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都能压下这份伤痛,可后悔的印子,也将永远存在。

    她难忍地攥紧了双手“我不是不明白”换作她是玄玉,若不败晋王,她也定势不罢休,只是

    “就让他俩任性一回吧。”袁天印叹了口气,虽知这么做很自私,可还是希望她能够成全。

    “那九江呢?”她抚着两臂,深深觉得孤立无援的处境是如何艰难“难道咱们要放弃九江,助赵奔北上与益州大军合攻轩辕营吗?若是闪此而让玄玉两面受敌,进-步拖垮了玄玉怎么办?”

    聆听着她哽咽的语调,袁天印清楚的听见了舍与不舍之间的为难?这般看着她,他恍惚的觉得,在她身上,他看见了当年在江边见他最后一面的玉权,那个,举弓对准了他,却是射与不射皆为难的玉权。

    “以眼下的情势来看,燕子楼无法击退赵奔,长空又受了伤,就算短期内我们守得住九江,九江也禁不起赵奔如此轮番猛攻,而城中粮草也总会行吃尽的一日”冬卿无奈地低语“我怕,我们等不到玄玉回来”

    袁天印拉来她颤抖的两手,小心握紧后,下定决心地问。

    “冬卿,你信我吗?”

    她不解地看向他“信。”

    “若你信我,不妨就将赵奔交给我。”玉权的两难、玉权的后悔,皆是由他一手所这成,而现下,在玄玉与冬卿之间,他不愿再弃其-保其一,因他不想再见到另一个玉权。

    交给他?

    对他的请求,冬卿有些讶然,在她将希望全部寄托在燕子楼他们这些武将身上时,她从未考虑过袁天印,因袁天印虽智谋,却非出身沙场,可当她在看着袁天印这双眼眸时,她却见着了自信的光芒,一种很类似常在余丹波身上见着的光芒。

    “如何?”决定不借助轩辕营力量的袁天印,低首问她的决断。

    有何不可?既然手中无半点希望,为何不就自己创造希望?反正就算死守在这,若是等不到轩辕大军赶至,九江城也必破,何不就放胆-试?就算九江日后终将遭破,好歹他们也能为玄玉他们拖延住赵奔,不让赵奔在此时北进,如此一来,玄玉在长安对付益州大军时,也不需拨兵来对付赵奔,而造成兵力分散的风险。

    她收紧了掌心,牢牢握住袁天印的。

    “我愿赌。”

    长安。

    尧郡城外,由玄玉自长安调派来的太原兵马,在最短的时问内纳入袁枢麾下加入战局。被任为行军总管的袁枢,在整合兵员后,立即率军将原本已快兵临城下的益州大军逼退出另一段敌距。

    此后月余,轩辕营严密编成拦堵敌军逼近尧郡城的军阵,据在尧郡城外一动也不动,纵使轩辕营已加入了太原兵马,袁枢仍旧是坚持把守着敌距,不时派出一波又一波的游击小队,藉以防堵敌军的偷袭或越界,并未在敌军的挑衅下大举反击。

    坐在马背上的袁枢双目直视着敌军的方向,他知道,此时在肩负守城重任的他身后,有着雨双正瞧菩他的眼睛,一是坐镇城内等待余丹波到来的太子玄玉,另一,是停灵在尧郡城内的乐浪,因此他绝下允许敌军挥兵近抵城下,或是攻陷尧郡城使得轩辕营守个住最后三十里敌距,风沙吹掠过眼帘,声音听来很孤寂,此处战场上的黄沙,原本是欲往长安的南队所途经的黄土官道,那颗颗飞扬在风中的沙尘,就像他们武人的人生,起风时,飘无定根,风停时,落在异地里无人闻问。

    这些风沙令他想起乐浪。

    当年亡国后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乐浪拉着他们每个人的手,-块跨过罪疚与背叛的阴影,亲自领着他们步入轩辕营安身立命,让他们不致流离在外,被前南民视为叛国的叛徒倍受歧视,或是被迫得放下刀枪,远离他们唯一赖以为生的出路。他们这些长年来活在军中的军人,一旦离开军队、失了沙场后,就没有别的出路谋生了,是领他们至轩辕营的乐浪,让他们不致于无所适从、无处生根,他始终都忘不了,体恤他们心情的乐浪,在一安顿好他们后,就立即你下公务亲自领着他们回去与亲人团聚的景况。

