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清军拼死抵抗,在巷战中伤亡的。但此役太平军的伤亡还是远远小于清军,却是得益于火炮的运用。经过这次集中使用火炮的尝试,太平军开始考虑炮步协同的问题了。
相比广德之役,扬州之战就打得艰苦得多。扬州的江北大营虽破,但胜保等部清军退而固守扬州,扬州盐商又捐饷又组织团练,另有漕运漕丁万余人助阵,清军在扬州一共汇集了近四万余人镇守。
由于太平军断了漕运,靠漕运吃饭的数万漕丁聚在扬州,听闻长毛要来,这些漕丁群情汹涌,都要助官军剿贼,最后胜保选了万余精悍者随军。这些漕丁虽说群情汹涌,但随军之后,也是要粮要饷的,没粮饷胜保也差不动这些从漕运中吃拿惯了的大爷们。最后还是扬州的盐商们捐了一大笔银子,才算是把漕勇的粮饷凑齐了。
罗大纲部三万余人从瓜州北上后,林凤祥引一万余兵马并三千枝洋枪、百余门大炮到达镇江,水师连夜抢运兵马火炮过长江,花了五天时间才全部将兵马渡完。随后林凤祥坐守镇江调度,罗大纲引兵攻打扬州。
罗大纲却犯了个错误,他没有像陈玉成那样集中使用火炮,而是兵分四路出击,分进合击扬州。
起初太平军渡江,借着旧例岁首日清军防备松懈,一举突破江北大营北部老营,随后清军各部积极来援,清军退守扬州外围营垒。胜保经历上次自己上任之初的大败后,很是整饬了一番军规军纪,也知道对面的长毛经常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发动突袭,因此也到没有一溃千里,清军固守扬州外围各处营垒接战。
突袭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太平军陷入和清军争夺扬州外围营垒的战斗中。由于扬州之地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其上河道塘湾又多,加之出兵之时又遇上扬州下了一场百年难得一见的大雪,造成道路泥泞不堪,太平军的兵马、火炮、辎重转运极为困难,是以战打得很苦。
由于辎重、火炮转运困难,太平军将士经常是只能吃到些冷硬的干粮,渴了取冰含在口中,然后冒着清军的鸟枪、砲子往上冲,是以伤亡也极大。
好在随后几日天气转好,雪水融化,部分被冻住的运河解冻,太平军水师得以转进运河,太平军的辎重等转运才得到一定的改善。数日苦战,太平军总算扫清扬州城外围,清军退守城内。
各部抵达扬州城下后,罗大纲召集诸将议事,商议攻打扬州的办法。
扬州城乃是重镇,城高池深,大城、夹城、堡城甚多,前番有琦善加固过城防,后来胜保也再次修缮城防,防御倒是极为严密。
经过外围争夺,清军损失万余兵马,但胜保老奸巨猾,都是把漕丁、盐商团练等部顶在前面消耗,自己的兵马损失甚少,城内尚有清军正规军三万余人,另有胜保征集的数万民夫助守。
太平军这边死伤竟也有八千余人,其中有近一半人马是因为大雪冻伤、生病而造成的伤病,甚至不少南方兵卒不知雪地道理,阳光出来后呆望雪地而患了雪盲症。由于太平军减员也不少,因此太平军的兵力对阵城内清军并无必胜把握。
诸将商议后,纷纷抱怨大炮沉重,在雪地中转运困难,等炮到了仗都打完了,而且发炮需时良久,炮多有不准。这时候林凤祥给罗大纲来了信函,言西王建议罗大纲将火炮集中起来齐射使用。
最后罗大纲似乎也明白过来,火炮分散使用体现不出威力来,便号令各部将火炮集中轰击扬州城南段城墙。
火炮在集中后果然威力大增,一次齐射虽然也是耗时良久,但一次发射上百开花弹丸对于扬州城古老城墙来说也是非常恐怖的。南门的角楼、城楼在数轮炮击之后便消失了,城头的清军火炮、兵员等更是损失惨重,“贼发百余弹,城头几无立锥之地。砖石崩飞,虽在城下躲避,亦多有伤者。阖城军民百姓,无不惊骇。”
随后扬州城的破城就只是时间问题了,不过由于太平军兵力不足,胜保引兵逃遁而去,扬州之战还是打成了一场击溃战,估摸有两万余清军跟随胜保逃出了扬州城去。
战争始终是推动军事、科技变革的最好动力,经过广德、扬州两次战役,太平军开始大规模集中使用火炮攻城,不禁让太平军很多将领们开始考虑一件事,要是和列强军队对阵,面对如此强大的炮火,太平圣兵的表现能比清军好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