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摸’索一番,观察清楚,这样才会知道下面怎么做,他觉得不能先设定一个界限,那样就没法在拍摄的过程中自由挥了。
剧组的人更喜欢一开拍就有明确的方向,导演指挥若定,大家工作方便,不然就很‘迷’茫。
李桉拍戏通常拍到一半才进入状态,至少要到三分之一才有个样子,前面都会磕磕碰碰。
做一做,调整一下偏差,有机会开拓更大的创作空间。
好在李桉是好莱坞大导演,虽然看起来不怎么靠谱,也没有大导演的架势,剧组的人还是做着自己的工作,把该准备的准备好。
这就是信用问题。
如果是一个新人导演这么做,肯定会受到质疑,李桉拍了好多片子,拿了不少奖,光靠这个就差不多能稳定人心了,至少不会立刻就有人反对。
于是,《卧虎藏龙》剧组就在这种状态下展开了工作。
李桉在适应了高原反应后,开始介入武行的拍摄。
在香江,文戏和武戏是分开进行,文戏导演很难‘插’手武戏。
你要是在旁边指指点点,就是外行指导内行,让武行没有面子,甚至会产生矛盾。
在《卧虎藏龙》剧组,文戏由李桉执导,武戏由袁和评掌控,也就是袁八爷。
可李桉不放心香江武行的拍摄手法,想让电影的整体风格和内容保持一致。
不能说他拍的文戏带着文人气息,演员都很儒雅,一旦到了拍武戏,演员都成了好勇斗狠之徒,那看起来就是‘精’神分裂了。
所以,他‘花’费了不少‘精’力和袁和评沟通,设计各种动作。
拍戏的时候分成日夜两班,白天拍文戏,夜晚拍武戏,李桉要两班都盯着,在旁边啰嗦,提出自己的要求。
如果他不是好莱坞大导演,估计那些香江的武行早就造反了。
就算是这样,也让袁和评颇为无奈。
李桉其实是在认真的研究,他读过武书,拜访过武术名家,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到了真正拍摄的时候才知道是两码事。
他的眼力不够,看不出演员和武行的动作是不是到位。
比如一脚踢过来,一拳打过来,演员反应的时机是不是拿捏的恰到好处。
这不是真打,看着拳头打过来,和演员有了身体接触,实际上并没有力道,这时候就看演员的表演了,有没有夸张,有没有做出正确的反应。
这里面的分寸拿捏很重要,否则就会让观众觉得假。
这毕竟不是喜剧电影,不需要夸张。
剧组的第一场武戏是‘玉’娇龙飞身而起踢倒四名盗匪的戏份,那个扮演盗匪的大汉被徐晶蕾一脚踹在地上。
在李桉看来,盗匪飞起老高背着地,看起来相当不错。
不过袁和评不这么认为,那个盗匪看起来是背着地,其实没有摔实,是‘腿’先着地,把力道卸了下来,不是真摔,这人没有卖力。
作为武行,做事的时候不能偷懒。
现在还‘弄’个钢丝帮忙卸力,在八十年代,香江的武行从二三楼摔下来,都是拼命的硬干实摔,到地上的时候已经起不来了。
所以,那时候的香江功夫片好看,如今没有多少人愿意那么拼命了。8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end.js"></script></div>
</div>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ixiabook.co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