙上写下了一首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众人看了都震惊的一脸不敢置信!心想:这大字都不认识一个,只是负责每天挑水的小师弟居然这么厉害,能写出这样佛性深厚的诗句。
弘忍师傅还是摇了摇头,用鞋底擦去了惠能的诗句一声不吭的走了。
第二天,弘忍师傅在惠能的头上敲了三下已是昨天写诗的教训。
惠能领悟,在晚上三更十分来到了弘忍师傅的禅房。
弘忍师傅对惠能说:“你是我佛法悟性最高的弟子,我将我的衣钵传与你。但是恐怕你的师兄不会容你,你还是连夜离开这里四处传法去吧。”
惠能大师就这样离开了弘忍师傅,独自南下弘扬佛法。几年后弘忍师傅圆寂,大师兄神秀继承了弘忍师傅成了新的主持方丈,号“北渐”。而一路向南的正统传人惠能大师则在如今的江州附近自立门户号“南顿”。
再后来因为南北的佛教理念不同,这两支原本同门的师兄弟还有过几次佛法上的意念和冲突。这就是六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诗句故事的由来。
“我勒个去,想不到还有这么一段有趣的故事。”陈翔听的是意犹未尽。
洪毅看到陈翔一脸回味无穷的样子,很是得意笑道:“小子,咱们大夏历史悠久。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呢。”
“洪馆长,你还是没有和我说为什么这惠能大师的舍利会在你这里的原因啊?”苗心悦催促道,惠能大师的故事她早就知道,没有向陈翔那样听的入神,她现在最关心的是这佛骨舍利的由来。
“嗑,这个么。是前不久的一位国外的华人老前辈。名字我就不方便告诉你们了啊。他从国外花了天价买回来的。他虽然一直身在国外,但是却心一直想着咱们的祖国,这次回国他就把惠能大师的这个佛骨舍利一并带了回来,准备交还给国家的。是我死死赖着他老人家才同意我这儿展出半个月的。今天是第三天。”洪毅说完很是自得,好像得了奥运会冠军一样,红着脸讲出了自己的“光辉”事迹。
“哦。原来是这样……”陈翔和苗心悦恍然。
正在这时楼下走上来几个人。
陈翔回头望去,尽然是穿着僧袍的僧人!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刚才在楼下听到了洪施主所讲的故事实在是另贫僧如拨云见日,茅厕顿开。不知不觉便走了过来,还请不要见怪。”一个脑门锃亮约摸四十多岁慈眉善目的和尚说道。
“原来是了凡禅师,失敬失敬,刚才不过是乱说的,还请大师不要责怪洪某话语中的不敬之语。”洪毅认识眼前的和尚,还很尊敬他。
“贤侄,苗丫头,这位就是惠能大师的后人禅宗南顿的了凡禅师。”
洪毅出口惊人的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