    他是多么怀念乐浪的背影,他不似嘴上倔强的袁衡,总是不肯承认自己其实很佩服余丹波,他从不否认他景仰胸怀宽大却又心细如发的乐浪,南国亡国时,乐浪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并让他有了追随的机会,而这回,在晋王的刀下,乐浪更给了他第二次活下去的机会,他欠乐浪的,已不只是还不还得清。

    当玄玉亲手将乐浪的陌刀交至他手中的那个瞬间,他知道,玄玉等于是把乐浪的一切全都交给他继承,他得代为他而死的乐浪守护住长安,他必须保护好玄玉,因为他比谁都清楚,乐浪心中最挂意的人就是玄玉,他欠乐浪的恩情,或许他此生都还不尽,但至少,他可以还玄玉。

    “将军。”身后的副官低声禀报,益州大军又将进行另一回合的突围。

    无时无刻部在等着尔岱的袁枢,只是朝副官颔首,要手底下的人就照已安排好的计画再次进行拦截,而后袁枢扯过手中的缰绳,领着身后的前军朝前方滚滚沙尘处前进。

    再次领军而来的尔岱,一手扯紧马缰,远望着敌方领军的袁枢。

    “凭你,真以为会是我的对手?”不过是个乐浪子底下的人,也敢不自量力?这一同他就将那个叫袁枢的给逼进尧郡城里,与玄玉一块待城破后受死。

    密集的战鼓再次在黄沙里扬起,跟在盛长渊与乐浪麾下多年的袁枢,战法融合了两者长处,一重攻一重守,在尔岱再次派出前军欲强行突破拦阻的大军时,袁枢命配挂着弩弓与长形陌刀的骑兵伍出阵,疾快的马蹄声,在沙啸阵阵的风音里,似断了弦的出塞曲。

    聆听着城外再次扬起的战鼓声,尧郡城内的玄玉抬首看向行辕外,不断在心中祈祷着这同袁枢亦能够把守住阵地,若非他身旁这些将军们极力劝阻,他很想亲自率军前去助袁枢一臂之力,这不是因他信不过袁枢,而是他再也等不下去了。

    在长安那边,听令奉派执行长安守城任务的盘古营,已做好尧郡城若破即得接手迎战的准备,军员数不多的盘古营正等着他回长安,父皇亦每日派员传旨要他回长安避险,偏偏尧郡城的战局仍旧是僵持下下,若非到最后关头必须得孤注一掷,他实在是不想撤走长安最后的防线盘古营,命盘古营前来兵援。

    “殿下,元麾将军率军赶到了!”难得出声的堂旭,拉大了嗓门自行辕外一路冲进里头,一脸兴奋地对着他大喊。

    ?x那问,所有纠缠在玄玉心头的忧心与焦急,全部烟消云散,苦等这么久,也让袁枢咬牙独自撑了这么久,他总算是等到了轩辕营两军会合,-举反击益州大军的时机。

    率军日夜兼程赶来的余丹波,赶到此地时在听闻益州大军全军出动后,并未命大军在城中稍做休息或是停留,必须得先去见玄玉的他,对身后的蒙汜交待。

    “即刻率军兵援我军,我随后就到。”

    “得令。”

    两脚方踏人行辕内,等候他巳久的玄玉立刻迎上,余丹波还未行礼,迫不及待想知援兵有多少的玄玉已开门先问。

    “你手中的轩辕营损失如何?”

    “回殿下,”余丹波脱去顶上的盔甲,低首拱手以覆“两军合一后,我军对付晋王,绰绰有余。”

    “你可拟好败益州大军之计了?”

