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皇上怎么不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洪文波对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有了交易所,就能通过交易所进行融资,这样企业的发展就会更快。”

    “不仅仅是企业融资的问题,而是改革进程中一场革命性飞跃。企业要到证券市来融资,从公司的设立、管理、治理等许多方面都要建立规范的法律制度,也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样就会推动法制的进步,把市场经济体质改革的成果制度化。那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能及时获得融资,发展前景不好的企业就融不到资,这就是市场通过自由交易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会大大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钱花到该花的地方去,乱投资、瞎指挥、拍脑袋决策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洪文波不住点头:“这么说来,建立交易所就是牛鼻子,牵一发,动全身。”

    钟岩教授仍旧保持着他的微笑:“好像是这个样子。如今经济建设需要资金,可是老百姓的存款却躺在银行的账户里,被银行拿去高息放贷,而你所说的高新技术产业却得不到资金扶持。通过证券市场解决这一系列矛盾,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经。”

    洪文波好像明白了什么,说:“难怪梁书记要求我们要学习国外在融资方面的先进经验。”

    钟教授听了,平静地说:“梁天明对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一定了解。我曾经向他建议,办个金融培训班,把特区的中高级干部都好好培训一下,到现在也没落实。”

    和钟岩教授一席长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两个多小时。洪文波提出请他吃晚饭,被钟教授婉拒:“到了这个年纪吃饭已经不重要了,时间不够用。”

    钟教授收拾好自己的笔记本,然后和蔼地对洪文波说:“你如果对金融课题感兴趣,应该系统地学习一下。改革开放十几年了,很多人还是不懂金融,不是拍脑袋就是拍胸脯,简直荒唐。市场经济离不开金融,准确地说,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你看美国,一个华尔街就把全世界玩弄于指掌之间。”他伸出手来跟洪文波握手,继续说:“希望你们这一代人能改变,成为懂金融的干部。”

    洪文波谦恭地说:“谢谢您的指教,我一定记住您的话。”

    送走了钟教授,洪文波借经济系办公室的电话呼了田红苗,两人约好在楼下见。

    走出经济系大楼,洪文波忍不住又回头望了一眼。当年他自己读大学的时候十分用功,系里曾经想让他留校任教,而他还是选择了自认为更有发展机会的部机关。

    “如果当初留校任教,现在或许正在课堂上讲课,而不是来到岭南大学的校园里,听著名经济学家钟岩讲解金融问题,也不会在棕榈树和南洋杉成行的甬路边与一位同在异乡为异客的美女约会。人生真是奇妙啊。”洪文波很喜欢这种感觉,点上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

    烟没抽完,就见田红苗从远处骑着一辆单车过来。

    “要不要带你参观一下校园?岭大也是很有故事的大学。”田红苗到洪文波跟前下了车,胸口一起一伏地有些微喘。

    洪文波推辞道:“今天不行了,司机还在门口等着,得赶回去跟领导汇报。这样,哪天约上老章,请你们到龙湾去玩。”

    田红苗听他这样说,便爽快地答应:“好吧,那就送送你。”

    两人并排朝大门方向走。田红苗问:“跟钟教授谈得怎么样?”

    “受益匪浅。”洪文波感叹:“就像很多问题还需要扫盲,钟教授给我讲金融问题,大概就像用打炮打蚊子。不过,老人家修养真好,一直很耐心。仰之弥高啊。”

    “你以前学什么的?”

    “学新闻。”

    “那应该去做新闻,怎么改行跑到内贸部呢?”

    洪文波无奈一笑:“在部机关工作不是说起来好听嘛,一开始分到宣教中心,报到之后就调到综合贸易司了,一年刚转正,又派到特区来挂职。”

    “你不做新闻可惜了。我读过你在特区日报发的那篇文章,很有水平,有人民日报评论员的风格。”田红苗看了一眼他帅气的脸,语气中充满赞许。

    “过奖了,要真有那个水平,我早就去人民日报了。”

    田红苗认真地说:“水平也是需要锻炼的,就看有没有机会了。你想去吗?”

    洪文波耸耸肩膀:“不知道,现在我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刚才还在想,是不是应该来岭大读个金融研究生,认真学点金融。”

    “真想读研究生还是回北京吧。”她侧转脸问:“难道你喜欢这边了?”

    “说实话有点喜欢。”他伸手在空中抓了一把:“你看,冬天还这么暖和,到处绿树成荫。北京的冬天太单调了,也太严酷。”

    田红苗微微一笑:“到底还是年轻,到哪里都触景生情。”

    “古人不是讲嘛:人生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洪文波记起来,田红苗是学中文的,有意在她面前卖弄一下自己的诗文功底。

    “那是说的江南,又不是岭南。从前,来岭南的人不是被贬谪就是被流放。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的诗你该知道吧?”

    洪文波拍怕脖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还是东坡公更达观一些,典型的吃货。”

    田红苗笑笑:“纸上得来终觉浅,看你明年怎么说。”

    洪文波也笑了:“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你是要来赛诗会啊?”田红苗停下脚步:“那不如我们大战三百合。”

    洪文波赶紧摆手:“我是班门弄斧,别见笑。”

    “你谦虚了,新闻和中文本来就是兄弟专业。”田红苗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到这边几个月,每天都是谈生意,没人都在讲发财,满口铜臭,言不及义。今天总算遇到一个能谈诗的人了。”

    洪文波又想起岭大特区分校的事,便问道:“你在这边蹲点都调研什么?总不能天天开会吧?”

    “哪有天天开会的,我一个月交一份报告。特区和岭大都在提条件,省里和部里都等着领导拍板,说到底就是一个钱字,没有资金开什么分校。”

    “那就这样拖着?太缺少特区速度了吧。”

    “皇上都不急,你急什么?”

    说话的工夫,来到主楼前的空场上。

    “那就再见了。”田红苗主动向洪文波伸出手:“下次偶遇咱们还赛诗。”

    洪文波握住田红苗的手,说:“好哇,希望下次能在龙湾遇到你。”他掏出一张名片:“保持联系,见到老章替我问好。”

    告别了田红苗,洪文波坐车赶回龙湾。

    天色已晚,车外一片昏黑,车灯穿过沉寂的夜幕,在天上繁星的笼罩下,像一次孤单的星际旅行。

    晚上八点多,洪文波回了办公室。办公室里还亮着灯,推门一看,唐志高在里面。

    “老唐,你怎么还没走啊?”

    唐志高忙站起来,说:“我也没什么事,回家吃完饭就过来看看,怕你回来有事找不到人。”

    洪文波坐到自己的位子上,笑着说:“我没什么事了,你赶紧回去陪孩子吧。”

    唐志高从桌子下面拎起一个手提食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