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个?”张和平愣了一下,疑惑望着一旁的戴眼镜的院长钟涛,问道:“上面能批108个临时工名额给咱们医院?”
“只批了6个临时工名额给我们,不过……”钟院长提起白大褂,蹲到张和平旁边,小声说道:
“我把这事向上面反馈后,上面又给景城卫生所、机械厂职工医院、化肥厂职工医院等十几家医院,分了一些临时工名额,加一起有108个。”
“然后呢?”张和平皱眉问道,他有种不好的预感,可能会耽误他放假。
钟院长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因为这事是我们医院发起的,加上李医生在我们医院。所以,这108个知青的前3个月考察期,要落在我们医院。”
张和平放下竹子、柴刀,拍拍手上竹屑,起身去拿了行军水壶喝了一口水,然后指着旁边两把竹制靠椅,说道:
“坐下慢慢说,其他医院给了什么好处?竟然能让咱们院长冒这么大的风险。”
“一栋两层楼房,120个床位,床和家具配齐……”钟院长兴奋地说起了那些大医院联合开的条件。
随后一个多月,版纳人民医院四周圈了一大圈围墙,西侧后门那边,起了一栋两层住院楼,上下各11个房间,1间医生值班室、10间6人病房,放了120张木制病床。
北侧起了一栋能同时容纳200人就餐的食堂,还可以用来当李医生的教室。
食堂旁边还加了一个公厕,男女厕所各6个坑位,是张和平特别要求的。
东侧是张和平他们现在住的砖瓦宿舍,以及拆了灶台的原厨房。
再东边一点,就是版纳人民医院原有的两层红砖楼,以及新修的大门口,还有两扇铁栅栏门。
医院内,本来是要全部铺水泥地面的,但被张和平拿出一张设计图给钟院长看了后,就放弃了。
然后,院内多了几对花坛,还有几块荒草地。
医院南侧空地,被张和平做的竹楼框架霸占了,应医院同事要求,做了11栋联排竹楼。
目前,张和平还在等竹子做墙,等茅草铺屋顶。
1969年12月12号,版纳人民医院收治了多名“传染病人”,为了防止传染,即日起关门隔离。
大铁门一关,就连炊事员老朱、会计刀美娟都跑去食堂听课学医了,只有张和平没去,嫌他们讲的病例太简单。
前一个月,讲课老师只有魔都来的李医生。
那108个学医的知青,在经历过之前几个月的下乡劳动后,特别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早起晚睡、加班加点的在学,都想转为半脱产的卫生员。
甚至幻想表现优秀一点,留在城里医院当医生。
学生用心,老师教的也快。
关键是,李医生准备的3年培训教案中,有很多基础知识都是这些知青学过的。
所以,短短一个月,李医生忽然发现,她的教案讲完了。
这群知青的笔记写得很仔细,哪怕现在没记住,以后多翻看两遍笔记就行了,不用李医生重复啰嗦。
之后几天,钟院长、妇产科陈医生都上台分享了一些案例,然后……
“要不,让小张讲一节课?”
听到钟院长的话,正在办公室里商讨后续教学的李医生、陈医生都不由一愣。
“他学过医吗?”妇产科陈医生疑惑问道:“老钟,这事可不能开玩笑。”
“他的档案里写着,他16岁参加地震救灾,参与救治1366人,手术做了372台。”钟院长说到这里,有些说不下去了,感觉匪夷所思。
“小张的医术比我高。”岩巴老傣医忽然插了一嘴。
这是张和平用傣语跟岩巴交流时,经常问岩巴一些傣医治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