    透过玄玉的肩后,余丹波方抬起头即瞧见后头玄玉为乐浪所设的临时灵堂,他怔看着牌位上那再熟悉不过的人名,一想到他是为何赶来此地后,登时一涌而上的忿意,随即覆盖过了连日以来的疲惫。

    玄玉催促着他“丹波?”

    “末将可即刻出城接手战局。”他振了振思绪,重新打起精神。

    “好。”得丫他这句话后,玄玉立即朝堂旭扬手,堂旭很快就捧来他的钟甲和战弓。

    “殿下要亲征?”在玄玉开始穿戴时,余丹波注意到了他睑上那份急于报仇的神情。

    “你要拦我?”玄玉在穿妥后,边接过堂旭递来的帅剑边问。

    “不。”他也同样非亲自手刀仇人不可“末将这就去安排。”

    “丹波,”在他欲走出行辕前,玄玉叫住他。

    他侧过身,静候下文。

    “把他留给我。”玄玉走至他身旁,决定与他一块出城。

    即使不问,余丹波也明白玄玉话里指的是谁,他看了玄玉那双充满压抑的眼眸一会,同意在此事上退让。

    “末将明白。”

    自尧郡城出城前,余丹波看了城外远处自己所带来的轩辕营大军那一面面飘扬在蓝天下的余字军旗一会,征得玄玉同意后,他命人取来城内的乐宇军旗,亲自举旗与玄玉一块同赴前线。

    面对益州大军的轮番强攻,守在最前线抵挡敌军进击的袁枢,在另-半轩辕营赶来会合时,派出原有的前军结阵持盾往前步步开去,好扯开身后正在整军的轩辕营与敌军的距离,而不愿让轩辕营合而为一的尔岱,则是派出箭伍派箭阻止,持盾撑挡着箭雨的轩辕营前军,人人莫不咬牙忍耐,连月下来的疲惫,已让身心俱疲的他们到了极限,就在敌军箭袭过后,已经无力重整结阵的前军在准备退至后头时,袁枢回头看见了重新飘扬在战场上的乐浪军旗。

    所有属于乐浪前军的士兵们也都瞧见了,看着旗帜上的乐字在风中不住地飘打着,不禁悲从中来的他们,恍然的以为乐浪又再次和他们并肩站在战场上,而他们,则有责任替乐浪打完这场仗。

    驰至大军前头的余丹波,将军旗交给蒙泛后,在众人面前立马起蹄,众人不约而同地深深望向轩辕营的另-支柱余丹波,在这时,玄玉策马来到余丹波的身旁,一见玄玉亲征,再加上他们对余丹波的信心,士气低迷已久的大军,总算在乐浪死后这么久来重振士气,在赶往长安路途上就已安排好军员与破敌阵式的余丹波,此时高举手中的长弓朝前头的众将军下令。

    “布阵!”

    重整过后,轩辕营兵分四路齐出,左右两翼负责包围来袭的敌军,前军结合余丹波所属的数十连箭队一径朝敌军派箭,由玄玉所率的另一半中路,则是避过战场,绕道王敌军后头断去敌军生路。

    当四路兵马皆就定位,为了不让敌军有机会可闪躲,四路兵马在令下开始定起移动圆阵,顺着四个方位逐次移动,如同逐渐收紧的旋涡般不让敌军有任何出逃的机会,持续不断的兵箭自四面集中往圆阵中射,不留给敌军任何可躲藏的余地。

    当敌军结成无数侗方阵反制箭袭时,轩辕营四路兵马整齐划-地派出持长矛的步兵快速冲锋,步兵手中的长矛方纷纷用力将敌盾挑上青天,接手而来的骑兵,手中的长矛或大连陌刀马上就抵达接手。

