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子孙后代用下去?人家刘翁都说了,诗书才能传家,刘家卖宅子供大郎君进京考学呢!
乡亲们顿时议论纷纷,有说老赵家和刘家不能比的,有说刘家这买卖不划算的
七郎已经一溜烟走远了。
天明村大多数村民都姓赵,往上数几代都是一家,七郎家一日暴富了,说酸话的人会有、眼红来借钱,想借了不还的也有,但偷抢还是不至于的
就是有那么一两个游手好闲、偷鸡摸狗的,也不敢摸进赵老汉家,这家一屋子男丁呢,就怕进去了出不来~~
七郎去到刘家,罗先生已经在给刘茂讲书了,董月明坐在小案上乖巧的写字。
先生,我来迟了。七郎恭敬行礼,在董月明左手边的小案旁坐下。
罗先生笑道:不算迟。只是我以为你是天明村首富了,不会来读书了。
七郎曾说过,他要把糖卖遍全国、远销海外,做全国首富罗先生就拿来打趣七郎了。
七郎尴尬地笑了笑:只是五百贯罢了。
听听!只是五百贯!罗先生指着七郎,失笑:我这小弟子财大气粗,五百贯也不看在眼里了。不瞒你说,先生我也没有五百贯呢!
真的?七郎咂舌,做先生那么穷的吗?那我以后不要教书了。
罗先生:让你看《祢衡传》,看来没学到什么。
七郎伸了伸舌头,把自己写的心得体会拿出来,交给先生:我已经读懂啦~就是要谨言慎行,当心祸从口出。
罗先生翻了翻七郎写的文章,笑着问: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
七郎端端正正地坐着,乖巧地说:先生,我知错啦~先生两袖清风,教书育人是读书人的事业,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他这个话说得漂亮,说到罗先生心坎去了。
罗先生微笑:算你的功课过关了,但字还得继续练,《道德经》也得抄。
说完,仍走坐回上首,给刘茂讲书。
两个小娃娃看先生没留意他们,凑在一起说话。
董月明说:听说县令赏了你五百贯!也就比我的私房钱少一点了。
七郎不可置信:还比不上你?
董月明骄傲地抬着头:当然比不上!师弟,你还要继续努力啊!
七郎垂头丧气:所以我就说,五百贯在贵人眼里根本不算什么!
但他很快又振作起来,握着小拳头说:明年我们三宝商行扩大规模,能挣更多的五百贯。我正要和你们商量呢,我拿两百贯出来,请你们家物色一个铺子,挂上三宝商行的牌匾,正式把商行开起来!
从前他们三宝商行,光有名号,连个铺子都没有,顶多算货郎吧~~
董月明问:那谁去做掌柜?我们都要读书呢!
掌柜就让我小舅舅做,他以前就做过货郎,也走过商。七郎早就想好了,还有我们商行的分成,也要重新议一议。
毕竟铺子他花钱买,棉花和糖是他们三人的,胡椒和辣椒却是他自己的
董月明点头:这个我不懂,我要先问我舅舅,还要请教先生。
罗先生听到几个小娃娃叽叽咕咕的说话,微微一笑,假装不知做买卖也是学习和成长的一种方式。
不管成不成,都是一种磨练。
刘家是益州大姓,如今又有萧县令照拂,虽是小孩子做买卖,也不用担心被人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