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二章如若安定天下祭祀势在必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辰给她的不足以为外人道的耻辱。

    可她唯有生生地受着,就仿如我在宁惜文死亡之时一样。

    街道两旁有百姓伏地高呼万岁的声音,更有百姓燃香为祝。马车缓缓前行,车外面的人以为车内的人是救世皇天,但又有何人能救赎车里的人呢?

    隐约可见大道旁有一高大牌坊立于侧旁,牌坊后面是一条笔直的跑马侧道,侧道尽头便是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的住宅,朱漆正门之前立有两排守卫,衣裳整洁干净,牌匾上有如金戈铁划的两个大字,时府,原来这便经过了时府。

    它与其他府地确实不同,先皇的题匠,碧瓦朱檐的宅所,无一不显示出这所百年老宅的底蕴。给我的感觉,它已扎根于此,如一株盘根错节的百年老树。

    夏侯辰终侧过脸道:“皇后,这便是你的娘家了,可要下去看看?”

    那三牌坊的前面,便有一名垂髯老者率了几名家丁等候,也有几位女眷面垂了檐纱站在其身后。我略一望,便见这几人身上衣物无不精工细琢而成,却不显张扬,想来便是她的家人了。

    皇后只略略往前望了望,珠帘此时正好被风吹起,珠玉相击之声清脆悦耳那老者与家丁女春们都伏地跪了下来,她只呆呆地望了他们一眼,便又坐直了身子。

    她微笑道:“皇上,正逢祭祀大典,臣妾又怎么能失了大体?”

    夏侯辰便道:“皇后一向都是识大体的。”

    于是便一路无话,直奔太庙而去。

    太庙在京城南边,也可以说得上是皇庙。马车停在了太庙的中央广场之上,下得车来,便望见一切祭祀用品皆已准备妥当。主祭为太庙长老,其他一切人等皆从旧制。

    擂鼓鸣炮之后,仪仗,仪卫队就位,由主祭唱喏,我与夏侯辰、皇后等三人,便入祭位,虔诚地上香,行三跪九叩大礼,接着行“初献礼”祭祀典礼大约要进行两个时辰左右,行罢“初献礼”第二日便还有“亚献礼”第三日便是“终献礼”最终才会“焚祝文、焚宝帛”

    跪拜磕头之后,便跪坐于蒲团之上,由太庙司仪等读祝文,以开光圣水遍撒于身,以求来年顺利通达。

    我合十而跪。宝像庄严的三圣祖从宝座之下垂眼而望,在氤氲烟香之中,仿佛感到宁惜文在空中悲悯而望,大师的唱喏之声飘忽遥远,一切是那样的不真实。

    想起宁惜文之惨死,我便不由自主地望向侧边的皇后,却只看得清她如玉的双手与面颜,好一幅端庄如观音佛祖的面容,又有谁知道她面皮底下的丑恶?

    可这一瞧,却被我瞧出了端倪来。只见她身躯并非端坐不动,宽大的衣裳下面,衣服微起了纹理,她仿佛坐立不安似的,下半身不由自主的扭动。

    我与她并排坐在夏侯辰身后,按制我的位置比她略退了一步,所以看得清楚明白。她面容依旧洁白如昔,脸上不见任何动容,只是身上不停地颤动,仿若她身上有万蚁噬咬。

    我便知道,夏侯辰安排的一切,已见了成效。在此等重大的场合,她若失态,便是万劫不复。

    她今日所穿冕服,皆是按制制成,上绣龙纹花胜,精美无比,可反面却不能依她平日要求司制房的那样,多多少少会有线头弹出,而冕服的质地,更不像平日里她所穿之物那么轻薄柔软,皆为加厚的平斜纹绸缎制成,以显穿着之人行祭礼之时的庄严慎重。这种衣服我们常人穿了自然没有什么,只感觉厚重而已,而如若她穿了,便觉奇痒无比。时间越久,她行动得越多,衣裳与肌肤摩擦,便会越觉痒,仿若百蚁钻心,终会让她一股脑地暴发出来。

    我知道她自一坐上马车开始,便保持身躯不动,尽量减少衣物的摩擦,但既是祭祀大典,又怎么能不磕头受礼,颂经合十而唱?

    她的异样,已引起了其中一位司仪长老的注意,在我们周围团团而转唱喏领经之时,便不时地不顾礼仪地打量她。我暗自留意,心想正如夏侯辰所说,打草了,才能惊蛇。

    所有的一切,便要在今日祭祀典礼之时完结。

    香烛燃烧的味道愈浓,我已然微微感觉香熏得有些刺眼“初献礼”已接近尾声。接下来便是司仪们准备“亚献礼”而我们则由人领着去小禅房略事休息。我由素秀扶着从蒲团上起身,只略感疲惫而已,而皇后,却几乎由两名侍婢拖着才起得身来,夏侯辰看见,便皱眉道:“皇后,可否身体不适?”

    她摇头,勉强作答:“臣妾跪得久了,脚便有些麻痹了。”

    夏侯辰便道:“下面的仪式可不能出半点儿差错,朕再不能让百姓看笑话了。”

    我见到皇后面孔煞白。她自是知道夏侯辰潜台词的意思,他的头一个皇子已让天下人看了一个笑话。虽无实证,但大家都知道一切源头便是皇后。若皇后再出差错,便会让他忍无可忍。

    即便她是本朝最盛的世家出身。

    可她能控制自己的表情,控制自己的笑容,是否也能控制由药物制造出麻烦来的身躯?