    尔岱并不是只能在原地一路挨打。

    益州大军一连连善用长刀的步兵,很快即让马背上的敌军-一下马,善于肉搏的步兵依令朝前后两路开进,试图在包围中杀出两条活路,其中一路,正正地朝着玄玉所领之军而来。

    陷于阵中的玄玉也注意到了这点,但他并没有回避,-心只想找到尔岱的他,边开道前进边两目不断搜寻着每一张敌军的脸庞,紧跟在他身后的堂旭,丝毫不敢让玄玉离开他的视线。忽然间,堂旭瞪大了眼,飞快地冲至玄玉的身畔,在一旁玄玉没注意到的敌兵将陌刀砍向自己时,先代玄玉挡下一刀,紧接着他再转身护住玄玉的身后,不让后头的敌兵补上另一刀,顿时一阵撕裂的痛意自他的腹部传来,他深吸口气,一刀捅向眼前的敌军。

    为救玄玉,硬生生挨了一刀的堂旭兀自咬牙隐忍,玄玉在转头赫见他腹问被横砍了一刀的伤况时,忙不迭地将他拉至身后,一边抵挡着朝他靠拢的敌军,一面对身后看似站不稳的堂旭大喊。

    “撑着!”

    堂旭将大刀直插在地,喘息了一会,眼看逼近玄玉身边的敌军愈聚愈多,他一手握紧大刀不顾疼痛再战,这时混藏在敌军步兵里的箭兵, 开始朝玄玉放箭,玄玉扬剑挥砍着快抵面的兵箭,一具背影忽地窜至他的面前,手中无盾的堂旭用更快的大刀代挡,无视腹部与大腿部中箭的他,丝毫不肯让玄玉走出他的身后。

    玄玉忙不迭地拾起敌军弃置在地的大盾,一手拉过堂旭一手扬盾,他边回头唤菩副官命他快赶来支持,边命身旁的人带走堂旭,可这时堂旭却站不住地跪了下来。

    “不许死!我不许你死!”玄玉按着他的肩头大声喝斥“你听见了没有?”

    看着玄玉那双深怕他也会死去的眼眸,不愿令他失望的堂旭拔去身上的兵箭,按着腹部再次站起,轩辕营前后两支中军渐渐冲进益州大军中路,自两旁包围的两翼也配合中军的攻势派出骑兵与步兵逼近扫荡,领着前军冲锋的余丹波,在捣散了敌军中路的阵势后,在一片人海中终于找到了坐镇指挥的尔岱。

    尔岱同样也看见了他,心底只想着连续击败两名轩辕营大将的尔岱,领着小队驰向余丹波,然而张弓拉弦已久的余丹波,在尔岱一进入箭距内时,一箭先中马儿两眼之问,?x那间,马儿往前颓倾,将止不住冲势的尔岱摔下马。

    护帅的益州大军兵员迅即上前保护尔岱,但余丹波领着善射的余家军,一箭箭地射向举凡想靠近尔岱身旁的援军,举弓的余家军在身后的步兵掩护下逐渐围成圆阵,将尔岱独自隔离在援兵之外,这时玄玉排开人群,信步踏进圆阵中,手握着帅剑朝尔岱走去。

    无处可逃的情况下,尔岱盯看着敌军的主帅玄玉,心想眼前的玄玉是他最后的机会,若他不降,他可用玄玉相胁,届时还怕余丹波手下不留情?

    与他心思回异的玄玉,也不管有多少人在看,在尔岱举起手中的陌刀时,二话不说地也扬剑挥向尔岱,一旁架箭在弦的余丹波,则是担心地将箭尖始终都瞄准在尔岱的身上,以防玄玉有任何不测。

    两人刀来剑往问,胜负难立现,因尔岱刀法造诣虽高,但自小即由乐浪教授剑法的玄玉亦不让分毫。

    “你以为你杀的人是谁?”挥剑的玄玉,早等着问他这句话“你忘了从前你是怎么唤他的吗?”

    想起自己曾在这处战场上喊过乐浪什么的尔岱,紧竖着眉心,不去想当时求胜的他究竟用过什么手段,与乐浪不亲的他,其实根本就不在意他与乐浪疏远的关系,可与乐浪极亲近的玄玉,却将剑用力架在他的陌刀上,整个人逼近他的面前,以森冷的目光直视他的眼底。

    “你以为,你我二人,谁较狠?”

