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回 苍生何日晓升平 高家有意结姻亲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趣阁 【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半日登山观览后,一行人从另一侧较平缓开阔处下山。坦途阔道上,五人步履轻盈,言笑晏晏。可是行路过半,却出现了一些稀稀落落的路人,这些人尽是衣衫褴褛,步履维艰。至山下,形容枯槁者瘫坐路旁,瘦骨嶙峋者相扶相持,那场景无论如何也难让人想到这是在京城脚下。

    “这些人,都是从哪里来的啊,为何竟如此……?”长孙无絮见此情状颇为吃惊。

    “都是些难民,今天多地大旱,朝廷常年修河筑城,各种劳役工事,加之连年战事。如今京城脚下都已有这般景象,更何况这整个天下。”长孙无忌叹了一声气。

    “我听说很多都是逃难至此,离此不远有座破庙,很多人就住在那里。”侯君集指着东南方。

    “城内府宅多有升平,这城外百姓却是饥寒交迫。苍生何日得升平?”李世民神情凝重。

    “将近寒冬,这些人该如何度日?”无絮看着寒风中单衣破履的穷苦人们不禁心生怜悯。她顺手将自己身上的首饰尽皆取下,分给了路人换取食物,并鼓励雪儿一并施舍。

    路人遇此自然感激涕零,连连跪拜道谢。可是,无絮心知这些饰物又能救得了多少人?

    就在旁边的一处废旧沟渠里,他们竟看到置于杂草废墟处,用破布裹挟着的幼童骸骨。

    半日前还兴高采烈、意气风发地攀坡登高,赏景论诗,谈笑自如的五人,现如今已然换了心境,面对这累累白骨,饿殍遍地,人人心思似有千钧之重。

    “我长这么大,都还没见过死人呢。”雪儿说着哭了起来。

    “我们走吧,千万别去破庙那边,实不忍心啊。”侯君集催促着几人离开。

    长孙无絮心中自是一阵难以名状的震动,垂下的双手暗暗攥紧了拳头,眼底泛起的泪花也渐渐退去,那眼神中少了懦弱,更又多了几分坚强。

    “如何才能解民于水火?”长孙无忌看了一眼李世民,道出心声。

    “我父亲为我取名,李世民,意为济世安民之意,大丈夫立于世,何惜名利,当念苍生。”李世民每遇此景,心中便更多了几分兼济苍生的责任感、正义心。

    听闻此言,无絮一怔,这寥寥数字,却印刻在了她的心头:济世安民、何惜名利、当念苍生。她悄然抬头望着李世民,站在身边的这个少年,高大潇洒的外表下,竟有一颗如此刚直正义的心,更有如此义薄云天的英雄气概,那一刻的他变得更加高大。

    五人绕道原地,日落时骑马回了城。

    终南山所见让长孙无絮思虑万千,那挥之不去的“济世安民、当念苍生”无意间牢刻心间。

    这一年,冬日久至,虽寒意逼人,却直到隆冬时节,才迎来了一场茫茫大雪。鹅毛飞雪,飘了三日之久。银装素裹的庭院窗几下,沉思着的长孙无絮却总会想起城外饥寒交迫的流民,不知他们又是怎样的一翻悲惨光景?

    母亲高氏得知后劝慰道:“天下尽是这般可怜之人。幼儿未及学话,少年未及弱冠却为这人世所弃。让我竟想起你父亲当年说与我的一事。”

    无絮侧耳倾听母亲娓娓道来:“你父亲曾于出使突厥的归途中,偶遇一家灾民遭贼遇害,唯救下一个三岁女娃。你父亲见那女娃便想起了你。你们年岁约同,你父亲心生怜悯,便一路抱着,直到寻到沿途一家良民夫妇时,将其托付。不知那女娃姓名,你父亲便唤她‘黎儿’,取自黎民之意。如今想来,这天下无父母者,境遇悲惨者,何时何地皆有之。”

    无絮双目微润地问道:“不知那女娃如今怎样?”

    “无人知道,想必在那良民夫妇膝下尽孝呢吧。”高氏抚着无絮肩头。

    “无絮,无絮,那个李二郎来了,现在正在我父亲那儿说话呢。哦,姑母也在啊。”穿着短襦棉衣,披着一件绯色披风斗篷的雪儿一进屋便扑腾着身上的雪花,哈着寒气。

    “二郎来了?”李世民已有些时日未来,踏初雪而来,倒是出乎无絮的意料,她拭着双目。

    “他们二人已在我父亲处,父亲这几日刚回,李二郎也算是咱家的常客了,所以,阿兄自然要领着拜会父亲。走,我们也去瞧瞧!”雪儿说着拉起了无絮。

    “我们也去?”无絮有些犹豫。

    “哎呀,想什么想,速速随我前去!”雪儿一心想着找由头跟在长孙无忌身边,从不在意他人处境。长孙无絮那想见李世民却又自觉冒失的心情,她自是无从知晓。

    两人蹑手蹑脚地来到了高士廉堂外,暂不敢唐突闯入,便藏于檐下偷听屋内人说话。

    “方才听公子说姓李,不知是哪家李氏啊?”高士廉衣冠楚楚,和蔼可亲。

    “既然明公问及家事,二郎也不敢有所隐瞒,我是唐国公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李世民道出实情。自从与长孙无忌等人结识以来,李世民鲜有谈及家事之时,偶有提及,只道自己是个富贵人家的公子。直到请长孙无忌前去府上时,才道出实情。二人约定,互为布衣之交,不论家世背景,以免心有旁杂。而如今,相交日久,也便无所顾忌。

    “什么,你是唐国公家的二公子?”高士廉一怔,盯着李世民上下打量了一番,继而连连点头,“确是,确是唐国公家的公子无疑!我早有耳闻,唐国公家的二公子少年英雄,名声在外,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公子既是仪表堂堂,又如此意气风发,难得啊。”高士廉毫不掩饰对李世民的喜爱之情。

    “明公过誉了,能得明公如此赞誉真是晚辈的荣幸啊。”李世民赶忙道谢。

    “舅父平日里很少这样夸人,看来,确实是因为二郎的英雄之名,鲜有人比啊。”长孙无忌一旁帮腔道。

    “无忌说的正是,我平日里极少夸人,那是因为,少有如此少年英雄啊。你们既然已是布衣之交,无忌需多多虚心学习才是。”高士廉说完后,看着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

    “舅父的教诲,无忌谨记于心。”长孙无忌话刚落,就听见门外窃窃私语声:“屋外如此冰寒,我俩要不要进去?”、“合适吗?”、“谁知他们闲谈多久?我只是担心父亲怪罪”……

    “道蕴言雪若絮,亦雪亦絮,到底是雪还是絮呢?”高士廉望着门外故意吟咏了一句,无絮、雪儿的名字正在其中,一语双关,堂内之人自知其中含义,不禁哄堂大笑。二人闻声,羞着脸掀帘而入。

    “道蕴的未若柳絮因风起,自然是以絮喻雪,堪称咏雪佳句。”无絮步入屋中,红着脸低头应答。

    “比那少有才名的谢郎的空中撒盐差可拟如何?”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