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工业班底到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是造枪,而是先制作各种必要的工具。”

    陈耀祖也很想立即就制造新式火枪,但那种工艺原始、外形粗糙的枪并不是他想要的。他必须先对造枪的工艺、流程进行改造,因此各种必要的新式专用工具是必要的。

    陈耀祖要制作的工具很多很多,但这些东西是一环套一环的,急不来,因此陈耀祖只能从零开始。

    开始分配任务了。

    唐二牛和另一位铁匠学徒的任务是打制一套标准的燧发枪击发装置的零件,而且陈耀祖对这套零件的精度要求很高,要求完全符合图纸的尺寸,还要打磨光滑。

    陈耀祖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这些零件是要用来做击发装置的标准母件的。

    按照陈耀祖的设计,以后这些部件的制造就不采用大致的方式了,而是用铁水在模具上浇制,这样应该会省很多时间,也会标准很多,维修起来也简单。

    事实上,后来北美的工匠们制作燧发枪的击发装置采用的就是这样的工艺流程。

    陶匠的工作很简单,配合木匠完成各种规格的模具箱的制作,然后准备陶泥制模。

    木匠除了配合陶匠制作各种模具的木箱之外,还有一件事情要先帮陈耀祖完成,那就是帮陈耀祖制一条三尺来长的扁木条,而且要求用上好的桃木制作,精度要求非常高。

    陈耀祖说是这根扁木条是用来做标准尺的,但又不要求刻尺度。

    然后,陈耀祖又交给了铜匠一张很奇怪的图纸,和工匠们用的卡尺很像,但又多了一些东西,陈耀祖把它叫做游标卡尺。

    这把游标卡尺的制作要求也非常高,但同样暂时没有要求刻尺度。

    陈耀祖之所以有这样的安排,自然是要统一度量标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明代工艺制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度量标准不够统一,比如当时的一尺营造尺是32厘米,量地尺是32.7厘米,而裁衣尺则达到34厘米,并且各个工匠的尺子刻度也还有细微的差异,导致很多东西制造出来存在着较大的误差。

    就以火绳枪为例,不同工匠制造出来的火绳枪口径都不同意,有的为12厘米,有的小一点,有的又大一点,导致装弹时各种状况百出,射击的精度自然也受到影响。

    这种情况是陈耀祖绝对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只好自己来统一度量标准,而且要直接统一成为他所熟悉的米制。

    外面能不能习惯这种新的度量他不管,但在他这个小体系内是一定要统一的,因为这事关以后的发展问题。

    当然,现在的标准米制连欧洲都还没有统一,陈耀祖就只能以一把标准营造尺为32厘米来推算了。

    工匠们开始忙碌起来。

    各种材料的事情也无需担心。工匠区的材料都是统一采购的,要什么大家找袁二管家领就是了,反正最终都是陈耀祖来买单。

    而陈耀祖自己,则是又找袁二管家领了一把标准的营造尺,准备开始他的统一度量大计。

    陈青云一直跟着陈耀祖后面观察他的一切,他发现,这个儿子真的有可能来自未来,因为陈耀祖的很多想法都不是现在这个年代所拥有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