    被他面上寒意震住的尔岱,在下一刻回神使劲将玄玉推挡开,欲转身个与玄玉缠斗的他脚下未踩过两步,又急忙扬刀斥开再次冲着他来的玄玉。

    “石寅难道没教过你,当忍则忍?”玄玉边说边不断反手抽剑,剑剑直扑人面“你或许已知道,天下不是等久了就是你的这道理,但你可知道,天下更不是冲着一腔热血就是你的?”

    石寅的名字再次被提起,心火遍生的尔岱凛着眼,不相信在这节骨眼上,玄玉的眼中竟还只有着石寅而没有他。

    “光凭手上这把刀,你能给百姓什么?石寅可教过你了?”旋身一剑砍下他的战盔后,玄玉刻意再问。

    他忿声嘶吼“住口!”

    玄玉趁隙一剑直刺进他的右肩,剑柄一转,令尔岱痛得不得不将陌刀换手,一刀砍断仍插在肩里的长剑,玄玉登时你开手中的断剑朝身后一扬,紧跟在他后头的袁枢立即再你上另一柄剑,接到剑后,玄玉拉剑出鞘不留给尔岱半点脱逃的机会,紧接着又再次举剑,将陌刀换至另一手的尔岱,忍着疼,试着用不熟练的左手挥刀挡了一阵,当他再次举刀时,玄玉-剑直抵在他的喉际上,制止住他所有的动作。

    “天下人能容忍一个?s兄杀弟的储君吗?”望着他写满杀意的眼眸,尔岱屏息地向他提醒。

    “我不曾?s兄?”玄玉手中的剑没有离开分毫。

    “但你会杀弟。”

    “不错。”

    尔岱满面不甘“为何你不先杀了凤翔?”手下败将凤翔,乱国甚于他,却还能保住一命?而他不过是杀了个前皇戚,就得送上一命?未免也太下公平了。

    玄玉冷冷应道:“我不杀凤翔,是因对凤翔来说,生不如死,死了,反倒是-种解脱。耻辱的活在他人脚下,对他,才是-种最大的折磨。”

    “你好狠的心”尔岱万没想到他根本就没断恨,反而竟是以另一种手法来报复凤翔。

    “这是人生,不是儿戏。”玄玉锐目一瞪“这道理,乐浪因你而明白了,而你,现下也得跟着他明白!”

    赶在他动手前拚死一搏的尔岱,扬刀挥开了玄玉剌上前的剑尖时,举起右手自左手上的陌刀里再拉出另一柄短刀,趁玄王微愕应变不及时刺向他。

    “殿下!”堂旭和袁枢在尔岱抽出刀时已冲上前,有伤在身的堂旭慢了一步,袁枢挥刀一手砍向尔岱的左肩,一手则紧紧握那柄短刀,一旁射来的快箭,硬生生地将尔岱逼退两步,在余丹波发另一箭前,尔岱大步冲至袁枢的面前,玄玉一把拉开还想护着他的袁枢,将剑直剌进尔岱的左胸里。

    在那一刻,玄玉的脸上没有泪,他亦看不见尔岱的睑庞,他看见的是另一人,是那个早在他心中取代了手足之情的乐浪。

    尔岱瞠大了双眼,站不住地一手紧捉住玄玉的肩头,以不信和不甘的眼神望着上方玄玉决绝的脸庞,然而,双目直视前方的玄王,完全不肯低首看他一眼。

    “我不能把江山交给你。”玄玉面无表情的低语,语毕再将手中的长剑更刺进他的身体里。

    受这-剑后,尔岱的身子缓缓往下滑,当玄玉不留情地拔剑转身走开时,尔岱跪在四起的风沙中,微?着眼,试图想看清玄玉的背影,但在这时,他眼前所看见的却不是玄玉,而是石寅多年来总是站在他前方保护他的背影。

    是那具宽阔的肩,领着他来到战场上,也是那道他依赖的身影,教会了他如何在战场上求生求胜,如何用手中的陌刀杀出一片未来。

    他没忘记过石寅,他从没忘记,那张如父的脸庞。

    这一辈子,他都活在矛盾之中,想等又不能等,既爱石寅又恨石寅。当他决定不再等待,想藉战争之手,将那些他没尽力去争取过的都拿至手中,可却已失了夺得天下的先机,当他终于明白石寅那片舍生救己之心,石寅也已离他而去。

    许多人与事,是不能再重来一遍的,就在他错过之后。

    当尔岱无声垂下头时,手中那柄石寅的陌刀亦自他的掌心中松开,风沙吹掠过他的脸庞,没有代他留下只字词组,

    “传旨?”决定速速结束这场内乱的玄玉大声喝令“不降者,杀无赦!”

