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36章转产的风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不好在让王小强出钱,自己也够了,最后就不管了,干错就不在村委办公,要是参观考察团来,就自己想办法,一律不接待。虽然王涛受到了县委的批评,王涛也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出,根本就不往心里去了。

    只要一来,村里的小饭馆更加红火了,几十家小卖部更加生意形容,倒是感谢王涛的做法了。不过王涛也没有做绝,而是安排了几个村民,在村委会烧水,免费提供茶水,即便是这样,还烧坏了三台锅炉。

    繁华落幕,终是寂寞。不正常的繁华,也是不长久的,随着卧龙村的地里皮,一点一点的被各路人马买去,村里只剩下适合地里皮生长的土壤了。小卖部的生意也清淡下来,十几家餐馆最后只剩下了三家,还算正常经营,村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只有卧龙公司的自来水厂,和水厂,还是一如既往的红火。

    第一个通上自来水的就是卧龙村,随即周边的8个村,都用上了自来水。尽管收费6元,老百姓还是乐于接受的,主要的是水质比以前自己挖的水井干净多了,还有一股甘甜的味道,一个人一个月也就一方水,区区六元钱,村民还是喜闻乐见的。水厂最近也开始了投产,一桶8元送上门。

    村民们更喜欢桶装水,市民就更不用说了,用桶装水,不光是身份的象征,更是健康的保证,尤其王涛舍得花钱做宣传,卧龙水厂桶装水很快的就占领了市场。王涛规定,出厂价是4元,包括运费,送水的工人每桶就赚4元,一个勤快的送水工,每天送100桶很是正常,一个月的收入就是一万多元,很快的就催生了一大批送水大军。

    卧龙水厂的利润还能保持在2元左右,每桶是20升,也既是是每升的利润还在01元,一方水就是200元,水厂的产量每年是100万方,每年的利润就是2亿,这个利润,虽然比不上一些大企业,这对于王涛来说,已经是足够了。当然,这仅仅是开始,以后随着市场的扩大,就是年产500万方都不是问题。

    不过,王涛不急,自己下放扶贫的时间是三年,这才仅仅半年多,也许用不了三年,王涛就能带领卧龙村村民走上小康的日子。

    村里的1200耕地,收割了地里皮,就空闲出来,至于种植什么,王涛还拿不定主意。要是继续种植地里皮,只需接上菌种就可以了,地里皮是一年四季生长的,只不过过冬的地里皮质量更好一些,就是春天种植,也是可以生长的,一到秋季就可以收获了。

    问题是,王涛不再想种植地里皮了,据王涛估计,明年全国的地里皮种植少说也有200万亩,按照每亩1000斤就算,全国就是20亿斤,价格能到一块就不错了。王涛就犹豫起来,种植什么好呢、

    村里种植什么,王涛是说了算,农户种植什么,王涛就说了不算了,全村的农户耕地有3000多亩,起码有2000亩种植了地里皮,还不说邻村种植的,王涛很是焦急,努力的劝说村民,不要种植地里皮了,可是村民哪里肯听?

    有的村民就说了:“今天的地里皮已经到了2万元一斤,明年就是再便宜,也会500元以上,一亩的收益就是50万,那可是一户村民终生的收益啊”。尽管王涛费了不少的口舌,没有一户肯听,还有的村民辱骂王涛,说王涛是吃里扒外的主,自己发了地里皮的财,却不让村民发财,王涛是有苦说不出。

    没奈何,王涛就集合村的党员开会,商议这件事,几乎是众口一词,都支持王涛在村里1200亩地里,种植任何植物,而自己的地里,是清一色的种植了地里皮,有些激进的村民,就把全部的耕地,都种上了地里皮,保守一点的村民,也是种植了一半,其余的还是种植大蒜。

    土地是农民的天,没有了土地,就没有了农民的一切。1200亩耕地不能闲着,王涛也是焦急,要是种植大蒜,虽然价格合适,可是也有极大的缺陷。大蒜是一个劳动密集型植物,种植大蒜所费人工是极其大量的。即便是大蒜价格在3块以上,个人农户种植是合算的,村里集体种植就有的不合适了。

    因为大蒜需要很多年工序,都必须是人工,就全国来说,还没有类似的大蒜机械。耕地是一遍,耙地是一遍,挖壕沟石一边,浇地,划线,栽培,蒙薄膜,挑薄膜,三遍浇水,打蒜薹,挖蒜,洗净,装箱,几乎是13遍工序,折合人工成本就是2元多。农户的人工是不计成本的,要是集体种植,成本就好了,即便是3元一斤,也而是亏本的。

    因此,村里集体种植大蒜是不合算的,王涛就要另想办法。在考察了市场,总结了几十年来的经济作物市场规律,王涛就发现,核桃就是一直价格上涨的品种之一,而且极易管理。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