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二章 李旦即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措地看着这一大群人向他走近。到了近前,他们默默地排成两排,站立在丹墀下,一个个举目向他看来。少帝意识到一件关乎于他命运的大事即将在这里发生,嘴巴张了几张,欲语而未言。

    太平公主风风火火地进了大殿,眼风一扫,见少帝还坐在御座之上,而相王一脸落寞似乎心有不忍的样子,尴尬地立在中宗的梓宫之侧。太平公主一语不发,上前几步,目炯炯看定了少帝:“皇帝,把大位让给你的叔王,可以不可以啊?”

    少帝未及开口,刘幽求一脸肃穆,首先出班,在丹墀之下,下跪奏道:“国家多难,社稷维艰,圣上仁孝之德堪与尧、舜二帝比肩。为了天下计,圣上当以王位禅于相王,相王代你担起天下重任,而对于你,日后也会倍加慈爱。”

    晴天一个雷霆,震得少帝呆若木鸡,嗒然若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看这个架势,这个皇位,今天是让也得让,不让也得让了。在他踟蹰之际,刘幽求亢声再奏:“陛下,这个位子不是谁都能坐的,如果德不配位,必遭天谴,古往今来,落得凄惨下场的君王还少么!”

    诸位大臣也应声附和,一起请求少帝禅让。少帝被逼无奈,终于启唇嘤嘤地说:“就依卿等所奏,朕让位叔王。”

    话一出口,太平公主提着裙裾,三两步上了丹墀,一伸手抓住了少帝的衣领:“你还算知事理!天下人心已尽归相王,这个位子,不是你这个娃娃坐的!走,跟姑母走。”说着,拉着少帝的衣领把他牵下了丹墀,放开手,一阵风似地卷到梓宫旁,拽着相王的袍袖,连拉带推,把他拉上丹墀,按到龙椅上坐好。回身下了丹墀,领着群臣磕头礼拜,山呼万岁。

    刘幽求大喜,立刻以少帝名义起草诏文,让帝位于相王。一场逼宫,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目的。死皇帝睡在棺材里,眼睛半睁半闭,他万万不曾料到就在他的身边,一个妇人十指纤纤,一拉一拽,一牵一推。就此皇位换人,江山易主。大唐王朝的史册,又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王李旦登上皇位,是为睿宗,改元景云。当即大赦天下,封赏有功之臣。恢复了逊位少帝温王的封号。

    睿宗入继大统,第一要务就是要定下储君。如果按照历朝历代传下的定规,并不是一件难事,立嫡出长子为太子,宋王李成器当为不二人选。可是,这个江山是如何来的,大家全都心知肚明,全仗着三郎李隆基冒死拼杀,李成器无半点功劳,立他为继位人,对李隆基来说,是大大的不公道。

    那两天,睿宗长吁短叹,举棋难定。他怕的是,一旦举置失误,当年玄武门兵变的惨剧又将重演。那是大唐立国之后第一场血肉横飞的杀戮,起因大致还是因为高祖在立长还是立贤的问题上措置不当。当了太子和没有当上太子的都心有不服。经过数年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最终,儿子们在玄武门外兵戎相见,杀了个你死我活,嫡长子、太子李建成作了箭下之鬼,高祖的次子李世民如愿以偿,替代死去的李建成成为了皇位的继位人。睿宗心有忌惮,只怕一旦选择出了谬误,一时风云突变,龙争虎斗,儿子们会再上演一场玄武门兵变的喋血事变。

    在宫中左右为难了两天,仍然是难以决断。突然,宦官来报:宋王李成器求见,此刻就在殿外恭候。

    睿宗心中蓦地一惊:难道李成器风闻了父皇为立储君寝食难安,特意来为自己作说客来了?若果依律立长,李成器就坐稳了东宫之位。倒要听听他怎么为自己说项。睿宗摆了摆手:“叫他进来。”

    李成器进了殿,恭恭敬敬地行礼,参见父皇。睿宗没有叫他起来,就让他跪在自己面前说话:“来见朕,必是为了朝廷大事,你说罢。”

    李成器又一个头磕下去:“父皇立嗣,孩儿有几句话想要奏上。”

    睿宗背着手,在李成器面前踱来踱去:“你说你说,朕听着的。”

    “儿臣奏请父皇,请立三弟为太子。”

    “哦-------,”睿宗停下脚步,俯看着自己这个平时里循规蹈矩不显山不露水的大儿子:“你身为嫡长子,入主东宫舍你其谁,为什么要让与他人?”

    “父皇容奏,”李成器埋着头说下去,想必他已经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侃侃道来,说得有章有法:“孩儿是这样想的,若是国家安定无事,立嫡长子自然而然。国家处于艰困之中,则应嗣立为国家建立了大功大业之人,若不如此,天下人心皆不服膺,对社稷江山有百害而无一益!启奏父皇,孩儿是宁死也不愿居于平王之上!此心上天鉴查!望父皇为天下为黎民计,准了儿臣的奏请。”

    睿宗默默地过去,双手扶起了宋王:“你的用心良苦,朕都知道了。此事关系重大,朕一时难以抉择,容朕咨询朝中大臣,看他们是如何思虑。你放心,朕一定有个万全的决断。”

    李成器再次跪在了睿宗的面前,流着泪说:“父皇,儿臣心意已定,此生绝不入东宫之位,请父皇恩准。”

    “好吧,我知道了,你回去罢。”

    第二天上朝,睿宗把立长立贤之事提出来让大臣们参议。众口凿凿,一致认为应该立贤能的平王为太子。刘幽求更是力主立贤为嗣:“微臣曾听说过一种说法:为天下祛除大祸乱者,理当享有天下。平王于奸佞横行之时,不畏艰险,挺身而出,拯社稷之危,解君亲之难,普天之下,有哪个功大于他?!更何况平王素来勇毅坚刚,有德有仁,将来临政,必是天下之大幸!圣上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一番话有理有据,听得睿宗默默地点头,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即日降下了旨意:立平王李隆基为太子。

    平王接旨后,上疏睿宗,坚辞不受东宫之位。睿宗不准,下旨驳回,平王唯有领旨谢恩,成了众望所归的皇位继承人。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