    战场上人声再次沸腾,当奉命去逼降的兵士们部纷纷离开时,持弓的余丹波垂下手中之弓,默然地看着玄玉动也不动的背影,过了许久,立在原地的玄玉去取来军旗,将绣写着乐字的旗面自杆上取下,仔细折妥后,悄悄收至袖里。

    余丹波深深喘了口气,始终都关在心底的伤痛,总算能够随着玄玉的动作释放出,那些在洛阳时他没来得及流,也不能在众人面前流的泪,化为眼前的风沙,跟随着风儿流浪到远处。

    扬首远望西边坠落的夕日,风儿嘶声地在他耳边诉说着,这不过又是另一次的浴血归来,所谓的生与死,仅是沙场上的片景。

    举步跟上玄玉前,余丹波回首看着身后乐浪的旗帜,以及远处的尧郡城。

    日后这座尧郡城,将会-如往昔地繁华富庶,欲往长安的商队旅人,和那些来自西域的使节们,会如常地踏过尧郡城城门,但多年后,善忘的人们定不会行人记得这座战场上曾发生过何事,总有天,人们也都会忘记,忘记风沙里的背影,和那些流传在耳边的英雄之名。

    冬卿仰起脸庞,直望着眼前一面面高耸的伏义营军旗,在她前方,是列队整齐,等着她交出九江城的伏羲营大军、

    袁天印的赌法,就是开城出降,而领头出降者,还是身为太子妃的冬卿。

    在这之前,除了冬卿之外,其余九江城里轩辕营的将士们全都反对这么做,但这其中,却不包括燕子楼,事实上,在冬卿下令之前,燕子楼与袁天印皆已率军离城中,现下伴在冬卿身旁一块站在九江城城桥这端的人,分别是已断了一臂的顾长空,与坚持不走的洛阳太守康定宴。

    太子妃与楚郡王,加上-个洛阳太守齐出城败降,这对趟奔来说是莫大的胜利,尤其是在听闻狄万岁已死在余丹波之手后,眼前的胜利,方可稍稍弭平趟奔心卞那份痛失爱徒的伤痛,也可藉此提振伏羲营的士气。

    阴霾的大色下,陷于烽火多时如今已经偃兵息鼓的九江城,此刻城内城外笼罩在一片大雾与等待的沉默中,率领伏羲营大军的赵奔,等着城桥另一头的太子妃率众渡桥出降,而冬卿也在等,但她等的却是另两个不在她身旁的人,

    飘浮在空气中的阵阵白雾,令趟奔看下清远处冬卿的脸庞,等候许久,就是迟迟不见冬卿越桥而来,当赵奔等得不耐,欲遣人上前一催时,某种类似马蹄、又似重物辗过大地的声音,自雾中缓缓传来。

    手按着腰际上的陌刀,顾长空很想亲自上前砍上赵奔两刀,在听见那阵声音后,他更是耐不住性子地往冬卿的身旁靠,准备随时一把拖走她,神情自若的冬卿,怕他小不忍乱大谋,忙偷偷按着他的手示意他别在伏羲营的面前露出半分异状。

    不久,发觉不对劲的趟奔,深伯中了埋伏遂命大队上前越桥去逮已出城的敌方,可原本听来像是仍在远方的古怪音息,此时却以疾快的速度愈逼愈近,仿佛在下一刻即将抵达?轰隆隆的声音,其震天价响之势,令所行人都忍不住想掩住双耳。坐在马背上的赵奔紧拉住缰绳,在挥散不开的浓雾中搜寻音源究竟是来自何处,当声音大到一个极点时,在迷雾中听来有若千军万马,宽广的城桥亦开始随声震动,定在上头的人马被震得几乎站不住,迷蒙的水气忽然大量蔓延在空气中,