    我上前笑道:“皇上请放心,无论怎样,皇后娘娘都不会在此等重要场合有所差池的。”

    她闻此言,眼神颇淡地望了我一眼,道:“若臣妾出了什么差池,独留妹妹一人在此,臣妾恐怕妹妹撑不下去。”

    我垂手而立“那是自然臣妾从未敢有此妾想。”

    夏侯辰便带头先走“这样便好。”

    我们被带至侧厢房休息,今日的“初献礼”便算圆满完成。因祭祀期间仍须不吃荤腥,太庙便准备了精美的斋食给我们。

    佛手三丝,兰花金针,如意豆腐卷等摆了满满一桌,桌上虽无荤腥菜看等特有的香味,却也清新淡雅,颇花了太庙主持一些心思。因身着冕服,广衣大袖,行动不便,便有宫婢试吃之后用银筷将食点夹入我们面前的盘子。当用膳之时,自有宫婢帮我们拢起袖子,以免弄污了服饰。

    身上的冕服头饰,要到晚间才能取下,重虽重,但一切有人侍候,倒也不是太麻烦。

    只是皇后坐卧不安的样子让人看了感觉好笑。她既是一国之母,自当保持端庄模样,行走时腰杆笔直,裙据不动,坐下之时便要端行正据,但我看她虽勉力保持着在凳椅之上的形态,却眼角微抽,显是忍得很辛苦。

    我便向宫婢道:“皇后娘娘一向喜欢吃笋类,这佛手三丝中掺有笋丝,想来是皇后娘娘喜欢的,央了给她罢。”

    宫婢央了笋丝放入皇后的盘内,她便谦和地笑道:“多谢妹妹了。”又问夏侯辰“皇上喜欢吃什么?”

    夏侯辰便指了那媒兰花金针,道:“这道菜菜名儿好,菜式更是朕喜欢的”

    她便喜道:“让臣妾夹了给您。”

    原本她不必做此举动,自有宫婢代劳,但她既说了,便有宫婢上前为她拢了袖子。我张眼一瞧,广袖遮挡之处,可看见她手腕之上有一道道浅红的挠痕。她似有所觉,手一缩,那一道道浅红的挠痕便又被广袖遮住了。

    她夹了一筷子兰花金针,欲站起身来走到夏侯辰的身边,却不知为何,手一颤,筷子一松,那筷子菜跌在了菜盘子里,散得四周围都是。

    我心中暗笑,另夹了一筷子给夏侯辰“皇上,还是臣妾来吧。皇后哪里做得了这等粗活?”

    夏侯辰便浅浅一笑收了“还是你这粗使丫头合朕的心意。”

    我便倚在他身边扯了他的袖子“皇上,瞧您说的,臣妾既是粗使丫头了,那皇上岂不是粗使长工?”

    我拿眼暗暗观察皇后,却见她脸上忽青忽白,一时僵在了席间,筷子犹举在半空之中,良久不曾放下。

    我知道夏侯辰在逼她,逼她撕了娴雅的姿态,逼她采取行动,逼她忍无可忍!

    用不着任何言语提示,我便与夏侯辰配合了起来。

    她忽地道:“皇上既有了妹妹,想必用不着臣妾侍候了,那臣妾便去禅房呆着,念佛经以求上苍保佑我朝,皇上您看可好?”

    我忙起身行礼,道:“皇后娘娘您请放心,皇上有臣妾在身边,必出不了什么差错,皇后若是累了,便去禅房休息吧。”

    她终于由身边宫婢扶了出去,没有她坐在席间,夏侯辰便屏退了下人,在席间沉默了良久方道:“朕所做的一切,你可明白?”

    我点头道:“臣妾一切皆明白,臣妾会助您达成心愿!”

    他手里拿了一双筷子,听了我的话,忽地将那双筷子丢在了瓷碟上,瞪着我“我说你怎么这么不开窍呢?”

    我见他又闹起了别扭,朕也不说了,还“我”了起来,不明所以地也瞪了回去。

    他刚才丢筷子的力气甚大,弄得桌上的菜肴东飞西溅,佛手三丝便有几根飞到了兰花金针上边,很是不妥。

    我迷惑道:“皇上,您所有的一切臣妾皆明白的呀,所以臣妾才会帮你。你所作一切皆为了铲除佞党,臣妾难道说错做错了吗?”

    他呼的一下子站起身来,就往外走去,广袖甩在凳椅之上,差点把凳椅给拖倒了。我忙跟了过去,虽然穿了如此的衣服走得不快,倒是在他出门之前问了一问:“皇上,您是这意思吗?”

    他回眼一瞪,目似冷光,没理我,走了。

    等我赶到门边,却见他宽袖大氅地走在木制的长廊之上,康大为躬着老腰在后面跟着,边走边劝说着什么,隐隐传来凡句:“皇上您又跟?”

    我心道,伴君如伴虎,如是而已!

    一连走了两个,剩下的我自己吃!

    当晚便睡在了太庙之中。皇室庙宇自是不同凡响,屋字众多,早派人详加排查打扫干净了,铺上了锦被,台凳皆铺上绣品。太庙房宇建筑本属精良,虽与皇宫不可同日而语,但也属上乘之作,加上太庙树木参天,幽静异常,自有和皇宫富贵不同的气氛。

    将身上的冕服除了下来,再除了凤冠头钗,穿上便服,用太庙的井水煮水沐浴,倒带了满身佛香,素秀解了我的头发,帮我轻轻地梳着。我闭目养神,心里想着白天的一幕,心想这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也算得上是一个聪明机智的人了,可每每到他面前便碰了壁,难道我领会他的意思领会错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