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进是一个典型的文学青年,满口都是名人名言,张口莎士比亚,闭口巴尔扎克,对人生和未来充满了激情和幻想,而且正在写一部长篇小说。
“我的长篇小说,是我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书名就叫《第一部》……”
“主要写啥子内容?”
“写知青的人生!世界上著名的小说都写人生,给人以生活的启迪!”
“嗯,总有个啥子故事吧?”
“小说首先是写人,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故事并不重要,因此我的小说,怎么给你说呢,三言两话又说不清楚。”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文学成为了一种社会潮流;僵化的头脑开始运转,禁锢的心灵开始苏醒,文学释放了人们被压抑得太久了的感情,帮助人们理顺了纷乱的思想;有人不无道理地把这一时期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文学创作一度非常地风行,也非常地时尚,甚至令普通人羡慕和敬仰。这是叶明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有理想、的抱负的青年,因此感到及新鲜又刺激,对吴文进更是佩服得不得了。
吴文进戴着一个黑边眼镜,说话的声音非常动听,动作也很雅致,浑身上下都是学问,都是散发出理想的气息。虽然叶明最终没有弄清楚他究竟写的是什么样的小说,但在叶明心里,写小说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他也相信吴文进写的是一部好小说。
为了满足当时的心理需要或者是虚荣心,叶明主动把吴文进留在身边。
“就在我这里,就在我这里写小说……你想在这里住多久就住多久。”
叶明供吴文进吃住,好像十八世纪的欧洲贵妇人一样,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而把文人据为己有。不同的是,叶明不是什么贵族,也没有什么资产,而是靠自己省吃俭用来养活吴文进,尽其所能地为他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使他能有一个比乡下更好的写作条件。
他们睡在一张床上,吃同样的饭菜,彼此倾述心中的秘密,很快成了无话不说的好的朋友。
“叶明,其实你这个人很聪明,不应该这样浪费自己的青春。要有理想,要有志向,人生才会有意义,生活才会更丰富……”
“我能有什么理想和志向?”
“做自己希望做的事,这就是理想呀!一个人只要努力,敢于奋斗,没有做不到的事。”
“哦。我本来想考学。为了减轻家庭的压力,我来到了这个单位上班,原想一边上班一边准备……”
“那就去考呀?”
“可是真正上起班以后,好像根本没有时间。”
“其实,你真正缺乏的是自信。人活到老学到老,什么时候学习都不为迟。你要有这个自信!”
现在听起来,这些话是那么俗套,但当时却非常新鲜和鼓舞人心。叶明不知道老师过去说过这些话没有,反正在他的印象中,从来没有听见过这么激情、富有哲理、充满生气的语言。在他的感觉中,吴文进的声音仿佛是从另外一世界传来的,而此时此地,这些话从吴文进嘴里说出来,格外地令人鼓舞和振奋。对叶明来说,吴文进好比是一个榜样和一面镜子;面对这个榜样和镜子,他开始认真地思考人生和自己的命运。他想了很多,第一次真正面对自我,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和人生。
说来难以令人相信,到现在为止,叶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理想,认真地思考自己这一生将如何度过。因此,吴文进几乎就是叶明心中的一盏明灯,令他感到眼前豁然一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