    恍然明白此声为何物的趟奔,拉大了嗓门命城桥上的士兵快捉住太子妃并策马冲上前,已撑至最后底限的顾长空,发觉赵奔已识破后,随即扯了冬卿掉头往城里跑,跟在他们身后的康定宴,则是边跑边命候在里头的城兵合力收起城桥。

    倾斜的城桥渐往上收,令驰在上头的赵奔马势不稳,他倏然收绳止蹄,回首看了仍在他身后的大军一眼,顿时调过战马奔向大军,大声喝令全军速离九江城尽快朝地势较高的地方移动。

    下一刻,滔天洪水在伏羲营慌忙撤退中骤抵,三条围绕在九江城外却遭人截流并蓄洪的支流,被迫同时集中冲向九江城,漫高的洪水以无人能阻之势一泄千里,紧急关上城门的九江城,虽说地势较高,但还是险些因剧烈的水势而拉不上城门,城内的城兵们纷纷拉紧了城门巨索关拢城门,在城门一关上后,一涌而上的轩辕营士兵赶紧上前以巨木抵住城门,并以双手推挡在厚实的城门上,试图阻止外头水势强烈的奔流冲垮城门使得洪水也冲进城中。

    伴着水流,击打在城门上的树枝或石块,一下又一下撼动着城门,声势之大,令门内的轩辕营人人耳中听不见人语,亦听不见外头伏羲营任何兵员的声音,大伙都咬紧了牙根在心中祈祷着,历经过灭南烽火、数百年水患,专为防灾而筑的这座九江城,能够抵挡得住这次人为的浩劫。

    来得急亦去得快的洪流,在横扫过九江城外后,顺势冲向长江。数个时辰过后,清晨的浓雾早巳散去,身子早已紧绷到僵硬的众人,在外头再无任何声响时,缓缓自城门后撤开。

    沉重的城桥再次落下,走出城门的众人,哑然无言地瞪视着眼前难以想象的景况。

    放眼看去,九江城外众镇皆毁,眼前尽是满地泥泞与残屋,自上游冲下的大水与石木,将九江城外摧残成一片狼藉,而先前包围九江城的赵奔与伏羲营,已不知去向。

    “敌军”一片静默中,顾长空困难地自喉问挤出两字。

    不愿去想象方才城外发生了何事的众人,无人回答他。

    “九江”顾长空你鹊刂缸徘胺剑?芮煨以诳?角熬鸵呀?傩杖?汲吠?俅ā?br />

    众人全都看向站在前头的冬卿。

    她深吸了口气,信誓旦旦地道:“我们可以再造一座九江。”

    聆听着她令人安心的保证,众人下自觉地都松了口气,自震惊中回神的康定宴,忙下迭地命人设法出城,好去将在上游截流转向的燕子楼与袁天印接回来。

    潺潺的黄流,低声白桥下和前方的城镇中走过,冬卿走至桥上,低首看着这-手创造了九江亦可毁灭九江的河水。

    那日,袁天印告诉她,就由九江城自己来决定他们的胜败,由上天决定他们究竟该不该亡在此地,敌不过赵奔的她,同意一赌,虽然她以往都深信人定胜天,也下相信什么命运,可这一回,她却在城破之前押下了所有的本钱与命运一赌,或许,这只是临死-搏,但她真的很想知道,轩辕营是否命中注定将亡在九江,而她与玄玉,定否夫妻真无再聚之日。

    当康定宴准备派兵出城去江边寻找敌军时,冬卿转身定向城门,打算先告诉康定宴,在确定敌军生死后,定要快些将九江已退敌的消息传达给玄玉,顶上的日光照在桥下的流水之上,将她的脸庞映照得莹莹发亮,在她走过城桥时,水面上留下了她的倩影。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