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今日之言,出我口,入你耳,然后就忘了吧,别在提起。明白吗?”见锦儿点了点头,黛玉才说道:“就因为与军队与社稷有益,故而圣上是不会允许我脱离他的掌控的。将来的事儿,我如今也看不清了。”
黛玉的话,锦儿自然听得明白,更是想得清楚。却也正因为如此,锦儿有些失控地抓着黛玉的胳膊,惨白着脸庞,红着眼眶道:“锦儿哪儿也不去,锦儿生是林府的人,要留在林府,死是林府的鬼,要守着姑娘!”
锦儿说完,有些颓败地低声哭泣道:“可姑娘,你怎么能!你怎么能这样呢?你这是……”黛玉拍了拍锦儿的手,很是感概的说道:“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玉儿享受着普通百姓享受不到的一切,难道不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吗?”
黛玉的话,让锦儿无言以对,她心里清楚,黛玉已经说了,做了,且还会继续下去!再多说已是无益,遂急忙问道:“可如今如何是好?姑娘可有打算过?将来又该如何?”
黛玉安抚的拍了拍锦儿的手道:“锦儿姐姐也别想得太坏,只如今,对于我的将来,怕是师傅也是帮不上什么的,便只能静待圣意了。武郡王府,乃是圣上默许的,或者是父亲向圣上求来的。可若是再牵连上后族,或是别的家族……”
黛玉没有说完,但锦儿已经明白,黛玉的将来,终不是她能做主的,便是提出意见,怕也是不能的。而如今圣意未明,黛玉便只能与所有人保持合适的距离。
锦儿却不知,黛玉心里觉得自己才十五岁,并未想过要这么早成亲嫁人,在前世,自己这个年纪还只需要安心读书,考一个好的高中而已。
再说如今的形势,自己能不被收进后宫,已是万福,是圣上的恩宠了,哪里还敢奢求什么?只愿身边儿的人,都能好好儿的便好。至于盲婚哑嫁,随波逐流……暂时还未到哪一步吧!
黛玉甚至想过,若当真到了那一步,海外,便是黛玉能够想到的唯一出路。故而黛玉一直在努力的怂恿着重启海贸,如今说这些却也有些为时过早。
黛玉不知的是在她与锦儿说这些话儿的时候,暗卫已经将今日黛玉在花厅中与莫轩赵秉所言之事,一字不落地禀报给了皇帝,皇帝听得是百般滋味在心头。
这般聪慧美好的丫头,若是早生二十年,那该多好!可偏偏……与其说黄季云与林如海是皇帝心中的知己,不如说,他俩加一块儿也没黛玉称他心意。
尤其是黛玉那嘟着嘴娇俏可人的模样,那理直气壮据理力争的模样,那笑颜如花的模样……那清冷的,端庄的,雅丽的,欢快的,甚至天真的神情,不时的在皇帝眼前晃过。
但皇帝此时却没有心思去细细品味,自己心中那些说不出道不明的滋味。他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国之君。
皇帝沉吟片刻后,便下传令吏部,户部,兵部,工部尚书以及大学士黄季云和大皇子承德前来御书房议事。
王公公不敢耽搁,自是匆匆而去。如此多重要官员,忽然齐聚御书房,这样的消息谁也瞒不住,更何况一向很是关注大皇子的四皇子承辉,自然也收到消息。一打听却得知是皇帝安排在黛玉那边儿的暗卫传回什么消息,皇帝接着便传召了这许多大臣。
想到黛玉,四皇子承辉的嘴角便不自觉的勾了起来,甚至下意识的握紧了那只曾经扶过黛玉一把的手。
可皇帝与大臣御书房议事,皇子中却只有大皇子承德受到传召,自己却……想到这儿,四皇子脸上的神情又冷了下来,甚至眼中也闪过一丝寒光,却又很快的隐了下去。
黛玉还不知道,除了锦儿站在她身侧后看着她的背影在心痛,还有一个人也站在不远处的林边儿,看着她的背影,心底莫明的痛楚着,目光一错不错地紧紧跟随着她,仿佛生怕下一秒她就消失不见。
黛玉说完望着山下缓了缓心神,方转过身对锦儿笑道:“哭什么鼻子?还不快去瞧着熬粥,一会子你家姑娘我才是要饿的哭鼻子了!”说完黛玉便微微提着裙角,往武郡王妃那边儿走去。
锦儿看着黛玉单薄倔强的背影,心中是一阵阵地刺痛,却也明白此时该去准备晚膳。
锦儿举步正欲走去,却猛然看到莫轩呆呆地站在林边儿,目光随着黛玉的移动,缓缓地朝武郡王妃那边儿看去。锦儿心中也是叹息不已,却知道自己不能再多说什么了。
想到这儿,锦儿忽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自己有姑娘护着,而姑娘却只能自己去面对这一切。自己的将来姑娘给安排了,可姑娘自己的将来,却不知在何处。
锦儿忍不住再次抬头看了看那林边儿站着的莫轩,天青色锦袍,束着银腰带。一块墨色玉璧挂在腰间,再无它物装饰。棱角分明的脸庞,一双剑眉斜飞入鬓,明亮的眼睛,随着自家姑娘的移动而微微转动着。
看到这儿,锦儿又回头看了看已经与武郡王妃站在一起说着什么的黛玉,锦儿也只得深深地叹了口气,便去准备晚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